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中阿含经》卷54),说的是识阴六识都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的因缘所生之法,而不是常住不灭的。今天接下来探讨“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的这一个部分。探讨“五阴与五盛阴的差别”,它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一些有因缘而开始学佛的人,虽然心中也想要了生脱死,然而却又不去了解五阴的内容,特别是识阴的生成,是:【缘眼、色生识,生 | admin 2019-04-24 |
|
” 另外,小乘经典《阿含经》中也明说“三乘”、“大乘”、“如来藏”等,如《增壹阿含经》卷1〈1序品〉: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二眠除三垢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书写经卷者缯彩花盖持供养此福无量不可计以此法宝难遇故说此语 | admin 2019-02-14 |
|
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即是般若所说“非心心、不念之菩萨心、无心相心”故,亦即是《阿含经》所说“名色缘识”之识故,亦即是阿含诸经所说“涅槃之本际、实际、(真)我、如来藏、有分识、穷生死蕴”故。(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三刷)由如来藏空性才能有空相 而祂所出生的一切法 | admin 2018-12-27 |
|
)二乘涅槃不知不见 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是“不知、不见,如是知见”;这都是《阿含经》中讲的,说阿罗汉证得有余涅槃以后,不知也不见,就这样知涅槃,这样见涅槃。那意思代表什么?就在告诉我们说:阿罗汉所证的涅槃,他们灭掉了五阴十八界以后,剩下各自的如来藏真实存在而常住不变;但如来藏自己对六尘是不知也不见的,阿罗汉就这样知涅槃,这样见涅槃。所以 | admin 2018-12-27 |
|
”四阿含诸经中,佛说蕴处界灭尽而入无余涅槃已,仍有本际、真如、如、实际、识、心不灭,故不许比丘说“涅槃后无”,有本际如来藏不灭故;亦不许比丘说“涅槃后有”,无三界一切有故,意根意识俱灭尽故;由斯正理,《阿含经》中佛说涅槃名为中道。复次,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空性,乃是指“菩萨心、无住心、不念心、无心相心、非心心”,以 | admin 2018-12-27 |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 | admin 2018-12-27 |
|
又名:真如(《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法身(《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增一阿含经》),为大乘第一义谛丶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l | admin 2018-12-27 |
|
1988年,导师应邀在某居士家中佛堂开始讲说基本佛法,先讲五蕴、十八界法之缘起性空、四圣谛、十二因缘等阿含基本佛法,以《阿含经》中所说佛法为说法的主要内容。1989年初,导师转进而改修体究念佛--参禅。从此开始常常住于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中。十月初随圣严法师前往天竺,作为期15天的朝圣之旅,而中断说法度众之事。返台后,鉴于长时处于参禅状态之“见山非山”境 | admin 2018-11-10 |
|
”——《杂阿含经》宗喀巴(1357—1419)所属的中观应成派,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把欲界最低层次师徒乱伦合修、有时也是五伦乱伦合修的邪淫之法当成佛法来教导众生,令众生堕爱见坑。又藏密喇嘛不禁止食肉,说食肉可以得到菩提路,说食肉才是佛弟子;又因为双身法的合修,需要增强喇嘛的性能力,所以必须食用红肉与酒,主张出家人可以肉食; | 三摩地 2018-08-16 |
|
那我们在后面的系列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导师举证的《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大乘的法义,而且处处都在说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只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并不以如来藏这三个字来呈现,祂有非常多的名相都在说明如来藏,譬如说涅槃本际、入胎识……还有非常多的证据,我们在后面也会来举证这些文献证据。所以说导师的《阿含正义》就一举翻转了大家把四阿含当作是&ldq | 三摩地 2018-08-16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admin 2018-08-16 |
|
《杂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第52集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下)余正文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还继续要跟各位说明&ldq | admin 2018-08-15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三摩地 2018-08-10 |
|
这样的罪业有多严重呢?在《杂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的时候,大目犍连尊者早上托钵回来,路上看到了一位现童子相的鬼神,身体非常的巨大,两边的腋下各有一个燃烧著火的轮子,把这个鬼神托起来在天空飞行;听起来好像很威风,但是他一边飞一边大声的哭嚎著。目犍连尊者回来以后,就请问佛其中的原因。佛说:那是在迦叶佛时代的一位小沙弥,有施主供养了石蜜饼 | 三摩地 2018-08-09 |
|
所以说,金转轮圣王的福报大小,已经远超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所能够观察或了解的,金转轮圣王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四天下;而这个世界之中,世尊也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的,那么到底世尊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多大的范围呢?《长阿含经》卷18之中,佛开示说:一尊如来所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之中提到 | admin 2018-08-09 |
|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精进会使善法增长广大呢?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佛有提到,诸善法,依不放逸而得长大。所以,所有善法,是依于我们不放逸地去修行以后,这些善法才会增长广大的。这个道理应该是很清楚的,就是说如果我们一直去作一些善法,很精进地作一些善法,会有一些正面的现象会出现。比如说我们会越作心里越 | admin 2018-08-08 |
|
譬如,世尊在《杂阿含经》当中有过这样子的开示: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若圣弟子于如来发菩提心所得净信心,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于如来发菩提心所起精进方便,是名精进根;何等念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念根;何等为定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起三昧,是名定根;何等为慧根?于如来初发菩提心所 | admin 2018-08-07 |
|
《杂阿含经》卷三十说: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语译如下:【佛陀告诉释氏难提:“若是有人对于佛宝的清净不能生起坚固不可破坏的信心,对法宝的清净不能生起坚固不可破坏的信心,对僧宝的清净不能生起坚固不可破坏的信心,对戒律的清净不能生起不可破坏的信心,在一切时节中的身口意行都不能对四不坏净成 | admin 2018-08-06 |
|
】(《杂阿含经》卷32)大略的意思是说:“因为五浊的关系,造成众生修学善净法的根器渐渐退减,所以大师佛陀,虽然为诸声闻弟子们制定施设种种清净的戒律,可是能依戒奉行而乐于修学的比丘却变得很少。因为五浊的关系,众生多有烦恼,因此而造作种种有漏法;世尊为了使弟子断除有漏法的缘故,因此就针对弟子所发生越来越多的问题,而逐渐制定相关的声闻戒条,所以产生经 | admin 2018-08-05 |
|
真实如来藏目录序第一章依妄心之间断,证有如来藏……………………………001第二章依有情能忆念之有记心,证有如来藏…………………017第三章由因果证有如来藏……………………………&helli | 三摩地 2018-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