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不是他们慈悲心不够而不愿让人种福田,是因为众生大多会误以为他们有所着,就会诽谤而坏了正法的弘传。大乘经中的圣位菩萨,具载于各部经典的起首处,为数众多;那些菩萨们大多是天界或者他方世界来的大菩萨众,都是头戴天冠、身着天衣、胸佩璎珞的天界大菩萨众,很少有出家菩萨。在人间,当然也有这种大菩萨,但一般都不会示现出家相,大家只需从四十、六十、八十华严的善 三摩地

2018-07-22

顶礼证明皈依胜义菩萨僧上平下实菩萨《三拜》《长跪合掌念诵》「祈请大德:慈念○○○(自呼己名),为作三皈依证明师;我依大德故,得受三皈,成三宝,由大德慈愍故!」《顶礼一拜》请圣证明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慈光摄照,哀愍下情,满 三摩地

2018-07-22

说穿了,藏密的一切,是由假冒佛菩萨的夜叉、罗剎、山精鬼魅,以及假冒佛门僧宝的淫以及无知的信众,披着佛教的外衣冒充佛教来破坏佛教的。《菩萨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圣教已清楚的说,佛连自在天等都不可皈依,更何况藏密们皈依的都是低等鬼神化现 三摩地

2018-07-22

而这个“集”就是说,为什么这个苦会集起呢?它所说的道理就在这里,那为什么会有集起呢?这是因为爱。可是为什么爱,会导致我们轮回生死呢?所以苦集的道理的背后,事实上就是因为有一个如来藏,祂在含藏我们所有爱的业种。因为我们爱,所以就继续轮回生死,继续帮我们出生五阴十八界,让我们在三界六道里面起起伏伏,然后承受无量的痛苦,这就是苦集。&ldq 三摩地

2018-07-22

大乘法则不然,譬如华严五十三参之初地至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非为不能舍离欲、名闻、眷属、财富,实乃因为一切种智妙法之亲证者,皆须在此中修学实证故,若离世俗烦恼则不能发起一切种智之亲证因缘故,则无一切种智妙法可证故;亦为求断习气种子,以在家相为之,多有逆增上缘,故易于地地修除烦恼障中之习气种子。初地以上在家菩萨云何亦得名之为僧?此因初地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大乘的菩萨当他实证了第八识的所在的时候,事实上他就是了解了:这个第八识祂永远离开见闻觉知,祂永远是清净,祂永远不著于世间三界里面的一切的法,所以祂永远是清净;而且祂这个如来藏永远不会伤害众生,祂从来没有那种功能性可以伤害众生,祂没有,祂对于众生永远是呵护,永远提供众生之所需,这就是这个如来藏祂本身的功能性所显发的。所以说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自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学术界喜欢着墨批评大乘佛法,实在是不知如何置评;以众生心性染五欲,不受诸圣教诲,于五蕴中起诸我见,更生我所见解,如是生诸我执,我慢不离;即使善知识在前,亦是无法生受。所以世间有情毁辱圣教,事常等闲,无可更道;然诸出家众剃染求道,舍诸家亲,孑然行止,孜孜勤苦,誓志宏扬圣教,宁可万年孤灯,要受如来圣典,亲蒙旨意,不敢大言以为世间法;若不得旨趣,心 三摩地

2018-07-22

」「诸位比丘们!因为『色』有的缘故,『色』的事便生起,『色』便系着,『色』便见缚而产生『我见、我所见』,令众生为这无明所覆盖,爱染着加以系缚,如此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休。受、想、行、识,也是如此系缚众生而令不得解脱。」「诸位比丘们!『色』是『常』呢?还是『非常』呢?」答说:「『无常』,世尊!」释尊又问:「如果是『无常』的话,那是『苦』吗 三摩地

2018-07-22

信因,譬如相信一切法必有其因,不论任何法,只要造了就必定成因而有后果,乃至心中起了善念恶念,未来也有果,所以现在所起的念就是因,虽然只有意动了,身口没有动,但是意造了业,就无法把善法欲增长,未来无法使恶心念的记持种子消灭,心就无法清净了!这就是在自己身上得果,不关别人的事。因为会在道业、种子上得善恶心行的果报,所以念动了就是因。动了念都可能是因, 三摩地

2018-07-22

欲网之所缠缚。况能为我作归依处。又诸天等常被甲胄斗战之具。心怀怖畏彼阿苏罗。而况于人及余诸趣。以是观察三界六道。无有堪能拔济我者。以是应当归依佛法僧。除佛法僧更无有能救护我者。一切有情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乐者。应当归依佛法僧宝。以是因缘令诸有情归佛法僧。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佛法僧宝。云何归依。佛告慈氏言。佛宝者则有二 三摩地

2018-07-22

不是像众生图未来世的果报。我们是要用供佛的功德让我们未来世行菩萨道的资粮足够。如果教导众生供佛这样的功德更大,如果自己也供佛然后也教导众生供佛,这样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而弥勒菩萨又说真正对如来的供养,就是行菩萨道,依教奉行修学一切波罗蜜...等。所以我们行菩萨道努力修行也是真正的供养,上说胜过财敬供养百千倍以上。弥勒菩萨在上还提到,如果有人没有资财来 三摩地

2018-07-22

歷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在佛陀时代的时候,他还是一名童子在沙中嬉戏,他看到佛陀来了,起恭敬心拿沙去供佛,后世成为转轮圣王,可知供佛功德很大,但我们应该迴向早日成就佛道,不要求世间有漏果报。《杂阿含经》卷23:「世尊顺邑而行。时。彼有两童子。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戏。一名闍耶。二名毘闍耶。遥见世尊来。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其体。时。闍耶童子心念言。我当 三摩地

2018-07-22

语者说恚痴。义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脱。语者脱障碍法。义者得无碍解脱。语者称说三宝无量功德。义者三宝功德离欲法性同无为相。语者说从发心至坐道场。修集庄严德。义者以一念慧觉一切法。舍利弗。举要言之。能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为语。知诸文字不可宣说是名为义。大般涅槃經卷第六[0401c19]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 三摩地

2018-07-22

歷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在佛陀时代的时候,他还是一名童子在沙中嬉戏,他看到佛陀来了,起恭敬心拿沙去供佛,后世成为转轮圣王,可知供佛功德很大,但我们应该迴向早日成就佛道,不要求世间有漏果报。《杂阿含经》卷23:「世尊顺邑而行。时。彼有两童子。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戏。一名闍耶。二名毘闍耶。遥见世尊来。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其体。时。闍耶童子心念言。我当 三摩地

2018-07-22

受三归五戒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提到:有智慧的人实行布施,不是为了报恩,不是因为人家对我有恩在先,所以我要布施回去;不是为了要要求某件事,所以用布施的手段来完成这一件事;不是为了护惜悭之人,希望悭者能够守住财物不要漏失,所以才去布施;不是为了自己未来能够生于天上,或者是能够留在人间享受胜妙的五欲之乐;不是为了要求自己的好名声,要让名声流布在外;不是因为害怕落入三恶道的苦, 三摩地

2018-07-22

故节约不,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维,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 三摩地

2018-07-22

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你命由你造,命运少有定数,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转变的,那么你现在完全可以振作起来,重新扭转自己命运的走势,将恶运转为好运,有何不可呢!所以从现在起,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尽量播种下善的心念,让不善的心念在发生的当下就将它掐灭,绝不让其蔓延泛滥;善待每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做好每一件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83毕定品〉中说到菩萨是这样教化悭吝啬之众生的:为悭者如是说法:诸众生!当行布施,贫穷是苦恼法,贫穷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以是故,汝等当勤布施,自身得乐,亦能令他得乐。莫以贫穷故,共相食噉,不得离三恶道。佛陀常常为悭吝啬不肯布施的人说:各位众生!您们应当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 三摩地

2018-07-22

那到底为什么是我们总有这么多烦恼呢?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一个是饮食欲,就是众生对于各种美味的饮食大多会产生爱;第二个是睡眠欲,众生会因为耽于睡眠,所以心中多有昏暗,没有办法勤修于道业;第三个是淫欲,一切男女都会互相追求,产生染的心,行各种的欲事。所以佛陀在为众生开示的时候,都会依着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这个人能够信受了、心地柔软了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