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在上次的讲次里面,曾经跟大家提到,一般的人有四件事情难以相信:第一个是难信因果,第二个难信轮回,第三个是难信净土,第四个难信成佛。先不管净土跟成佛,光是这个因果跟轮回这两件事情,假设你要是不相信因果跟轮回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觉得说:世间是一个无因论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是自然而生起的,就有了我们这个色身跟心灵,然后等到我们死了之后,又自然的灰飞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的圣者所共同观察到的。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开示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从三界六道里面,最后解脱于全部三界六道轮回生死。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却因宿习坚固,执邪倒见,虽生中国如同边地,诸根虽具却性如騃哑,虽得人身,又造了十不善业,生杀不断,复又轮堕,辗转轮回不休;除非听闻到正法,又兼俱福慧资粮,得遇善知识应世说法,方能有因缘触证如来藏而离开恶业及异生性,否则这些众生都叫作可怜人。《大般涅槃经》卷11说:【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却因宿习坚固,执邪倒见,虽生中国如同边地,诸根虽具却性如騃哑,虽得人身,又造了十不善业,生杀不断,复又轮堕,辗转轮回不休;除非听闻到正法,又兼俱福慧资粮,得遇善知识应世说法,方能有因缘触证如来藏而离开恶业及异生性,否则这些众生都叫作可怜人。《大般涅槃经》卷11说:【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却因宿习坚固,执邪倒见,虽生中国如同边地,诸根虽具却性如騃哑,虽得人身,又造了十不善业,生杀不断,复又轮堕,辗转轮回不休;除非听闻到正法,又兼俱福慧资粮,得遇善知识应世说法,方能有因缘触证如来藏而离开恶业及异生性,否则这些众生都叫作可怜人。《大般涅槃经》卷11说:【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也不同,才会有六道不同种类众生的轮回。众生的本心无形无相,不可见取,本来无自主、无我、无我所,却因所生之蕴处界不相同,显示出各自所造的业不同。众生本心如来藏从不造恶业,也不会造善业,因此应当说:没有一个真正造业者。了知这个道理,就应当勤修善业,善业所感生的蕴处界都是端正庄严,见者欢喜。世尊说:会中为何有佛、有大菩萨、有丘、有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阿罗汉虽然断了我见,进而更断了我执,能出三界轮回生死,却不以修习六度波罗蜜为必要,纵有所修也是随缘而修,所以他所具有的福德资粮比之诸地菩萨,可谓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差太远了。又菩萨修学佛菩提道,于六住位明心见道时,已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的总相,发起根本无分别智的总相智,有了大乘无生忍;然后从第七住位开始,修学别相智,广修后得无分别智,直到见道通达进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样的人就会想:反正我就是不要你的如来藏法,我就是要发明另外一种业果报的轮回系统。可是佛法是发明的吗?以前有无量诸佛,现在有无量诸佛,以后有无量诸佛,佛永远没有灭度,佛只会越来越多,这样菩萨来成就佛果,哪里是创造的?可是世间人就是这样愚痴,他就是没有办法来信受这个法,所以在恶果方面,第一恶果就是属于谤大乘佛法。那我们现在继续说,那一般的人说: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却因宿习坚固,执邪倒见,虽生中国如同边地,诸根虽具却性如騃哑,虽得人身,又造了十不善业,生杀不断,复又轮堕,辗转轮回不休;除非听闻到正法,又兼俱福慧资粮,得遇善知识应世说法,方能有因缘触证如来藏而离开恶业及异生性,否则这些众生都叫作可怜人。────────────────────────6CBETA,T19,no.945,p.145,b9-29《大般涅盘经》卷11说:【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终究不要因为悭贪吝惜,而断送了布施的舍心,必定会在当来之世,值遇贤圣的大善知识,就可以度过生死轮回的根源。这里面开示我们要能够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不要轻易放弃布施的机会;因此菩萨们应当发愿:“愿从今身乃至成佛,……所修福业若多若少,愿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虽然菩萨布施的时候,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做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他把一个人前世所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如来藏,祂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地藏菩萨本愿经我常说空法,远离于断常;生死如幻梦,而彼业不坏。——楞伽经善恶报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除此,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第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佛陀说法完毕离开之后,毘舍离打开了波斯匿王所送来的盒子,看见盒子当中竟然是她三十二个儿子的头颅;由于毘舍离听完佛陀开示以后,心中已经没有情爱的执著了,所以她并没有悲伤,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以平静的语气说:有情众生有生就会有死,但是一般的人无法了知无常的道理,所以没有办法断除这些恩爱情执,因此一直沉沦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当中,无法得到究竟的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形式解决;物质或生命引起的业缘,这次就以同等的形式偿付。六道轮回的根本实质,就是众生与众生之间冤冤相报,相互还债,无有边际,没完没了。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漏尽通以外的五种神通都抵不过业力,因为这五种神通都是三界之中的有的法,不离三界的境界,不能让我们出离三界,不能让我们免除生死的轮回。出离三界生死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就是声闻、缘觉的法,以及菩萨的法。菩萨的法就是禅法,就是真如佛性。神通它主要是和定相应,禅法所证悟的却是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跟神通是不相干。一切得到五通的鬼神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备注:这只狗的某一前世是这位妇人的丈夫,在生死轮回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曾经是别人的六亲眷属。由于强烈炽热的爱恋,这只狗无法远离这妇人,所以佛陀劝诫世人,爱恋系缚世人最紧。------恭录自《法句经‧故事集》达摩难陀法师著 (原标题:果报无法逃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这个例子告诉大众两件事:第一件事,如果已经事先知道自己仅有七天的寿命,你能够扭转这样的局面,而使自己能够存活下来吗?显然不行嘛!因为一般众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所以才会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生死,不是吗?既然自己都无法扭转,还能冀望占卜算命扭转这样的局面吗?显然不行嘛!第二件事,这位沙弥因为救了众多蚂蚁的生命,占卜算命能算出来吗?显然不行嘛!因为占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5,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6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7。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