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另外还有出世间天,也就是所谓的解脱天,那么解脱天指的就是一切的三乘的贤圣,因为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萨。这样叫做六念。可是我们仔细加以分析之后,会发觉念佛是第一个,那第二是念法--这个法是从佛口所出,所谓佛是法根、法源、是法依,法是佛所说的。那么说念僧,所要念的僧,当然是要依佛所说的法道去实 admin

2020-06-08

  但因为欲界爱是众生轮回的主要原因,所以把欲界爱同样列入四取之中,但这并不是意谓色界爱及无色界爱不障碍三界的生死轮回。这主要是因为欲界爱及见取见等恶见是普遍障碍解脱的法,而色界爱及无色爱不是一般众生能相应到的解脱障碍,所以特地把欲界爱列入见取见等见地相关的解脱障碍中。为何见取、戒禁取、我取三法,是障碍众生解脱生死的最首要邪见执取法?这是因为,恶见等见 admin

2020-06-08

  这就是讲此有故彼有,这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啊!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识;因为有六识、名色,就会有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就有触,一直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这个所以有那个,此有故彼有。当他们这样现观之后,最后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 admin

2020-06-08

  《我与无我》解脱色,是说已经有能力不再轮回于三界的生死中,而又能乘愿再来世间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六地满心以上的菩萨境界,因为六地满心时已经证得灭尽定了。究竟的解脱色,其实是说佛地的境界:以永远不坏、永不间断的庄严圆满报身,而为一切地上菩萨宣说深妙的一切种智;或以应身而受生于缘熟之净土及秽土而度众生,或示现化身于众生的定中、梦中,给与感应 admin

2020-06-08

  在已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定解脱中的初禅时,可以成为三果人;若无断我见的前提,发起禅定时则与解脱三界生死轮回的实证无关,只能说是解脱於下界境界的定解脱罢了,都仍在三界生死之中。这些解脱,都是从意识心断除我见以后所证的离欲及分断三界爱的境界来说的,是指意识心住在三界中而不受三界境界系缚的解脱境界而言,不可误会是意识心因此就可以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安住;当 admin

2020-06-08

  烦恼障扰乱众生的身心,使众生轮回生死,所以它是生死的根源;烦恼障的根本自性就是惑种,因为所谓的烦恼不是只有像表面上所看到的,追究其根源就是我见、我执。所以二乘人见道断我见而证初果时,断烦恼障中分别所生的惑种,断了错误所生的知见,就不会再落入修行的歧路中;但还没有断除俱生的烦恼障中异生性的种子,也因为尚未断除俱生的我执,所以阿难尊者乞食时,被摩登伽女 admin

2020-06-08

  而众生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而时时想要把握自己、自己作主,这就是因为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回的我见,就是见浊的缘由。--------《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14集何谓五浊?》陈正源老师 admin

2020-06-08

  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的去加以细究的话,我见就是执取物质的色身为真实不坏的我,还有执取意识觉知心为真实不坏的我!这样的见解,一般人当然在常识上或者说在经验上能够知道:物质色身是不可能常恒不坏的,因为都是会坏的、会坏灭的!但是却会执著这意识觉知心,是能够横贯三世,能够从过去生转生到今生来,今生舍报之后又会转生到未来世去,这样子错误地把意识觉知心,认取为三 admin

2020-06-08

  故知一切行者欲出三界者,皆必须证悟空明觉知心是妄心妄识,否则不出想阴,永堕轮回。唯有灭想——空明觉知心,方出三界。以此可知:不论显密大小各宗各派诸祖诸师,若言所悟不生灭心为空明觉知心者,不论其门徒所揭示诸见、修、行、果如何超胜,皆是妄想所得,非有实证;不唯无慧,亦且无定;无慧无定而云证圣,唯有痴人方信受之,以彼等师徒俱皆不知想灭之理故。际 admin

2020-06-08

  故知一切行者欲出三界者,皆必须证悟空明觉知心是妄心妄识,否则不出想阴,永堕轮回。唯有灭想——空明觉知心,方出三界。以此可知:不论显密大小各宗各派诸祖诸师,若言所悟不生灭心为空明觉知心者,不论其门徒所揭示诸见、修、行、果如何超胜,皆是妄想所得,非有实证;不唯无慧,亦且无定;无慧无定而云证圣,唯有痴人方信受之,以彼等师徒俱皆不知想灭之理故。际 admin

2020-06-08

  可是众生长夜无明,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众生相,所以我们应当要让众生了解;特别是已经在修学佛法的人,要让他们了解我相、众生相是轮回的根本,他们了解以后才能离开众生相。可是你想要救护一切众生离开众生相,在诸家大师都说意识离念灵知就是真如的时候,都在引导众生落入众生相中的时候,都不肯改变我见邪说的时候,你还能当滥好人吗?当不了的!除非你不想救护众生离开众 admin

2020-06-08

  在已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定解脱中的初禅时,可以成为三果人;若无断我见的前提,发起禅定时则与解脱三界生死轮回的实证无关,只能说是解脱於下界境界的定解脱罢了,都仍在三界生死之中。这些解脱,都是从意识心断除我见以后所证的离欲及分断三界爱的境界来说的,是指意识心住在三界中而不受三界境界系缚的解脱境界而言,不可误会是意识心因此就可以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中安住;当 admin

2020-06-08

  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遗漏,就能够了知有念灵知心与离念灵知心都是虚妄,都是必须藉缘才能生起之法;也能够了知处处作主之心就是意根末那识,意根同时也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能够这样一一现观而了知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没有一法有其自体性,没有一法是可以常住不坏的人,就能证得声闻初果,这就是无为法。在取证声闻初果以后,继续努力的消 admin

2020-06-08

  因我见、我执不断的缘故,及无始劫来种种邪知邪见不断熏习,譬如执有念灵知常住不坏、谬执离念灵知心为真实不坏心,导致如来藏中不断收存未来世五阴身继续出生的种子,因此而轮回生死。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 admin

2020-06-08

  色是常耶?为非常耶?答曰:无常,世尊!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世尊!如是,比丘!若无常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我,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是观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 admin

2020-06-08

  可是声闻佛法所讲的慢,并不是这样子,声闻佛法讲的慢就是讲乐于自我存在,也就是说意识心乐于自我存在而不肯消失,导致轮回三界生死。那我们就以四空定来说明好了,譬如说你到了空无边处,也就是说你心能够觉知十方;既然能够觉知十方,代表你的意识心仍在,我慢也会存在;你要舍,否则无法转进;舍了以后就转进到识无边处。所谓识无边处就是发现到,过去的识种无边、现在的识 admin

2020-06-08

  入胎受生了,当然又会有未来世出生,这样子就没有办法出离三界,还在三界当中轮回;而且这样轮回的锁链,就没有办法断除。所以说,要是不能断除我见、我执的话,就是没有办法出离轮回。--------《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佛说五欲功德就是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当这五欲的触受生起时,其实是与前五识的见闻知觉性同时 admin

2020-06-08

  入胎受生了,当然又会有未来世出生,这样子就没有办法出离三界,还在三界当中轮回;而且这样轮回的锁链,就没有办法断除。所以说,要是不能断除我见、我执的话,就是没有办法出离轮回。--------《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维摩诘大士又说:法无我所,离我所故。请问:你鼻梁上架的眼镜是谁的?是你的嘛!你会说:这是我所有的眼镜。乃至说 admin

2020-06-08

  谓生死本际即是真如,真如在因地时虽然常在生死轮回,而本体不生不灭,本自涅盘,与佛无异;众生闻此,了知自身本体与佛无异,即是名字即佛。菩提本体于无始来常处烦恼壳内,烦恼由此菩提本体种子生,然此烦恼本际之本体与佛无异,众生了知此义,信受奉行,是为名字即佛。君今闻此,信有佛体在身,不待开悟,亦是名字即佛。《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因为没有依靠的话,那还得了!孤伶伶地好可怜!但是我告诉你:如果想要证得解脱果,就得要无所依,有所依就一定会轮回生死。无余依涅槃为什么叫做无余依?我们刚刚有讲有余依涅槃,也就是还有世间的冷热痛痒等微苦,作为其五阴之所依,所以还在三界中轮回。无余依涅槃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微苦所依,所有的痛苦通通不存在了。为什么会都不存在呢?这是因为你完全的消失掉了;当你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52   53   下一页»   共1052条/53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