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整个佛菩提道中最重要的就是唯一佛乘的中心宗旨,也就是要证悟真如如来藏,然后转依真如清净的体性,一一亲证真如如来藏的总相智、别相智;由真见道转入相见道,然后圆满一切种智,也就是亲证、转依如来藏的一切种子;这就是成佛之道,就是唯一佛乘之道。可以说,就是完全在如来藏的体性上面用功。然而在我们还没有证悟如来藏之前,要怎么样去寻找能够让我们证悟如来藏的法门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些菩萨们只要试着观察:除去十八界法的自己以后,只有如来藏异熟识独存时,是何等的境界,就可以转依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的清净自性;而现前观察思惟之后,就能够确实了知无余涅槃中无境界之境界相了。这些菩萨摩诃萨们,在未入无余涅槃、未断尽十八界之前,就已经如实了知无余涅槃之无境界的境界,因此他们才是真实亲证无余涅槃的人。反观二乘声闻、缘觉圣者,虽然舍寿以后能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的体性是无所住,当你证得如来藏以后,你的觉知心才能转依如来藏,因为觉知心是如来藏的一部分;当你转依以后,你就可以说我觉知心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样的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菩萨第一步要做什么?学大乘法当然要证如来藏;所以佛在这里第一步就是要让你去证如来藏,你的福德才可以不可思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佛又怎么开示呢:【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有人能够证得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智慧,就能远离能取与所取的境界,而转依如来藏自体所显示出来的真如法性;转依之后,如来藏的清净自性就好像明镜一样的显示出来,这就是心的境界。然而由于无始劫以来的虚妄熏习,使众生因此而产生轮转生死、无法止息的现象;如果有人能够如实的加以详细的观察,就可以证实任何事情其实都是虚妄不实的,因此一切也就都没事了。这就好像愚痴的 三摩地

2018-07-21

由以上所说正理我们就知道,《楞严经》说“十八界虽然无常败坏,但是转依如来藏之后,则又说十八界不灭不坏”,的确是佛法真实之道理啊!别教菩萨如是现前观察,因此能证得初地无生法忍,生起初分道种智。所以说,一切证悟之菩萨皆应修学一切种智,因为能证初地法无我故。以此现观就渐渐能够了知七真如,能如是现观者就能独力荷担如来家业,名为生如来家,成真佛子。 admin

2018-07-21

是人不知:菩萨证悟如来藏,不是在于了知、探知、猜得、寻得、觅得、思得如来藏是什么,如来藏在哪里;而在于能否决定转依如来藏,现前领受其本来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真实性、如如性等无量无边无漏之功德体性。若未具足证悟时应有之种种次法,我见未断,能取所取未空、未印定不疑,纵使了知如来藏的所在,仍然无法如同已转依之菩萨发起清凉解脱正受,智能正受,具有三 三摩地

2018-07-21

无漏习气(证悟如来藏,无间转依如来藏心体之体性真如-无漏无为法)非剎那。非凡愚所觉。计着剎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断见坏无为法。No.671入楞伽经(卷7)T16,p0556c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外道以意识觉知心种种变相境界为真心,或妄想有 三摩地

2018-07-21

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恼。当您证悟明心时,了知意识心是虚妄的,不再认意识心为我,我见的烦恼就断了。在证悟明心之前,并不需要先把我所的烦恼完全断除,就可能证悟菩提,这就是维摩诘大士所说的意思。证悟之后,我见断了,才开始修除我执与我所执着的烦恼,一步步向上地菩萨位前进,永不入无余涅盘,这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如果只是 三摩地

2018-07-21

学人开悟时,其意识心找到如来藏便能生出有关法界实相的智慧,末那识亦能现量了知如来藏才是真实心,由此妄心于悟后转依如来藏的清净性,能日渐消除自身的染污性。(三)悟后修习禅定悟后修学禅定是正修行。悟后起修,欲达初地,需发起初禅。若悟后探究定学,不需读很多典籍,只需阅读智者大师所著《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即可。这一世悟了,来世若无宿命通,因为隔阴之迷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位应当建立这个观念,应当如是学、如是修、如是证,这样一来,生死就与你无关了!就不必了生死了嘛!悟后转依如来藏了,意识知道自己这一世死了就永远断了,最多不过去到中阴身,在中阴身阶段投胎后就永远断灭了,已经自己认命了,那时愿意先把自己杀了,认命了就没有痛苦。人在死亡的阶段会有痛苦,就是因为恐惧:未来不知道怎么样。不知道意识自己还能不能存在,也不知道意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有时又说一切法即如来藏,这是从转依后来说的:把一切虚妄法转依如来藏之后,一切法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一切法。也就是说,一切法其实都不离如来藏,其实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中的法,本来就应该附属于如来藏;所以从如来藏来说一切法时,把一切法汇归如来藏,因此有时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法与如来藏的关系得要先界定好,不然读经时会越读越迷糊。因为一切法汇归 三摩地

2018-07-21

有几位明心的菩萨提到悟后转依如来藏空、无相、无愿的寂灭清净性后,会有无法发起菩萨慈悲的疑惑。末学惟恐部分有这种疑问的菩萨长时无法释怀,以致影响佛道修学,故不揣孤陋,谨以个人一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菩萨明心后既然找到如来藏而有所转依,理应转依如来藏心体的全部。所谓如来藏心体的全部,不是只有祂空、无相、无愿的寂灭清净性,更重要的是祂鉴机照用的无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在《明心与初地》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地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菩萨,「性」乃是重点,也就是得要发起「菩萨性」,你的身口意「行」得 三摩地

2018-07-21

前言在同修会中,大家都知道龙树菩萨早年示现外道之身,后来转依如来藏法,进修至初地菩萨位阶。但是在中国、日本及的大藏经中,署名为龙树(梵Nagajuri)的著作份量相当多,无论于汉族或藏族的文献里,仍保存甚多有关龙树菩萨行化生涯的记录,但若要分辨其间何者为史实,何者为出于后人的想象或故意附会,却极其困难,此乃因为创造印度古典文明的印度民族较不重视历史纪录的缘 三摩地

2018-07-21

佛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是要让每一个众生都证得如来藏、转依如来藏;一旦转依如来藏的时候,如来藏是不会发菩提心的;当众生悟得如来藏而成为发起胜义菩提心的菩萨时,依如来藏而言,又哪有众生可以发菩提心呢?从凡夫菩萨的立场而言,他们发四宏誓愿时,他们的五阴是虚妄的,不是真发菩提心;再从他们的如来藏境界来看,当众生发四宏誓愿时,他们的如来藏也不会发起菩提心,所 三摩地

2018-07-21

由于了知五阴有为法自性空之无我性与如来藏之无我性,如实知如来藏于三界现行时所显现之真如法性,如实知如来藏于三界六道中出生五阴而轮回受异熟果报时所显现之平等性,如实知如来藏本来就在、非是因缘所生法之离生性,因此而使意识觉知心转依如来藏清净自性而不执著一切法,乃至亦不执著如来藏自身之功能性与清净自性,因此转依之故,能去除末那识之恒执如来藏为自内我之我执 admin

2018-07-21

那另外呢,在证得法界实相心明心以后就是七住不退----“位不退”的位阶,然后继续在悟后修习,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体性,那来慢慢修习到十住位能够眼见佛性,证得“世界身心如幻观”。这一个就是“十住位的习种性”的“十发趣”所要修证的大概的简单的内涵。那接下去,十住位圆满了以后,我们就要进入到“十行位 admin

2018-07-21

那另外呢,在证得法界实相心明心以后就是七住不退——位不退的位阶,然后继续在悟后修习,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这个体性,那慢慢修习到十住位能够眼见佛性,证得世界身心如幻观。这一个就是十住位的习种性的十发趣所要修证的大概的简单的内涵。那接下去,十住位了以后,我们就要进入到十行位的性种性的菩萨。性种性的菩萨,为什么叫性种性呢?因为他在十住 三摩地

2018-07-21

镇日里,依然细细体究真妄如何和合?并奇怪自己为什么陡然间变得如此爱落泪?禅三这几天里掉下的泪,恐怕比去年一整年还要多上许多!我是在可悲自己的认妄为真么?把那个日日会断灭的“离念灵知我”当做“真我”!处处去攀缘、去追寻,和不断的在做自我想像和自我认同;殊不知这个无我性、无常性的“我”,让我流浪生死了多少劫;而那个真正的常 三摩地

2018-07-20

平实导师曾开示:“悟后要能转依如来藏(的无私无我性),如此才是真悟。如果不能转依,知道答案了,也仍然不是证悟。”我定会时时记得这句话,身体力行,也要比破参前更努力精进,跟著老师一步步的学习,愿能早日具足能力,协助弘传了义,帮助有缘众生同证菩提,以报答佛恩师恩。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学生施瑞雯顶礼公元二○○四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8   9   下一页»   共165条/9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