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见浊是从妄见、恶见出生的,恶见就是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烦恼结。第一个身见,梵语音译为萨迦耶见,就是以五阴我为身,又称为我见。第二边见,就是落到断见或是常见中,不然就是有增有减的执着中。第三邪见,总括来说,就是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颠倒妄见都可说为邪见;其中拨无因果,认为造恶不会有恶报,行善也不会有善报,使人 | admin 2020-06-08 |
|
’(《中阿含经》)(网名悲智者所著《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悲智他所引的,其实就是我们上一集所引的《中阿含经》的内容,而且我们根据上一集所引的经文,就可以来证明所谓的入无想定,想知不灭,其实它说的是非想非非想定,所以当然是意识心的觉知不灭。可是这里也同样有说到这件事情;这里有说到,此无想心定是有为而所思维,这是尼柯耶里面的《中部》阿含 | admin 2020-06-08 |
|
择法觉支谓闻法已,能作思惟;思惟已能作简择,弃舍邪见而入正见。精进觉支者谓佛子简择法已,心住正见而自精进修持,心不退没。喜觉支者谓于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于三乘菩提生起喜心。猗觉支者谓因佛法之善于抉择修持,得于喜心而后遍身受乐,是名为猗。定觉支者谓于修证有验,心得决定,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等,皆名定觉支。舍觉支者谓得猗已,观诸身 | admin 2020-06-08 |
|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 admin 2020-06-08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admin 2020-06-08 |
|
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稍离异生凡夫之深重劣习故,尚未发起深乐佛乘之性故,尚未发起念念欲修佛道之性故,尚未于三贤位中历缘对境汰除凡夫性故,尚须 | admin 2020-06-08 |
|
此邪见具足断见与常见,因为他们认为这意识是无尽的觉知,把意识分成三个层次:一丶粗意识:打妄想的意识;二丶细意识:能入定而没有妄想,保持清醒明觉;三丶极细意识:认为这不是人类所知道的心,主张因为这极细意识的关系,我们第二天还会醒过来。因为这三种意识的建立,所以他们认为觉知是无穷无尽的。[9]可是佛告诉我们:意识是十八界中的一界,是依他而起之法,生灭变异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如来藏的这种异熟体性,不是现世就受报,所以致使少数性障深重、邪见深重的人,以为善恶因果、六道轮迴之说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是为了教化社会所假造出来威吓愚夫愚妇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善恶因、果报的存在;所以即使干了恶事,来世仍然会出生为人,所以他就勇敢的造作恶业。像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只为了眼前极短时间的小利,却要在未来世长劫在地狱受无量的苦果,这可以说 | admin 2020-06-08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admin 2020-06-08 |
|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CBETA,T10,no.279,p.185,c16-p.186,a9)《瑜伽师地论》卷9:与等流果者,谓若从彼出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多遭诽谤,亲友乖离,闻违意声,言不威肃,增猛利贪,增猛利瞋,增猛利痴,是名与等流果。(CBETA,T30,no.1579,p.318,a14-18)如《瑜伽师地论》卷38〈8力种 | admin 2020-06-08 |
|
十、邪见增上果:外在环境中,所有第一胜妙花果,都隐没不见了;诸不清净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清净;诸苦恼的事物,看起来好像安乐;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不是可以救护的地方,不是可以归依的地方。以上为十恶业道之增上果,反之,即是十善业道之增上果。--------《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居士 | admin 2020-06-08 |
|
禅宗诸祖多有真悟之人,已证如来藏而入理般若,离断常生灭二边邪见,能为众生宣说般若空理,能度众生证得般若空理,相似于佛,故名相似即佛;位在十回向以下,未修一切种智,未得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故。《平实书笺》 | admin 2020-06-08 |
|
恶见即五利使,所谓: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如果有人悟得如来藏时,我见等五个恶见就会跟着断除;如果修学声闻法的四念处观成就时,也会跟着断我见等五个恶见;以上所断的烦恼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但是其余的五个烦恼却是修所断的烦恼,并不是见道时可以断除的。这五种修道所断的烦恼,和恶见等五个见道所断的烦恼,合称六种根本烦恼。------- | admin 2020-06-08 |
|
这样一来,结果就变成外道的五现涅槃的邪见了,也就是《楞严经》所讲的外道五现见涅槃,那不是佛讲的涅槃啊。我就是十八界、就是五蕴、就是十二处。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存在。可是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祂从来不会想要去投胎,从来不 | admin 2020-06-08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 admin 2020-06-08 |
|
能够增长三宝,那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出家菩萨的出家弟子知道八种智慧以后,就能够在正法中得到利益,就能够因为这八种智慧,乃至实证法界实相,而有这个清净解脱法的受用,那么就能懂得感恩,感念佛恩与师恩,所以就懂得精勤供养师长和上,能够住持正法了;因为他本身知道,什么是能够住持如来的正法,什么是相似正法,他就会在这里能够生起这个法眼,能够教导跟随他的弟子众来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楞伽经》中所讲的妄想,是指邪知邪见所产生的不正确思维与推理,叫做虚妄想,经中简称为妄想,与此处打坐中出现的语言妄想不同。经中所说的这种妄想,就不是由一念无明的烦恼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对法界实相不如实了知——也就是因为无始无明的所知障而产生的不如理作意的思维——对法界真实相不如实知。在打坐当中,都是先有一个念头出现,由这个念头 | admin 2020-06-08 |
|
如是种种不如理作意所生之虚妄想,名为戒禁取见;由戒禁取之邪见,故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及禁忌之施设;如是戒禁取之邪见,初果须陀洹人已知已见,已如实知故,名为已断戒禁取见者。《甘露法雨》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