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要知道往来在六道轮回中,其实没有真正的亲人可以依靠,唯有行善布施能让我们生在善处,或往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在人间当象、马,得到人类妥善照顾,又如宠物等被养的畜生,优于其他畜生道有情,这也都是因为布施所得到的果报。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让心清净的人,未来可以得到涅槃解脱的快乐;而布施也是得到解脱涅槃的资 三摩地

2018-07-23

终究不要因为悭贪吝惜,而断送了布施的舍心,必定会在当来之世,值遇贤圣的大善知识,就可以度过生死轮回的根源。这里面开示我们要能够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不要轻易放弃布施的机会;因此菩萨们应当发愿:愿从今身乃至成佛,……所修福业若多若少,愿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虽然菩萨布施的时候,要有抉择的智慧, 三摩地

2018-07-23

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福果;世间老人们观察世间相,看见了这一点,所以说:一枝草,一点露。子孙来人间,并非全无自己的福报而纯从父母获得施舍;父母此世所拥有的福报,有一大部分是子孙分内应有的,特别是父母壮年或老年时才获得的福报。所以将财产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不顾虑自己的安危,而行慈悲济度拔除众生的苦难,本来就是菩萨最大、最上的志愿!」帝释就问:「你到底在崇尚什么,而有这么宏大的志愿、高洁的行为呢?」菩萨回答说:「我希望能够成就佛道,拔引救济众生的苦难,令他们能证得不生不死的涅盘,获得自在解脱之乐,永远不再受轮回生死的苦痛。」帝释听闻菩萨说出圣人的志向所趣之因,恭敬地往后退几步而叩头说:「实际上是没 三摩地

2018-07-23

老和尚沉思少许,说道:"不要以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阳间生命结束后,都要轮回的。轮回的下一去处是什么完全由生前的所作所为决定。刚才看到的情景是你和张傻子的下一世,咳--只因你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净干损人利己的缺德事,如此下去,下世你将无法再转生了,只能落入畜生道,转成一直拉磨的瘦得皮包骨的并被抽打的瞎眼驴!"他仍是不解,又问:"哪为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牺牲自己可以救济众生,正是菩萨最高尚的志向呀!’帝释天问道:你有什么愿望,要实行如此高尚的行动呢?菩萨答道:我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让众生都能得到涅磐之乐,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啊!天帝释听到菩萨的志向,急忙跪在地上叩头说:实在没有广行布施慈济众生反而远离福报,遭受灾祸,堕入太山地狱的事情。您的功德震动了天地。我是害怕被夺去天帝的位置,故意变 三摩地

2018-07-23

或者有一些菩萨,他看到或听到有众生造作恶业,知道他们将会因此免不了生死的轮回,乃至下堕三恶道;他为了要救度这些众生,因此就发起了菩提心。或者有一些菩萨,他深深感受到自心当中,存在着贪、瞋、痴、嫉妒等等的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将来一定难免会去造作恶业而轮转恶道;所以为了想要去除自心烦恼,将它转化清净,以免落到不好的果报当中,所以他就发起了菩提心。或者 三摩地

2018-07-23

虽然这成佛之道非常的遥远,但比起我们无量劫、来无始之后,还要继续的轮回,在未来际还有久远不可说的分段生死要偿受,还有非常多的痛苦需要历经,这样来看我们发佛菩提道,这样长养自己的内心的菩提芽种,终将会成就佛果这样的果实,所以应当来发菩提心。所以透过这样就可以了解,我们这芽种种下去,这就是无上的福田;因为这个福超过一切世间出世间之福,它是第一福田,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初信位要具有的信心,就是前面所谈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圆满胜妙的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法正理,一步一步的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的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的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的真心佛性的法,这些就是所谓的相信佛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那种人不多啊!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善;执着善业而想要获得善业的果报,执着于欲界天我所的境界,终究不免五趣轮回,所以不是真实的善业。学佛人既然发觉到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善业,所以他想要造作真实的善业,就发起菩提心了!可是真实的善业是什么呢?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还不够真实,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所以真实的善业就是大乘法。为了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的众生是由于看见众生造作恶业,有时也听说有众生造作恶业,由于亲眼看见和闻见的缘故,就知道众生因此不免生死的轮回,乃至下堕三恶道,所以他因为要救度这些众生,就发起菩提心。也有众生从自身的观察,深刻了解到自己有贪欲、瞋恚、愚痴、也有悭和嫉等不好的心所有法,难免将会成就恶业、轮转恶道,所以为了制止自己落在不好的果报中,因此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凡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你叫他说,像阿罗汉那样死掉,进入无余涅槃,问他好不好?他一定说:不好!他不想取证无余涅槃的,可以免掉生死轮回欸!你怎么不要?我才不要呢,轮回好快乐,为什么我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觉得有命是很好的,他的有命很好与菩萨的有命很好大大不同。菩萨的有命很好,是因为有命就可以修学佛菩提,一步一步迈向佛道,一步一步迈向佛的境界,同时可以利乐许多有缘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学佛,当然是要作菩萨,菩萨五十二阶位,大部分的人在于初信到这十信位之间,以娑婆世界如此浊恶难当,应当发心让一切众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佛陀的度生誓愿可以方便成就,令一切信位菩萨可以在此无穷止尽的轮回岁月里面得到歇息!而我们又既然有缘接触到佛陀殊胜的大乘法义,就要确立行门阶位,应当以信位为首要,当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受以后,善知识的话就会听进去,这 三摩地

2018-07-23

否则,得到了救济,暂时的脱离物质或精神上的困苦,但终将因福德的不足及欠缺佛法正确知见,而不断的在贫穷与困苦中生死轮回。因此,如法的布施应该要兼行教化的功能,如此才能真正解脱众生苦难。本文并不是要否定众多慈济人的布施福德,而是要提醒慈济人:佛法不只是善法,应该要发正确的菩提心,应该追求正确的解脱与生命的实相。应该发愿去寻得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的众生是由于看见众生造作恶业,有时也听说有众生造作恶业,由于亲眼看见和闻见的缘故,就知道众生因此不免生死的轮回,乃至下堕三恶道,所以他因为要救度这些众生,就发起菩提心。也有众生从自身的观察,深刻了解到自己有贪欲、瞋恚、愚痴、也有悭和嫉等不好的心所有法,难免将会成就恶业、轮转恶道,所以为了制止自己落在不好的果报中,因此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凡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那种人不多啊!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善;执着善业而想要获得善业的果报,执着于欲界天我所的境界,终究不免五趣轮回,所以不是真实的善业。学佛人既然发觉到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善业,所以他想要造作真实的善业,就发起菩提心了!可是真实的善业是什么呢?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还不够真实,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所以真实的善业就是大乘法。为了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气质之类的福德乃是世间法所摄,佛道的修证乃是福慧兼具,若不知、不问、不管,或忘却菩提心的前提与内涵,只是专顾履行善业的结果,至多只能是人天有漏有为的善业果报,是不能出于轮回而有解脱的智慧,更不能知佛菩提道的智慧、功德;只有发了菩提心、持守菩提心,才能使所修的福德聚集在正修行上,进而求得真正的解脱及佛菩提智。佛法之所以珍贵,之所以异于外道,此为其 三摩地

2018-07-23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 三摩地

2018-07-23

这意思就是说,断我见之人,于会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的杂染法上,觉知心会有不随顺此流转之警觉性与决定性;虽常有正知,但亦有失念之时。所以有了解脱的正知正见,还需经由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修学、安忍、接受、转依等过程,最后才能使们依此正知正见安住而行,这正是发起解脱功德正受的过程,进而能断我见、有了解脱智能,即能转依安住于声闻初果的解脱正受。六者、要教导修学者 三摩地

2018-07-23

从这样看来,我们的未来世会生到哪里啊?好,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有三世的轮回,一样还是在三界中浮沈不定;那不管未来世会是苦多乐少、苦少乐多、苦乐参半,一样免不了三苦、八苦乃至无量无边的苦。所以,当然还是要下定决心求出离三界的生死之苦,有了初分的求出离三界生死之苦,才能够会有进一步的亲证佛菩提的这个阶段。第八说:求悟之前过程之中是不是已经发了大愿心而不退却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