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世尊接下来就继续教导我们:【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悋。复有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譬如说:今天我如果出家了,我把传给众生,不是把邪知邪见传给众生,那我是远离邪业的,住在正业中;也是离开邪行而住在正行中,如果我这样出家而接受大家的供养,我就是清净福田;我接受供养以后又把它布施出去,那我这福田就更清净了,就成为具足清净的福田,就是福田净。如果每天想要人家来供养,越多越好,就不是正命而活了!因为出家以后应该以弘法为志业,以利益众生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始宣说布施的因果原理:有智慧的人为了四件事情而乐于施惠于众生,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使我没有辩才,不必说写书破斥别人的邪见,别人在我出书之前早就找上门来扳倒我了。以前也曾有一位会外的某老师,托人警告我:你们的法不对,要立刻关门,不许再弘法了。那些退失菩提的人也常常私下否定我说的法,有同修劝他们说:你既要否认老师的法,何不先去跟老师谈一谈?他们怎么说呢?他们说:老师很有辩才,我们辩不过他。其实我哪有辩才?我只是有法财,我的法财很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人施财印赠邪谬错解佛法之书,以无慧故,犹自认为此施乃是护持佛法;如今否定如来藏法诸人,出资印行否定如来藏法诸书,后世欲冀三乘佛法有修有证及与财富者,无有是处,以断灭邪见破坏佛之故;如人施财印赠护持如来藏种智诸书,以求后世乃至今世得证三乘菩提及与财富者,斯有是处;以如来藏妙法能消外道断常邪见,一切佛门断见外道及与一切外道人天,穷其智慧而不能坏故,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诸位!你们想想看:你们当初刚读到正觉同修会的结缘书,不会妄加诽谤;虽然我们所写的《邪见与佛法》说:“阿罗汉未证淂涅槃。”你们读了不会毁谤。但是我知道有很多人刚读到《邪见与佛法》时,一直在诽谤:诽谤了好几年,后来才忏侮。这仍算是很好的人,懂得忏悔。有的人在结缘书架看见《邪见与佛法》,干脆就收去烧掉。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都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破邪显正并不只是批评错误这个表相而已,其目的乃是希望能够救护众生远离邪见、导;但是一般众生只有看到批评破斥的表相,却盲而不见菩萨救护众生的实质;诸佛菩萨常藉破邪显正的因缘,以显示很多法义的内涵,所呈现出来的乃是让读者可以远离邪见而趣入正道,才不会既接受正道而又同时接受错误的说法,导致无法在佛法上有所实证。因此破邪显正的同时,必然会简择正见邪见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若有众生怖畏王者、师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已能为救济,名无畏施。自于财宝破悭不吝,若好若丑若多若少,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轝,瓶瓮釜镬、绳床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花,扇盖帽履机杖绳索,犁鎒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他从一切法空的邪见出发,认定没有所谓的因果可言:因果也是空。但是我们倒想请问:正在生病痛苦时,受伤时,为什么不叫空?为什么要咬着牙根在那边痛苦得不得了?这些痛苦难道是无因自生么?所以般若不是讲这个空。有人说:五阴无常,来世所得的快乐异熟果报也是无常,因为都是五阴,所以用不着布施,所以不需要供养三宝,也不需要护持正法,因为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吝。复离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二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讲记布施所要注意的事情还真多,佛接着又开示说:菩萨布施时一定是远离四种恶法的,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瞋痴。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讲记佛开始宣说布施的因果原理:有智慧的人为了四件事情而乐于施惠于众生,乐行布施。第一、因为布施能破除烦恼: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如有人向你劝募了钱财,却用来支持藏密的应成派中观邪见,这是用在破坏、诽谤、上面,你就和他同负破法的共业了。所以慈悲很好,布施也很好,但是得要配合智慧来做。大家都必须要衡量自己的资力、财力,随着你自己的力量多少来施与。当我们布施财物给众生时,其实不只是布施财物,而是同时把自己的悭贪心布施出去了,应做如是观。有人向你要钱,好啊!你就把贪心布施给他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要对佛道的正理以及正修行,能够心得决定;因此,可以摄心在正道之上,一心寂定、相应不散,而不会犹豫不决,被邪知邪见所动摇。所以这个“定”跟“慧”是息息相关的。有许多学佛人没有经过慧心的正确简择,仅凭着直觉,就死心塌地的对某个教派、道场或者法师认定不移、打死不改!我们不可以因此说:他这个样子是成就了十信位中的定心。而只能够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优婆塞戒经》上佛陀亲自说: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稍离异生凡夫之深重劣习故,尚未发起深乐佛乘之性故,尚未发起念念欲修佛道之性故,尚未于三贤位中历缘对境汰除凡夫性故,尚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博主案:就是有很多这样自己都在生死中打滚而不厌离之人,都好意思说自己能够接引众生,有缘同修可听视频录音《某居士的邪见》)同时证严法师于《慈济语汇》勉励慈济人:「发愿生生世世要追随佛陀教法,力行利济众生的菩萨道,以慈悲济世的情怀往返人间;誓愿要将娑婆世界变间净土,对任何众生都抱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情,这就是真正的『智慧波罗密』」。[4]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犹如无数劫前的净目天子法才与王子舍利弗曾经悟得真如,般若正观现在眼前,同样自认为永不退转;但因无佛菩萨善知识摄受,本身又无见道前应该先具备的条件,于是依旧退转;世尊说这一类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4是故求证真如之前——欲求真见道之前,应该先把见道前应有的福德修集完成,再把性障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为了久住、为了利益更多有缘众生,日夜不辞辛劳著书,详解佛经及菩萨论典,亦为救护无量无数被邪见误导的佛,故而撰写破邪显正之论著。由于导师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萨,遍以大悲心愿般若智水常净熏修而行普贤行!由于悲心利智使然,故能把隐晦艰涩难懂的深妙佛理及修学次第,用明朗清晰、条理有序、深入浅出、令人易读易懂的文句展现表达出来,因此深受海内外学人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六识论的邪见。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说,每天睡着了以后,前六识都断掉了,他怎么又会在第二天醒过来?一定是要有一个本来不生灭的心,祂一直都在,从来不间断,作为万法的所依,才有可能说在意识断掉的第二天,再帮某甲出生意识啊!这个万法所依的心,有没有可能是第七识呢?好,第七识又叫意根,是十八界中六根中唯一的心法,因为其他五根是色法。佛一直开示说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