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所得者名常乐我净。菩萨摩诃萨见佛性故得常乐我净。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菩萨摩诃萨断是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五见。菩萨永断是五见故得第一 | admin 2018-07-19 |
![]() |
不知过未轮回三趣。是故名漏。菩萨摩诃萨见如是过则便远离。若须衣时即便受取。不为身故但为于法。不长憍慢心常卑下。不为严饰但为羞耻。障诸寒暑恶风恶雨恶虫蚊虻蝇蚤蝮螫。虽受饮食心无贪着。不为身故常为正法。不为肌肤但为众生。不为憍慢为身力故。不为怨害为治肌疮。虽得上味心无贪着受取房舍亦复如是。贪慢之结不令居心。为菩提舍遮止结贼。障恶风雨故受屋舍。求医药者心 | admin 2018-07-19 |
![]() |
若不信者轮回生死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众生于是经中不生恭敬。善男子。我涅槃后有声闻弟子。愚痴破戒喜生斗诤舍十二部经。读诵种种外道典籍文颂手笔。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言是佛听。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贸易凡木。以金易鍮石。银易白腊。绢易氀褐。以甘露味易于恶毒。云何栴檀贸易凡木。如我弟子为供养故。向诸白衣演说经法。白衣情逸不喜听闻。白衣处高比丘在 | admin 2018-07-19 |
![]() |
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生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经中有一首偈说得非常好,已经将悟前、悟时、悟后的道理说出来了,那就是: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生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没有亲证此一实相之前,如同众生处于三界生死幻梦之中,明明看见有轮回六趣的有情存在;但是觉悟之后却如同大梦初醒一般,亲见六趣有情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甚至也没有三千大千世界可说了。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语译:从如来藏自己所住的境界来说,本来就无罪无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从释迦世尊的开示可知,众生不能了知有一个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实心存在,所以在漫漫长夜当中,不断地在六尘境上作种种虚妄分别与执著,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然而这个真实心,本身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也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即世间人所说的“种种语言的法道,到真心这里就断了;现象界所显现的种种心行,到 | 三摩地 2018-07-19 |
![]() |
4431此处「真我」的意义是指第八识如来藏心是有情轮回生死的主体,真实而如如,迥异蕴处界我之无常、苦、无我,故称为真我。但此真我本质上仍然是无我性的,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心离见闻觉知而不自知有我,亦无蕴处界等我之我性,故为无我性之真我。32《大正藏》册2,页720,上28-中14。33释圣严著,《探索识界》,法鼓文化(台北),2001,页23。34同上注。35释圣严说「含藏着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家听了这话,心里不知怎么了,都砰砰的乱跳起来;因为,佛家讲因果轮回,大家打从心里相信,可是却还没有亲眼目睹过。现在,拾得说牛的前身是人,会是真的吗?当拾得说这话时,大家只觉得一个小沙弥懂什么,心里都有些看轻他,因此对他的话半信半疑。有人还大声呵止他:“嘿!没证据的话,可不能乱说,造业呀!”有人则噗嗤一声笑出来:“我相信那些以杀牛为业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复更说偈哀叹佛足如来究竟大悲心平等慈光无二照众生有感无不应示我二足千辐轮我今深心归命礼千辐轮相二尊足千辐轮中放千光遍照十方普佛刹我今归依头面礼千辐轮相长光照众生遇光皆解脱三涂八难皆离苦我复归依头面礼轮光普救诸恶趣世尊往昔无数劫为我等故修苦行今证得此金刚体足下由放千光明悲哀稽首归命礼安于众生千辐轮佛修众德为一切修道树日降四魔四魔降已伏外道众生因此得正 | admin 2018-07-18 |
![]() |
)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迁习功能。)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无限风光赋咏难,(口门窄。)乐邦初不厌游观。(眼界宽。○下两联皆不厌游观之旨。)十虚卷入秋毫末,一粟藏来天地宽。玛瑙殿中金钉钹,(应第四句。谓殿中钉钹,藏千界也。)珊瑚楼上玉阑干。(应第三句。谓楼上阑干,卷十虚也。)妙音(即频伽鸟。)历历闻人耳,何处飞鸣五色鸾。金银宫阙 | admin 2018-07-17 |
![]() |
祂误以为自己是老大,总是带着如来藏去轮回。如来藏把我们每一世做过的善恶业统统收存起来,犹如飞航数据记录器“黑盒子”,再依照这些记录,成就我们来世变成猫、狗、人、天人等等,这就是宇宙中的因缘果报,以及轮回的公平法则。末那识带着如来藏去继续轮回时,前六识无法跟去。人死后,这一世的意识绝对无法去到下一世。而且意识在沉睡无梦时就消失了。若坚持意识 | admin 2018-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