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贪爱,便造作种种的善恶行,就称为业;因为这些业就会获得可爱或可厌的果报,这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惑、业、苦,因此而造成众生轮回不已。也有的人不相信有解脱,但他相信有天堂,所以因为贪爱未来世在天堂中,能永远过着快乐的日子;因为这个贪爱所以去作种种善业,如果在这里面也夹杂恶业,将来就会获得杂报,甚至在作一件事情时,因为前后心念的转变,也会使得果报混杂着 | admin 2020-02-21 |
![]() |
从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大家可以对于十善业与业报因缘有多一分的认识,也有助于大家对于惑业苦引生生死轮回之了解;而其中如果对于因果业报,有更深入与广泛的了解,其实它对我们的修行是会引起很大的力量,能够使我们精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此就能够逐渐心地清净;并且对于佛菩萨的教导能够依教奉行,能够对于正理有多一分的了解,就能够多出生一分修行的力量;同时对于 | admin 2020-02-21 |
![]() |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着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般;除此之外,祂会陪着你永不 | admin 2020-02-21 |
![]() |
依第八识如来藏的因缘转易,而有三种缘起法建立,完全含摄了轮回与解脱的现象,摄尽一切世出世间法。这三种缘起法就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其中业感缘起与赖耶缘起是关于众生轮回的缘起,真如缘起则是解脱与佛菩提的缘起,现在我们逐一来说明这三种缘起。首先,业感缘起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在世间造了善或恶业以后,一切善业种子及恶业种子,都记存在各自的阿赖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谈第二个部分,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由于有情中阴身入胎后,如来藏就借着父精母血等缘,来摄取物质,来长养自己的五根身,所以五根身得以成就,然后众生借着这个五根身,去摄取山河大地的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了内六尘,再由五根及意根之六根,与内六尘相接触,因而出生了识阴六识,这六识当中的意识,能够很详细分别诸法,于是有了众生所了知的诸法 | admin 2020-02-21 |
![]() |
佛陀宣说优多罗比丘的母亲堕饿鬼的因缘的时候,当时在座的比丘都发起了舍除悭贪、厌离生死轮回之心,因为看到优多罗母亲因为悭贪所以堕落的一个恶报,所以大家都发舍离了悭贪、厌离生死轮回之心;当下就有人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有四果阿罗汉,也有发起辟支佛心,也有发起无上菩提心的人。那时诸比丘众僧听闻佛说法以后,心生欢喜并能信受奉行。那为 | admin 2020-02-21 |
![]() |
业的流转是一种行为法则,只要流转三界的有情,不论学不学佛、相不相信因果轮回,都无法避开业的流转法则;在造业的当下,已就有可爱的果报、不可爱的果报呈现了。例如:在贪的时候,就会因为贪行,有着许多身口意的系缚事产生;在瞋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股愤愤难消的不平之气,在自烧着自身的健康乃至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还是要扣回我们刚前面所说的,主要就是对于法的无知的无 | admin 2020-02-21 |
![]() |
这样子的过程,在这个见闻觉知、思惟、分析、比较过程里面,是因为有情他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自我存在的意识就会知道说,原来是我在生死轮回、我在受苦;那要求解脱。从佛法上来知道说,原来这个自我存在的意识,如果一直对祂以为是真实的,那就是不能解脱。因为有这个自我存在的意识,所以了解要解脱就要认识到这个自我意识的虚妄不实。所以这个前提就是因为有情有八个心识,才有办法这样 | admin 2020-02-21 |
![]() |
”也就是众生应该要这样来看待这些花草树木:这些因果的部分,要知道众生有情在六道中轮回,是有因果关系的,与他所造作的一切善业、恶业、无记业是有关系的;可是花草树木,它是随着众生所造作的业,而示现在器世间让众生受用的。 下面我们来引用《瑜伽师地论》里面 弥勒菩萨的开示来告诉大家,说花草、树木、果实,它是有情受用的依报,依照有情的心性以及有情的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尽,不受后有。的阿罗汉,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贪着这样的五欲,在世间人的哲理里面也好有一比,叫作冷水煮青蛙,一开始的时候享乐其中,丝毫没有出离之心,可是一旦警觉有所危险的时候,却已经是力不从心了!世间人过分贪着五欲,就好像是这样,当发觉年华老去,好的话自己最多只是受用一生五欲,更何况更多的是有很多痛苦还伴随而来!然而,下一世是不是能够再有快乐的五欲可以受用?或者是有无量无边的痛苦正等在前 | admin 2020-02-21 |
![]() |
那众生为什么会被系缚在三界的牢狱中呢?这都是因为众生有贪瞋痴三毒,所以就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里轮回而无法出离。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女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 | admin 2020-02-21 |
![]() |
也就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来来回回,虽然现在我活着,但未来一定会有死亡的一天。所以,丧葬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众生都避免不了的。如果我们不是进入涅槃的话,那我们一定会前往下一个受生之处;所以,佛教里面不说死亡,而说往生----前往下一个受生的地方。那先问问大家:大家希望以后自己要怎么样的死亡呢?家人又要怎么样处理我们的丧葬呢?......佛陀开示我们:最好的往生死亡 | admin 2020-02-21 |
![]() |
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着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
![]() |
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到自己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法相,都能够不再起一念好乐贪爱的心;对于一切境界相,也不会引发烦恼的起行,能够不动心,所以就不会有生死轮回的相续相,因此生死大患就可以永灭,得到解脱智。如同《增壹阿含经》中的开示:彼云何为苦尽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增壹阿含经》卷17)尽就是尽于 | admin 2020-02-21 |
![]() |
依法不依人,不要落入情执,不要坚持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将我见及我执抱得紧紧的,如此继续轮回生死,那在解脱道上的修行,世世都唐捐其功,那不是很冤枉吗?有关于识阴的苦集灭道,就到这里告一个段落,您若要更深一步的了解,去请平实导师的《阿含正义》全套着作来阅读,相信能够让您长劫入短劫,快速的成就解脱道,乃至成就佛菩提道的亲证。------《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 | admin 2020-02-21 |
![]() |
那众生为什么会被系缚在三界的牢狱中呢?这都是因为众生有贪瞋痴三毒,所以就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里轮回而无法出离。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女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 | admin 2020-02-21 |
![]() |
眼睛会对于所要看到的外面的这一些颜色会起了贪爱,耳朵会对于所要听到外面的这些声音起了贪爱,鼻子、鼻根会对于外面所存在的这一些空气中的香气气味起了贪爱,舌根会对于实际上的物体它的味道起了贪爱,对于美味的东西会起了贪爱,身根会对于皮肤表面所接触的这些触觉起了贪爱,乃至于意识会对于法尘起了贪爱;因为有了这个六尘的贪爱,所以有情的身口意行,它就会去追逐这些 | admin 2020-02-21 |
![]() |
她出家修行以后,就在戒定慧的这个方向上面精进地来实际上修行,不久之后,莲华女她就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了。从以上莲华女悟无常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悟到世间的美貌姿色以及荣华富贵其实它都是无常的,在百年之后,就全部统统变成是一片虚空。由这样子的一个故事,我们再来说明佛所开示的五阴虚妄的道理。所谓的五阴这个阴,五个阴这个阴是阴天的阴。五阴的内容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说,对自我执著的烦恼正是让众生轮回三界生死的因,这个烦恼因就是我见。但是这些南、北传的法师、居士们,总是教人家要正念分明;如是想要保持意识灵知心昭昭不灭、正念分明,都落在意识心上,我见都无法断除。更有人说要随顺知、随顺觉,对于平实导师在《邪见与佛法》书中说无余涅槃就是要把十八界给完全灭掉,不能接受!他们都是要把十八界中的意根和离念灵知意识心保持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