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见断的缘故,疑见随后就断;疑见断了的缘故,就灭除掉心中六十二种外道邪见随眠。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法,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成就佛道,永离断常二见,因此戒禁取见随后跟着也断了。从此这位菩萨初果,依道共戒而住,他从此不会受到世尊以及世间所施设的各种有相的戒所束缚。他的见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甚至有如本愿法门中认为诸佛所以出兴于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样的深重邪见。好似他已完全了解世尊的佛法真谛了)复次善男子。未来世中。初发心菩萨语在家出家初发心菩萨言。修多罗中甚深空义。及以三昧诸陀罗尼忍辱之地种种庄严。是大明智诸菩萨等所可观行。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又能为他分别演说。我自解了以慈悲故为汝等说。汝等亦当随所说行。于深妙法而得知见。彼初发心菩萨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期盼一切有缘之佛子,皆能由此书之因缘,得入大乘真见道,从此步入修道之坦途,永不为邪见、谬见所误导,永不入佛法之歧途。——摘自《佛法概论——三乘菩提概说》《佛法概论——三乘菩提概说》AnIntroductiontotheBuddhaDharma—SketchontheThree-VehicleBodhi【作者】方竹平【出版日期】2012-09-01【书号】9787548603955书摘佛法浩瀚无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现在已成之佛若是听到他们说错了佛法、罗汉法,还狡辩说那就是诸佛所说的法义,那么诸佛都同样会是啼笑皆非的啊!如今还在人间住持的十方佛都会说:这种愚,竟然把诸佛所说的法讲成那个样子,还说是我们诸佛讲的,真是谤佛啊!所以现在佛也是要怨他的啊!未来诸佛当然就是诸位啊!诸位未来佛也要怨他:都是你误导我落入六识论邪见中,害我永远没有办法证得罗汉法,也害我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之人以「性空唯名」遮遣般若深义,更以「虚妄唯识」破坏唯识正理;前以隐喻「有名无实」,后而直说「虚妄不真」,如是正式于千载后,指责佛陀所说不为正理;除非立论之人士为盲眼于中文,否则如何不晓得如此即是谤佛!所以坦然无畏众说,乃至大众噤若寒蝉,仰伏拜读,所以可以坐丧道场,沦为邪见异说;任由外人法主,不敢有语;宁将见弃如来,呜呼哀哉,岂能佛门遭辱而视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斯正理,余倡是说:「大乘佛法应双具解脱果及佛菩提果之见道法门修道法门,不应分宗立派自是非他;一切悟者悉应检异辨魔,摒除邪知邪见于佛门之外,令人天获安。」复次,佛法分为三乘,乃是方便,本质应是一乘——大乘别教修证之唯一佛乘——已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故。为令急求解脱出三界者,令其先证解脱果——二乘菩提;证解脱果已,方信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类智,成位不退菩萨。随后尚须亲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修学定力功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复随彼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经、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种智正理,了知八识心王、五法、三自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择法觉支,谓闻法已,能作思维;思维已能作拣择,弃舍邪见而入正见。精进觉支者谓佛子拣择法已,心住正见而自精进修持,心不退没。喜觉支,谓于佛法精进修持,观知诸法虚幻,于三乘菩提生起喜心。猗觉支者谓因佛法之善于抉择修持,得于喜心而后遍身受乐,是名为猗。定觉支,谓于修证有验,心得决定,住于一境而不摇动,乃至发起禅定功德等,皆名定觉支。舍觉支谓得猗已,观诸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五阴的这个“我”的见解断除了,“以思惟心当作是我,以能听能知的心为我”的这个邪见断除了,以色身为我的邪见断除了,这叫作断我见或断身见。因为我见断的原故,所以疑见就断了,知道世间六十二种外道的那一些见解,都是人为的一种施设,不是真实的道理,所以疑见断了。疑见断除的缘故,接著,因人为施设而制定的各种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戒禁取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五阴的这个“我”的见解断除了,“以思惟心当作是我,以能听能知的心为我”的这个邪见断除了,以色身为我的邪见断除了,这叫作断我见或断身见。因为我见断的原故,所以疑见就断了,知道世间六十二种外道的那一些见解,都是人为的一种施设,不是真实的道理,所以疑见断了。疑见断除的缘故,接著,因人为施设而制定的各种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戒禁取见 | admin 2018-07-20 |
![]() |
表示他一定是远离这个不清净的法,他一定对于双身法或是邪见他一定是远离的。表示说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三宝本身,它本身就代表了戒法。表示佛陀有祂的戒法,佛陀所教的佛法也有戒法,僧宝也要遵守戒法,我们要相信三宝它是有戒的。所以古代的时候如果大家读《阿含经》,有记载到古代当时佛陀度化众生的时候,当时是三归五戒同时受的。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到那一边有阿弥陀佛亲自教导,而且那个环境非常的殊胜,所以就不会有退转的因缘;而且所教导的一定是正确,都不会有邪见,那这样的话就不用畏惧了。所以我们也劝一切的原来只是想要了脱生死的这种声闻心态的修行人,都能够发起大心----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接下来说大愿。大愿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虽然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很简单,所以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表示他一定是远离这个不清净的法,他一定对于双身法或是邪见他一定是远离的。表示说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三宝本身,它本身就代表了戒法。表示佛陀有祂的戒法,佛陀所教的佛法也有戒法,僧宝也要遵守戒法,我们要相信三宝它是有戒的。所以古代的时候如果大家读《阿含经》,有记载到古代当时佛陀度化众生的时候,当时是三归五戒同时受的。为什么是三归五戒同时受呢?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在我们五浊恶世中,总是会有一些邪见,所以佛陀也会再特别提醒。所以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里面就有一段对话:【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也就是说,佛陀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里面跟弥勒菩萨在对话。弥勒菩萨就跟佛陀说:为什么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会有一类的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排除障难是什么?他不应该要有这个恶业的行为----往生极乐世界最大的障难就是毁谤大乘法!如果一个毁谤大乘法的人,他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说不管是因为自己的邪见所导致自己去毁谤大乘法,或因为恶知识的导所成来毁谤大乘法,这些人他就没办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障难不能有!所以说所有要求生极乐世界或诸佛净土,就要注意这个部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显然的知道这个道理说:平常大家见面的时候互相称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姐!阿弥陀佛!师兄!阿弥陀佛!菩萨!阿弥陀佛!老菩萨!阿弥陀佛!这是多么殊胜啊!你看看这个造恶业的人,他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就可以灭诸众恶业,那么多的恶业,更何况心净的、平常在念佛的人,或平常大家打招呼念阿弥陀佛,这功德不是更大吗?结果有的学佛的人真是很冤枉,学佛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始修持名念佛,按照印光大师的摄心念法,常常法喜充满,而且自己过去的懒散的毛病也得到改善,常常芷馍M愧心和悲心,但因工作原因和自己懈怠,又退失了很多,可能使自己过去世邪见深重的缘故,工作在边地,无法吃素,只能吃肉边菜,不得与善友常常相聚,加上自己淫心深重,难以对治,甚为苦恼,今幸有网络,能来此诸上善人聚会之地。求各位善知识多加提携。让末学能早日明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论文:〖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懦,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做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讲解:接下来回到念佛法门来说。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此受害之原由,却是因于修习日本之本愿念佛法门所致;如是以善因而得恶果,余人既已知之,宁无善念而欲救之?由是缘故,正德居士造此《净土圣道》一书,揭橥正见,比对日本传来之本愿念佛法门之种种邪见,令诸净土行者悉能了知,速谋补救之道,非唯可免下堕之恶业,以可免除障碍生西之恶业,兼可提升生西之品位,真乃功德无量,正应极力赞叹而广流通,以利众多净土门中之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则不欲生西方者,独非舍彼而求此耶?若云彼此两无所求,是执断见矣〖断见,认为死后身心永灭的邪见〗。若云彼此两无所舍,是执常见矣〖常见,认为世间万法及自身心永恒不灭的邪见〗。《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故虽炽然往生,不碍无生之理。至于心净佛土净之说,有理有事。若言乎理,何见求生者之心必非净,而不求生者之心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