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但若明知受施者已在破坏,也知道他们会将所受财物用来破坏,就不该布施了,否则就成为帮助破法的共业;这与受施者暗中拿去花天酒地、做诸恶事不同,应区分清楚以免后患;但若不知破法者即无过失,非故意故。2、如果施主在佛身布施了,不管佛在后来有没有使用,果报都已经确定了。〖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 | 三摩地 2018-07-23 |
|
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瞋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乃至有的人来跟你借钱、讨钱,他并不是真的生活难过,而是挥霍无度!所以常常要向你借钱花用、饮酒。所以你们布施时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随力施与。不必打肿脸充胖子,也得要观察对象是否真的贫穷,不应该滥施,以免助长众生好吃懒做的恶习!这意思就是说:你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也要观察布施的事相是否合宜,不应该褴施。因为你是个修行人,而众生是在世俗法里面混的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是否能明辨世间善恶、对父母有无孝养、对师长有无恭敬奉侍之心、是否喜欢损人利己、有无奸诈权谋,有无偷盗、烟毒、酗酒、说谎习惯,有无失信、惭愧羞耻心等。若这种为人处事之世间道德、基本规矩,都无法做好,则知此等人之心性尚未适合修学佛法。更何况求悟二乘圣人所不能证之如来藏妙法呢?此人须多以世间善法、人天善法加以调柔,使其心性改变以后,才可授以佛菩提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最后一句实在精彩得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这份感受,这份感觉是格外的自在和踏实。由此更加体会到,所谓安全感的建立,不是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放下多少。拥有的越多带来的选择就越多,是该考这个学院,还是该考那所高校?是该继续这段感情,还是选择那个女人?是该继续扩大生产,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次,舍梨子!白衣圣离酒、断湎,彼於饮酒净除其心,白衣圣善护行,此第五法。舍梨子!白衣圣云何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白衣圣念如来:彼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如是念如来已,若有急欲即便得灭;心中有不善、秽污、愁苦、忧戚,亦复得灭;白衣圣攀缘如来,心靖得喜;若有急欲即便得灭,心中有不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例如:一位习于酗酒者,对于美酒当前却无法自制,而喝得酩酊大醉;如此之修行人是随业流转,不足与其论观行的。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于拜佛时系心于念佛之念即是「止」,同时,观察拜佛之动作是否达到松(放松心情),软(肌肉不可紧绷),匀(速度均匀)之要求,如此地自我观察即是「观」。修习一段时日后,动中定力显现,才有能力于历缘对境中「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例如:一位习于酗酒者,对于美酒当前却无法自制,而喝得酩酊大醉;如此之修行人是随业流转,不足与其论观行的。萧导师的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于拜佛时系心于念佛之念即是「止」,同时,观察拜佛之动作是否达到松(放松心情),软(肌肉不可紧绷),匀(速度均匀)之要求,如此地自我观察即是「观」。修习一段时日后,动中定力显现,才有能力于历缘对境中「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不受他人所限制的;自己也可以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就算是你觉得困难,但是作久了就不难。像很多吃素的人,他也不是生下来就胎里素,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胎昧,也作不到胎里素,或是说没有胎昧,他也不一定会胎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人能观欲界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无常,以是因缘,不求三恶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见三不坚;以不坚身易于坚身,礼拜供养,来迎去送,自手施与,亲执福事,是名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以不坚财易于坚财,能自食用亦以布施,供给病瘦行路之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下贱,是名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以不坚命易于坚命,修于六念、慈悲喜舍,证四真谛;善能观察生老病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我有时候看到酒家女、妓女,都不敢看轻她,因为马上会想到我无量世以前也干过。每一个人过去都有无量世,谁没干过?当国王,我也不觉得稀奇,因为我也干过,所以不羡慕也不轻视。(原标题: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诉我们,有十个不能忏悔的戒应受、应持。我们一般人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若破十戒不可悔过,入波罗夷。十劫中,一日受罪八万四千,灭八万四千生故不可破。是故佛子初发心住,乃至二住、三贤、十地,一切皆失。是故此戒是一切佛、一切菩萨行之根本。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由此十戒法门得证圣果者,无有是处。那就是世尊告诉我们,有十个不能忏悔的戒应受、应持。我们一般人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酗酒者戒了酒以后,不久又会重新酗酒,无法自己加以控制,这种惯性就是业;……。有了贪酒味的六识身就会使他不断在酒上面起思量,结果就无法断离酗酒的惯性,这就是业;所以业是怎么来的?都从往世和今世的善恶行为的造作熏习而累积下来,变成一种惯性的势力。这个惯性势力使修行人无法脱离,它就叫作业力。这个业的势力若没有现行时就叫作业,现行了就叫作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为人不仅要尽量行善积德,而且平时更要注意修持或严守戒律(不杀盗淫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恶业抵销善行,正如一个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还要注意减少无谓的支出,这样才能增进财富,道理完全一样。因此修福与修慧两者都很重要,应该同时并重,不可偏废才是。(原标题: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受戒后不杀生,所以不吃众生肉,也不喝酒;他们却每天奉上大鱼大肉及种种酒来,你可就麻烦了,所以要次报妻、子。并且奴婢、僮仆也都要沟通过,让他们起欢喜,才不会在你受戒之后,做事时常常让你为难。这些人都没有意见了,还要再向国王报备。国王也允许了,才探询已经出家、也发了菩提心——已发菩萨愿的僧宝,请求他传授优婆塞戒与你。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譬如受戒后不杀生,所以不吃众生肉,也不喝酒;他们却每天奉上大鱼大肉及种种酒来,你可就麻烦了,所以要次报妻、子。并且奴婢、僮仆也都要沟通过,让他们起欢喜,才不会在你受戒之后,做事时常常让你为难。这些人都没有意见了,还要再向国王报备。国王也允许了,才探询已经出家、也发了菩提心——已发菩萨愿的僧宝,请求他传授优婆塞戒与你。这表示传授一生受的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酟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语译:第六个重戒是不许经营酒店、酒廊、酒坊、酿酒厂;以前若是做这些事业的话,今后就不要再作了。酤酒就是卖酒、开酒廊,受戒后就不要再开酒廊了,即使不卖酒就不能活命,你也得要改变,要 | admin 2018-07-23 |
|
说到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佛说的八关斋戒呢?《增壹阿含经》卷38:【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八关斋法?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倡伎乐、香华涂身。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佛在经中为我们开示:八关斋戒的内容就是受持了以下这八个法。第一个就是不杀生、第二个是不偷盗、第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