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如果说有些人他受了三恶道苦之后,他想要求得解脱;乃至有人生了天之后,他觉得说天也是有限的境界啊,最后不免天寿尽了之后还要轮回啊,所以当他也想要解脱,那这个天魔就不允许了。他会怎么样?叫他去做这个慈善事业、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可是这个利益众生的事情只能限于人天的善业----只能去做医疗的帮助人、或是捐钱的方式帮助人、或是解决他生活上的困苦......可是你要跟 | admin 2020-02-18 |
![]() |
其实他是六道轮回的众生,他是天跟鬼,那为什么我们叫神?因为我们人觉得他很殊胜,所以就称他为天神跟鬼神,其实他是六道轮回的众生。那么,天神和鬼神在法界当中是属于哪个阶位?法界总共有十种: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傍生、鬼道、地狱,也就是说法界总共有这十种。那前面四种,佛、菩萨、声闻、缘觉,是学佛人得到果证,而归到这四个阶位里面;那其他呢,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与这一则广钦老和尚的开示一起集录的,还有他与这位弟子间的数个小故事(我有一卷完整的录音带),在其中一则故事中,老和尚明白告诉弟子:即便是贪恋一支草,也要再入轮回。叫弟子连一支草都不要贪恋的菩萨,怎会说出有掌握当下这一刻(生命)的美好含意的话呢?更何况,上文其实根本与佛教的义理背道而驰,禅师教人活在当下、照顾脚下,完全不是一般人随口说出掌握当下这 | admin 2020-02-18 |
![]() |
然后又各自在自己的内相分中去执着、去运作,在里面产生了喜、怒、哀、乐,各自的内相分已经是虚妄了,再从虚妄上面继续去虚妄地运作,所以最后就叫作自己玩自己,自己去玩自己所产生的内相分,这就是众生轮回三界而没有办法出离的实际相貌啊!因此,还记得弥勒菩萨所说的吗?共显现之外所取,彼实同于能取识。这一句话有更深的含义,不只是众生的内相分各有差异而不实在,外相分的本身也是 | admin 2020-02-18 |
![]() |
一般人的悲心,他是看到人家有苦,他只是帮他能够暂时止息,短暂的暂时止息他的痛苦而已,最多也只能帮助他这一辈子不要再继续有苦;但是菩萨不一样,菩萨他的悲,他是想要让众生不要在六道轮回中一直在作生死轮回的这样的苦。也就是说,菩萨去观察众生有各种苦,其实总共有一百一十种苦,菩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也要灭这一百一十种苦,所以他会去作观行;当他在观行当中,同时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我在三界中为什么会投出了这样的一个形像呢?我为什么会堕到地狱里面去呢?我为什么会生到天界呢?我为什么会在六道轮回里面呢?所以你就依于这样的了解,去改变如来藏的种子;但是你要改变如来藏的种子,你就是必须去了解“我这些种子,到底我怎么样能够让它投出来呢如我所愿?”这样子你才说你有种子的智慧。但是只有种子的智慧还不够,我们了解了这些种子的 | admin 2020-02-18 |
![]() |
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所以名为世间;合此欲界、色界、无色界,总名为世间。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称为世间,这个世间含摄了四圣六凡等十个法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 | admin 2020-02-18 |
![]() |
再者上帝以泥土创造人类以后,再分灵于人类,然后再加以试验、考验,本质正是在考验自己;也就是说上帝的灵,既然可以分灵于人类,表示说人类的灵,是依着上帝所创造的,为什么还会有原罪呢?有了原罪以后,上帝再来加以试验、考验,这个不是等于就是在考验上帝本身自己的灵的一个清净心吗?所以能造与所造,都是上帝的缘故,如何考验呢?这样子考验又有什么意义呢?莫非闲着无 | admin 2020-02-18 |
![]() |
把我们牢牢的绑在哪里呢?不仅把我们牢牢的绑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更牢牢的把我们的前世今生,都整个牢牢的绑在轮回里面。所以在佛教谈的解脱,一方面它是针对解脱真正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谈的解脱,不仅是现在对于事情能够找到安慰、能够找到纾解而已,并且它是更进一步要打开这些缚结,并且不是现在世打开而已,还是希望我们连未来世的缚结,也都全部打开。这个意境, | admin 2020-02-18 |
![]() |
在三界中的有情也包含了天龙八部等六道轮回之众生。金庸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中有一部叫作《天龙八部》,这个名词虽然是出自于佛经,但读者千万别误以为他的内容就是经典说的天龙八部,那可是完全不相干的。欲界天中除了天人之外,尚有天、龙、夜叉、乾闼婆(乐神)、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睺罗伽(大蟒神),因此将这八种摄属人非人的众生就合称天龙八部 | admin 2020-02-18 |
![]() |
佛教说的三界流转、六道轮回,其中所说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而六道就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个世间并不是各种一神教所主张的,说是由某个造物主创造的。其实是由每个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创造的,因此佛教说世间是众生共业形成的,是大家的如来藏共同创造出来的。譬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说: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 | admin 2020-02-18 |
![]() |
世间法上所说的善业,都不是真实的善业,只是表相的善业;那什么才是作了以后,永远都不会消失掉的真实善业、善事呢?从事相上来说:当然就是能让众生真正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善业,才是真正的善业。因为像在人间募化许多钱财,来救济众生的贫病,这是世间的善事,并不究竟,不是真实的善事;因为这种事情会使行善的人,生到欲界天去享福,但是享福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生 | admin 2020-02-18 |
![]() |
佛教中说到:有情众生流转轮回于三界。所以,所谓的宇宙就是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的众生重欲,以欲而养性命。例如说欲界的众生,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等,所以叫作欲界。欲界里面包括了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譬如在人间之上,有着四大天王与忉利天,护持着人间的众生;忉利天主叫作释提桓因,也就是民间说的玉皇上帝;忉利天主他的四个方向 | admin 2020-02-18 |
”(《瑜伽师地论》卷83)是指能够辗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也就是六趣—中轮回,而受众多生死无有止息的,就是众生。佛法中又称众生为有情,是说他拥有情性、情爱;如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说:“何等有情生?即有情世间。谓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趣中。”(《大乘阿毘达 | admin 2020-02-06 |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 | admin 2019-11-22 |
![]() |
善男子!如是一切有情之执取作意犹如家宅,其下有如来藏,亦即佛法—力、无畏、不共法—大伏藏,然彼诸有情耽著色声香味触故,流转于痛苦之生死轮回中。彼等不闻彼大法藏,故无所获,亦不勤于修炼之。 复次,善男子!如来出世,于菩萨众中正开示此大法藏。菩萨胜解大法藏而开掘之,是故世间称彼等为『如来、应供、正圆满佛』。彼等成为如大伏藏故,对有情 | 三摩地 2019-11-22 |
![]() |
雾峰无雾(第二辑)——救护佛子向正道 【作者】游宗明老师【出版日期】2019年10月【书号】978-986-98038-2-3【开本】329页【定价】250台币/辑 【目录】 自序序○一 一略论释印顺“生灭即是寂灭”1 二略谈释印顺之“一切法空”与“一切法空性”17 三略论释印顺说“三法印”就是“一切法空 | admin 2019-09-06 |
![]() |
悟了就应该要留下来,因为如来藏从来没有想要入涅槃或轮回,就只是无私无我而自在地运作,菩萨就如是利乐有情;所以菩萨悟后得要无私无我而好好利乐众生,让正法久住广利人天,这才是证悟的菩萨行者应当干的事,才是真正的转依成功;怎么可以当自了汉而想要全依真如的寂灭,死了就入涅槃去? 这就是说,当这个人依于真如的境界而住,也就是依于《佛藏经》讲的这个“ | admin 2019-09-02 |
![]() |
善男子!如是一切有情之执取作意犹如家宅,其下有如来藏,亦即佛法—力、无畏、不共法—大伏藏,然彼诸有情耽著色声香味触故,流转于痛苦之生死轮回中。彼等不闻彼大法藏,故无所获,亦不勤于修炼之。 复次,善男子!如来出世,于菩萨众中正开示此大法藏。菩萨胜解大法藏而开掘之,是故世间称彼等为“如来、应供、正圆满佛”。彼等成为如大伏藏 | admin 2019-09-02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 | admin 2019-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