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这里也方便的来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种状况叫作常见,执取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心,虚妄的认为说,这个心是轮回的根本识,是一切法的根源。因为执持意识心为常不坏心,所以称为常见外道。但是,外道这个词并不是骂人的话,是因为说在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才称为外道。乃至于说佛门之中,也有很多所谓的佛门外道。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 三摩地

2018-07-23

接纳自己的匮乏,看清楚自己的样子,三界中哪一个凡夫不匮乏,这就是生命的常态,于此真实认清,在三界里就不存希望想,内心决定体察到,再多的外在都填满不了本来匮乏的心,所以开始放手,开始放弃在三界中索取,因外面都是海水,再多的汲取只能换来更多的饥渴;于三界再多的投资,只能换取轮回,那点轮回中的微乐只是迷惑我们不断轮回的诱饵,认清生命的现状,我们才有出离的 三摩地

2018-07-23

就是在这样不断选择的过程中,引导着我们完成了一生又一生的转世轮回。事实是,放在我面前的选择题永远只有一道,没有无数:是选择继续在五蕴娑婆世界中流连,还是决意返身皈依如来藏?而答案永远也是唯一:决意返身皈依如来藏!这份选择将带给我们极其坚实的力量,譬如定海神针,再大的风浪,都不能动摇,内在自有那份坚持的力量,因为已经决意放弃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经营,因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不需要贪爱这些种种,应该去寻找生死轮回中一个可以让我们真正安止,永远止息这些苦和乐的地方,成佛才是轮回的终点站。无论坐禅中如何精进练习到可以一念不生,那也还是意识心的境界,下了或者睡上一夜,这些定境就完全没了踪影,更不会带到来生。相对于虚妄法,每位有情,从无始劫以来都有自己的实相心--如来藏。实相心含藏了因果业种,和每个人往世带来的个个不同 三摩地

2018-07-23

4431此处「真我」的意义是指第八识如来藏心是有情轮回生死的主体,真实而如如,迥异蕴处界我之无常、苦、无我,故称为真我。但此真我本质上仍然是无我性的,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心离见闻觉知而不自知有我,亦无蕴处界等我之我性,故为无我性之真我。32《大正藏》册2,页720,上28-中14。33释圣严著,《探索识界》,法鼓文化(台北),2001,页23。34同上注。35释圣严说「含藏着一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 三摩地

2018-07-23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三摩地

2018-07-23

那众生为什么会被系缚在三界的牢狱中呢?这都是因为众生有贪瞋痴三毒,所以就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里轮回而无法出离。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女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 三摩地

2018-07-23

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来看看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五蕴都是怎样和合运作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烦恼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什么是苦?轮回的本因又是什么?这样的观察不分环境、不分时间,久久观察自然会升起功德受用,自然会升起智慧,了解到原来书本上写的那些知见实际是怎么回事,体察到所谓的我其实是多么的狭隘和渺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业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为禅的道理,乃至菩萨要以断身见、要以断我见、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于四念处,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观察这一个六识心,乃至于特别是观察这一个以前五识相俱的这一个五俱意识的意识心,祂是生灭无常之法。依于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够离开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三摩地

2018-07-23

他拥有的观行是什么呢?有可能他拥有的观行是遇到佛,遇到佛的时候,佛要他起禅思观行,依照小乘法来观,他就感觉到这世间都是无常的,因此向着初果向这样走,可是他一直没有证得初果,每一尊佛都如是;然后遇到没有佛的时候,他也不会出家,就在这个世间,这样过着他的日子,继续轮回生死。所以简而言之,大乘的禅观从来没有在这个人的身上发生过。我们如果说,先不说大乘禅观 三摩地

2018-07-23

只要把意根、法尘、意识都灭了,就不会有六尘的触,所以种种法都会跟着灭尽,不再有自我的存在了,当然就离开生死轮回苦了!所以灭除识阴就是灭除识阴的苦,识阴炽盛之苦就会跟着灭失,这就是识阴之苦灭除的境界。识阴把自我灭除,就是灭除识阴之苦的境界;但是这个道理是很难让众生信受的,且不说一般众生,单说佛门中一心想断除我见而取证初果解脱的大师与学人们,当他们听说 三摩地

2018-07-23

色、识、受等三蕴既然虚妄,由此二蕴、三蕴积聚而成之想蕴当然必定虚妄,是故对于想蕴——了知性或见闻知觉性——不应执着,此想蕴者亦是众生轮回三界生死之根源故,有知有觉即不离苦乐受故,不离苦乐受者即是苦故,无余涅盘中绝无想阴(了知性)可以存在故。若人有智,欲究竟离苦者,当离一切受。欲离一切受者,当离六想身:离见闻知觉性。欲离见闻知觉性者 三摩地

2018-07-23

你要生、要老、要病、要死,难得有一个法你可以真实来作主,一切都在变异,都在这个轮回的洪流之中。所以哪一个是你真实的我?哪一个有一个有自在的我、永恒的我?所以对这十种行呢,你可以了达。透过这样的了达以后,你就会对于苦圣谛下定决心,最后再透过这苦,知道是爱、取、有这三个法所产生的。因为有就会有来世,就会有永远永绝不断的来世,所以就会集;因此你就希望我寂 三摩地

2018-07-23

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达灭尽一切后有的方法,灭尽后有即是灭尽三界苦,也就是实行灭谛、到达灭谛的方法,所以八正道就是苦灭道谛。如是详细思惟而了知四圣谛之间的关联以后,即能确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断三缚结,即使证得初禅,你还是在六道轮回当中。但是呢,证得初禅以后,再加上断三缚结,那么你就可以出离三界生死,因为你永远不必回到人间受胎,也不用堕到三恶道去。因此从这个观点来看,当然要断三缚结啊!再来说,堕入恶道有什么样的坏处呢?恶道中间当然就是苦啊!我们来看畜生,畜生吃完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今天吃完了,明天的食物在哪里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从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 三摩地

2018-07-23

南无阿弥陀佛!先不说三世轮回,且先说今生今世!请问师兄:就色身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不是!就意识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也不是!(这点务必认真观行确认!您的问题正出在这里!参见后注!)那么,为什么半小时之前意识色身你吃饭,现在意识色身你还觉得饱!不是早已经不是同一个色身,早已不是同一个意识了吗?为什么?何妨请您仔细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五阴世间及三界世间皆是生异住灭,成住坏空,念念不停,如梦如幻,暂时现有;唯有证得如来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永无生灭,体性真实,非如虚空之常,亦非如色法之有、之无常,远离二边,不堕常见断见外道论中,永无生死,方能出离生死;上平居士、元音老人、徐恒志居士、一切藏密古今诸师,乃至台湾四大名山诸大法师,皆认取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实心,或者认取觉知心之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