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实证了以后会怎么解说佛法呢?欢迎诸位每周二到我们台南讲堂来,看平实是怎么讲《金刚经》的。绝对不是像你们以前所听过、所读过的那样,这才是实证的人讲经。所以,大家都不想要依文解义,也不想被人误导;我们既然要学佛,就要快快乐乐地实证。但并不是学得快乐就没事了,如果学得快乐就算是真正学佛了,那么学习如何游山玩水、学习布施众生,也都是很快乐的事啊!然而那是没 三摩地

2018-07-21

有学人以为执著佛法就是法执,并以《金刚经》一句经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证。这是对“法执”一词望文生义而导致的误解。执著佛法并非法执,学人严格按照经典中——佛陀的教导去做,这是精进,并非执著佛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说佛法是学人渡越生死大海的舟楫,如已到达涅槃彼岸,自然会舍弃舟楫,若还处于生死大海就不 三摩地

2018-07-21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了:“真佛不说法,住世示现的都是假佛,那我们学佛做什么?所以那个佛一定是真的嘛!”但是《金刚经》里面世尊又讲:“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为什么?如来真实法身无说无示,祂不说法,经由庄严报身为诸天说法,经由应身化身为人间的人来说法。净土宗的《莲宗宝鉴》所讲的“离相念佛三昧无住法门”,是讲实相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人听到第一义的知见会害怕,当他看到《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到最后连一法也无,心中起了烦恼,认为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还修什么?若能深入这方面的知见,且不害怕的人,表示他过去生种下很多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与了义的法门有缘。一般念佛人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往生极乐世界,就不用修行了。到那边花开见佛,悟无生忍, 三摩地

2018-07-20

再想琉璃地的下方,是金刚所做的七宝金幢。这个七宝金幢把极乐世界的广大琉璃地支撑著。每一个次第想成后,观察有无漏失。此时再观想支持著琉璃地的金刚七宝金幢有八个面,面与面之间有楞柱。每一面都是百种宝珠所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出一千种的光明;每种光明内有八万四千种颜色,各不相同,照映著整个琉璃地,那就好像有千万亿颗的太阳一样在照射整个极乐世界的琉璃地。琉璃地 三摩地

2018-07-20

这个莲花台又用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及妙珍珠网庄严起来。在这莲花台上,有四柱宝幢、每一个宝幢是覆盖在莲花台的四根柱子上,每一个宝幢有如百千万亿须弥山。每一宝幢上面都有宝缦,宝缦有如夜摩天宫一样。(夜摩天宫在欲界第三天)。都有五百亿的微妙宝珠,来做为庄严和照明之用,每一颗宝珠又放射出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形成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圆觉经》、《大般若经》(或其中的金刚经、心经)《大般涅槃经》《楞严经》等第一义的深法,能不起烦恼,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如果能如此的话,“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如果发无上菩提之心以后,听到了义经之意旨,而至心欢喜信乐,不害怕、不疑惑、不怀疑。这样的人,只要生起一念,欣慕极乐世界殊胜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大般若经》600卷没时间读,可读《金刚经、心经》以及《维摩诘居士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阿含部里面的《央掘摩罗经》,也是了义的经典,《心经》和《金刚经》一样,也是出自于《大般若经》,还有《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等,然后要深入思惟它所讲的意思和道理,思惟透彻后再来体究念佛。体究的过程之中,应该舍离一切的外缘。念佛到这个地步,有的人信心不足,就不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在那种状况下无法排遣鬼神的话,就由它去说:我们心中应该用第一义或三法印、四依的原则或用《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所说的来跟它相应对,只要发觉它一说错,你就责备它:“你这鬼神也来说佛法,你跟本不懂佛法。”它就会消失。有时候鬼神说法和佛法很类似,不小心去观察就会被它误导。有时它说的法好像对,但其实不对,或者前面说的对,到最后它弄错了,那我 三摩地

2018-07-20

末学于一九八七年初,因执行业务极为繁忙,无时间打坐,每晚课诵金刚经时,总是一面课诵、一面打哈欠,课诵完毕即礼拜佛菩萨。是年夏天的某一晚上,课诵完毕拜佛时,忽然想及--应该试著摒除佛号佛相,而以专一忆念佛菩萨之念来礼佛,当下付诸实行。次日起,便都使用无相忆念的礼佛方法。日积月累,细法渐成,竟然熟习无相念佛之法,法喜充满,浑然不觉世俗生活之忙与累。后来 三摩地

2018-07-20

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徵,即看此等心,既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四、行者不论是参禅入理或念佛入理,见佛性后均应参访真见道人,免将妄觉误作真觉,乃至将定境误作悟境。此微细处,务必留意。否则,他时异日,无常来时,如虫御木,后悔莫及。五、末学乃一无名小卒,教界之人与事、二俱生 三摩地

2018-07-20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 admin

2018-07-20

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 admin

2018-07-20

所以《金刚经》才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土正是要这样庄严的,而不是用黄金去贴,用玉石去摆设,绝对不是这样庄严起来的;因为这种事相上的庄严佛土,都只是生灭法,不是真佛土。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世尊在《金刚经》中要这样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有的人可能他会有疑问,会说:“既然有瑞相的示现,如果这些瑞相是真的,而不是鬼神的干扰变化,那诸佛菩萨在我念佛中或者修定中,祂们示现瑞相的目的是为什么?祂为什么要示现瑞相呢?”而且他也说:“因为《金刚经》佛陀不是有开示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但是,佛菩萨为何还要示现瑞相给我呢?而让众生看到呢 三摩地

2018-07-20

上品上生不坐一般的莲花,而是坐金刚莲花台而往生。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 三摩地

2018-07-20

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于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胜服幢世界金刚佛剎为一日一夜;胜服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乐光明清净开敷佛剎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剎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狮子佛剎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善光明世界卢舍那藏佛为一日一夜; 三摩地

2018-07-20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 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不住莲 三摩地

2018-07-20

二者,因为分证了佛菩提果才发现明白,原来自己也有这个菩提心,这才是世尊所为我们说发菩提心的进一步意涵,所以才能够进一步信于因果;因为明白了世、出世间万法,无不是由祂而来的缘故,能读诵受持自己的金刚心,才是真正的读诵大乘。当然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缘于自心如来而为大众说法,所以劝进行者。因为我们可以在善知识的摄受下,这样子一路走来,说一句不怕见笑的话,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有的人可能他会有疑问,会说:既然有瑞相的示现,如果这些瑞相是真的,而不是鬼神的干扰变化,那诸佛菩萨在我念佛中或者修定中,祂们示现瑞相的目的是为什么?祂为什么要示现瑞相呢?而且他也说:因为《金刚经》佛陀不是有开示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但是,佛菩萨为何还要示现瑞相给我呢?而让众生看到呢?其实我们从这个疑问来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