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断三缚结,即使证得初禅,你还是在六道轮回当中。但是呢,证得初禅以后,再加上断三缚结,那么你就可以出离三界生死,因为你永远不必回到人间受胎,也不用堕到三恶道去。因此从这个观点来看,当然要断三缚结啊!再来说,堕入恶道有什么样的坏处呢?恶道中间当然就是苦啊!我们来看畜生,畜生吃完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今天吃完了,明天的食物在哪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无余涅槃其实是灭尽十八界,使如来藏单独存在而没有意识存在了,全无见闻觉知了,是绝对的寂灭而不再有生死的轮回。所有阿罗汉们都是知道这一点的,这在北传、南传的阿含诸经中都还可以找到明文证据的;问题只是:不回心的阿罗汉们并不晓得自己的如来藏在哪里啊!而这个道理,其实在北传的四阿含中早就讲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中才讲的。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萨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后你再来观察现在生死之中有没有涅槃境界存在?你将会观察到:原来你正在生死轮回当下,已经是住在涅槃中了!这可不是外道涅槃哦!因为这不是欲界中的境界,也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中的境界,这五种境界正是外道所误会的涅槃境界,称为五现见涅槃,都仍然是三界中的境界,都还没有超出无色界境界呢!而你所证的境界是如来藏自住的境界,是三界外的境界,从来都不是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两个法门可以让人断除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轮回,也可以让人成就究竟菩提究竟佛果,所以就称为二大甘露法门。三世诸佛出于人间所说的一切法,无非就是要让大家证得解脱道与佛菩提道。那什么是解脱道呢?……如何出离三界生死、不受轮回生死,那就是解脱道。佛菩提道是界的实相,也就是说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实相和一切有情法界的根源——第八识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乃至对于这样子的业种轮回是如何成立的,产生了一些思维推敲,而才建立了所谓佛法当中三转法轮,这如来藏第八识、这个不生不灭法,而认为说佛法里面,您如果安立了这样一个不生不灭心,您就是自性见。甚至错误的把用来指称外道的阿赖耶外道,拿来指称这些大乘法中依三乘菩提里面三转法轮如来藏唯识经典而来演说阿赖耶识的菩萨,甚至包括玄奘大师,乃至包括《碧岩录》的克勤圜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就是说此有故彼有,也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因为这个无明,不明白五蕴身心都是缘生法,执以为实,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识;因为有六识、名色,就会有六入(色声香味触法入),然后就有触而一直到生,有生就有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这个所以有那个——此有故彼有。当这样现观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它一定要依附于一个不生不灭的法,才可以让这个生灭的法,让这个五阴之法,可以在生灭不已之后,还能够继续出生,能够在灭尽之后,在轮回的时候,当我们命终之后,把五阴都灭除之后,还能够在未来世再继续出生;所以表示它(五阴)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不生灭法作为它的依持,因为生灭法的特性,就是需要有一个法的依持。生灭法如何依持呢?它就要依持于不生不灭法的存在,一定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执此心,便致轮回。能了知此者,名为知苦圣谛。二、苦集谛:知苦圣谛后欲得灭苦,应知苦集之真义。苦集者,贪求五尘境,于顺逆境中起诸憎爱,造诸业行,谓身三口四意三。以此集诸异熟果报种子,集诸种子故,复生后有。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恶不善业行,即是聚集未来世再受三恶道五蕴之种子;若于一期生死中,造诸十善业行而执有为福德善报,则是聚集后世三善道五蕴种子。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就是众生轮回于六道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这八种苦果,我们从生苦开始来探讨,那什么叫作生苦呢?什么叫作生苦?什么是为生的这个苦所逼迫的?所以生苦,第一个,就是因为生为众苦所逼,也就是说,生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的;第二个,生这个法是余苦所依。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它也是余苦所依。那何谓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呢?因为我们在母胎当中,经过十个月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流转,什么是流转呢?在四圣谛里面哪一部分是在说明流转的法呢?流转的法就是前面两者,也就是苦圣谛跟苦集圣谛,这个是生命的流转,这个就是六道的轮回。因为有苦圣谛跟苦集圣谛,所以会有生命的流转;因为生命的流转,所以会让众生轮回三界六道永无穷尽,这个就是四圣谛里面的流转的这个圣谛,流转的法。那还灭的部分是在指什么呢?还灭的部分就是在指后面两者,也就是说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为什么众生不能出离三界呢?因为有这个无明(又叫作一念无明),众生在现前的一念当中,就已经被这个无明所缠绕,所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而不得出离。那么一念无明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呢?一念无明包括了: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其中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又叫作有爱住地烦恼。简单的来说,就是众生爱乐于欲界、色界、无色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什么而起慢?譬如说,名声高广、财富丰饶、种性尊贵等等;可是佛法所讲的我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中所讲的我慢,就是乐于自我的存在;也就是说,意识觉知心乐于自我的存在,而不愿意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接下来要谈四果。什么是四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断了三缚结,成了须陀洹。二果就是薄贪嗔痴,就是二果。接下来三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它一定要依附于一个不生不灭的法,才可以让这个生灭的法,让这个五阴之法,可以在生灭不已之后,还能够继续出生,能够在灭尽之后,在轮回的时候,当我们命终之后,把五阴都灭除之后,还能够在未来世再继续出生;所以表示它(五阴)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不生灭法作为它的依持,因为生灭法的特性,就是需要有一个法的依持。生灭法如何依持呢?它就要依持于不生不灭法的存在,一定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它一定要依附于一个不生不灭的法,才可以让这个生灭的法,让这个五阴之法,可以在生灭不已之后,还能够继续出生,能够在灭尽之后,在轮回的时候,当我们命终之后,把五阴都灭除之后,还能够在未来世再继续出生;所以表示它(五阴)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不生灭法作为它的依持,因为生灭法的特性,就是需要有一个法的依持。生灭法如何依持呢?它就要依持于不生不灭法的存在,一定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失人身再想回来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如愿,所以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历来有七日度亡的习俗,常言说;生有所养,死有所归,是人一生的大造化,善导大师说:世之大事,莫过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生,一念若错,便堕轮回.死生大事,不可不查.可中国人偏偏不习惯谈论’死亡这个话题,一说就说你是乌鸦嘴,这种大众化的集体无意识在自我的同时,会让我们慢慢成为鸵鸟,满足于自己营造出的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无余涅盘其实是灭尽十八界,使如来藏单独存在而没有意识存在了,全无见闻觉知了,是绝对的寂灭而不再有生死的轮回。所有阿罗汉们都是知道这一点的,这在北传、南传的阿含诸经中都还可以找到明文证据的;问题只是:不回心的阿罗汉们并不晓得自己的如来藏在哪里啊!而这个道理,其实在北传的四阿含中早就讲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中才讲的。p.24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比如说,在远古以前,很早以前印度就有人希望能够修证涅槃,修证涅槃的意思是说:离开这个轮回的痛苦,而永远没有杂染,而永远不会在轮回里面再出现。因此就有这两种有情,他们都想要求证涅槃,然而最后我们在佛法里面终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两种有情终究要走向一个大乘的佛道里面,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法。什么叫真正的解脱法?就是说你不只要了解法界的真实的所有的奥秘,而且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初发心菩萨修习大乘佛法,有八种根本性的错误会使以前所修积的所有善根付之一炬,导致堕落到三恶道,远离人天等善道因缘,也会丧失大乘的境界,生死轮回,远离明师。是那八种呢?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贤!如何是正见?是说圣们想到苦就是苦的时候,熏习就是熏习、息灭就是息灭;想到灭苦之道就是灭苦的方法时,或者观察本来所作的身口意业,或者学习回想以前所作的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种种身口意行的过失招来轮回的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的止息一切痛苦,或者不执着于所忆念的种种观察,善净心获得解脱的时候,于这中间,能抉择正确的道理、普遍在所有境界上作抉择、又再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义理与行门。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而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唯能令人成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