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般若分为总相智、别相智、种智;总相智及别相智即是大小品《般若经》及《金刚经、心经》所说之般若也,种智即是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八识心王一切法,即是唯识学也。(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正觉同修会。)大乘菩提之入道,则须先除我所之执著;我所执著已除,继断我见及三缚结,然后经由禅宗之法道修学,求证自心如来藏;证如来藏已,进求眼见自他一切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般若的实相的智慧来看待:是因为这个金刚心如来藏,祂所出生的五阴身是无常、它会坏灭、它不是常住的,所以这样无常的法,不能说它是一个能够去到未来世的法。可是这一世的五阴,以及未来世的五阴,都是金刚心如来藏所生;金刚心能够持续过去世到这一世,以及这一世到未来世,都是同一个金刚心如来藏。可是这个如来藏,自己从来不反观自我,不觉知自我的存在,所以没有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像《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一切法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里菩萨所说的法,指的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法指的是:以金刚心如来藏出生五阴十八界诸法为前提而说,金刚心如来藏与所出生的五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的般若实相而说。也就是这个菩萨他开悟以后,转依自己的实相的法而来行布施;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说无我——就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成佛的道理,就是因为众生皆有这个不生不灭的金刚心如来藏,以这样一个实相的道理来熏习,让自己能够建立正知正见,知道行菩萨道这条路,是应该要怎么样来累积自己的福德、累积自己的智慧。当要累积自己的福德的时候,不能只是累积世间的福德,一定要能够有出世间的福德;要有出世间的福德,就一定要有出世间的智慧,依止于出世间的智慧来行布施。所以菩萨除了布施以外,没有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在这种第八识祂是金刚心不会毁坏的情况之下,必然有三世,必然有过去世布施的因,才有这一世布施的果;有这一世布施的因,就有未来世布施的果;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他不会落在邪见中,就可以毁坏掉这个邪见。第二个是无信,无信就表示说,不信有这个因果——造善业有善果、造恶业有恶果,对三宝不生起正信。对三宝不生起正信的人,通常不会去作布施。因为通常在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开示:《金刚经》大家都会背,如果有人以一个四句偈为人解说,另外一个人是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珠宝来布施,结果是用四句偈做法布施的人,福德远胜过无量财宝布施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遍布一个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珍宝来布施。谁能准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是这样无量珍宝的布施,还不如四句偈的法布施,想想:法施的功德有多大呢?所以佛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在《金刚经》曾开示: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没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还会有布施这件事吗?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中此类开示不胜枚举,略取一斑)《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楞严经》云:有漏微尘国,皆依虚空立;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净极光通达,寂照涵虚空,反观此世界,犹如梦中事。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佛说法集经》卷4云:见法唯是心远离于分别不舍真如行以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土庄严够了,表示你度化的有缘众生非常多,大家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一个清净佛土来,那就是你成佛的时候到了!】(《金刚经宗通》第二辑第268~272页)【想要具备初回向位的慈悲与勇猛,却必须先具备十行位的清净无漏,就是必须具备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性;】(《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第270页)【黄蘖希运禅师这意思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告诉我们不要落入色声香味触法里面,也就是不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聪慧指的是因为他有正知见,不会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也就是说他能够真心与妄心分得很清楚!那讲堂的这些证悟菩萨们,他们因为多生多劫以及今生努力累积福德!所以他们的心性越来越调柔,对众生与对菩萨们都越来越恭敬!当然假设有菩萨说:为什么我遇到那种对我很凶的证悟菩萨,那你可能也要检讨,一定是你自己也有坏坏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你跟他往昔的因缘不好!或者他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原标题: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佛人必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金刚三昧经》云: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藏品第七云:"菩提之性,则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唯分别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武帝请大士讲金刚经,他升座挥案一拍便下座。帝见之惊愕不已。志公问帝:陛下会吗?帝曰:不会志公道:大士讲经已毕。天嘉二年,大士在山行道,常见七佛在前,维摩随后。于是对们说:七佛之中,唯释迦常与我话语,其余六佛则不与我交谈,每次见到都是如此。问:余佛为何不语?士曰:释迦今正教化此世界,我以后又是绍继人,故世尊见我即说也。天嘉十年,嵩头陀入灭,大士心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日,准备洗脚,在洗脚的间隙,他偶然读诵《金刚经》,当他读至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一句时,忽然身心双忘,不经意将脚垂入沸水中。就在脚被烫的那一刹那,他突然发明了心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性。末后他来到白莲,听五祖法演禅师在小参时,为大众举忠国师古佛净瓶、赵州狗子无佛性等公案,顿彻法源,并得到法演禅师的印可。11、金陵俞道婆。以专卖油餈为生。平时,她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法会因由分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佛世尊现作如是神通之事,大众见斯,咸怀疑惑,作是念言:何因缘现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于须臾顷形色变坏,甚可厌恶,无复悦意;于莲花中现如来相,结跏趺坐,放百千光明,如是光明令人爱乐?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皆悉云集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恭敬而坐。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今应可问如来.应.正等觉甚深法要。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金刚慧菩萨。调慧菩萨。妙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勇猛菩萨。无量勇菩萨。无边勇菩萨。超三界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香上菩萨。香上首菩萨。首藏菩萨。日藏菩萨。幢相菩萨。大幢相菩萨。离垢幢菩萨。无边光菩萨。放光菩萨。离垢光菩萨。喜王菩萨。常喜菩萨。宝手菩萨。虚空藏菩萨。离憍慢菩萨。须弥山菩萨。光德王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总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时候就要转进,改为金刚默念,虽然金刚默念很小声乃至无声,但是自己仍然很清楚知道自己念佛的念没有间断,这时不仅心中有佛号,而且在耳中或者是在心中时时刻刻有佛号,彷佛像录音带一样不断地播放著。到了这个阶段,由于专心持名念佛的关系,定力已渐渐出现了,所以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做事当中可以持续念佛;只是这个定力很粗浅,有时候还会受到外境影响而忘了念佛,但是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像《金刚经》当中佛开示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还有: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里面所讲的佛,当然就是指的真佛--法身佛。如来的真实法身,祂是无说无示,祂不说法,是由庄严报身来为诸天说法,是由应身、化身来为人间有缘的众生说法。所以念佛虽然有个佛可念,可是究竟是要念哪尊佛呢?又是要念哪个层次的佛呢?这里面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7、尊宿托即放下葛藤,愚卤不解,陈状领出未分明;唤回再问,千里江西,纵水里来,陆上去,有何凭?金刚托即,唯道哞哞!料尊宿饮恨门庭。先跳三千,八百;丝发难逢,洞庭湖,摇桨行!诸方大师学人若欲会者:来年春日若逢晴,共尔同去洞庭湖边船坪,略叙心情!8、风穴话头惯钓鲸鲵,且顾小蛙,小大分明不殊;金风玉露曾未遮,端阳洒粽付船夫。柔软似水,性若金刚,无关玉兔金乌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