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世人为了口欲来到餐厅,亲自点了活的鱼虾等傍生有情,请餐厅的人宰杀煮来吃;或者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邀请了许多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生,所以杀了很多有情,诸如等等,这都是杀生的行为,也就是结束其他有情的生命,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其他有情痛苦身上,实不可取。又,傍生与人类一样都各有其五阴身,只因为这个五阴身业报不同,导致傍生与人类的五阴身有所不同。傍生之 三摩地

2018-07-22

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邪见,我们千万不要理解偏了,把这句话当成杀生吃肉满足口腹之欲的借口!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yú]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 三摩地

2018-07-22

而因为对、对因果的无明,因为爱和,众生长劫以来所熏习造就的嗔痴的习气种子和执着这个世世不同的五蕴假我的无明种子成为每一个有情不断轮回六道的动力。自由如果没有佛法的引领,就会随着习性而行,善的习性势力造就善业善果;恶的习性势力造就恶业恶果,所以世间有一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性格其实不会是一生成就的,而往往是过去多生多世所形成的一种习惯习性。你看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呢?因为着佛法的功德。以为将佛经还有咒语印在纸上烧给祖先、亡灵,藉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得到冥福了;这个基本上也是我们前一集、前几集里面讲到的灵魂见的延伸,他认为这个亡灵到天上去的时候,你烧这个纸给他,他就能够得到了。这个基本上来自什么东西呢?来自于你自己的我见,还有来自于你误认于他能够以灵魂的身体升到天上去,这个也是我见。所以这个是因为我见,我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为什么单单只有生在饿鬼道才能得到追福,而在其他道都得不到呢?对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这是因为他在生前就有爱以及悭吝心,他希望把所有的 三摩地

2018-07-22

】就是着财物及名闻的利养,却又不去反省,其实是因为自己不修福、不修慧,才不能获得别人的恭敬与布施,反而见到他人得到利养,就生起了嫉妒心。第四种曲心之相是:【诃骂菩萨,广其恶名。】就是不仅嫉妒有大福德、大智慧,受到一般人恭敬而得到广大名闻利养的菩萨,进而因为自己不能实证甚深微妙的大乘菩萨藏胜妙法,而对于信受乃至亲证的菩萨加以诃责辱骂,甚至无根毁谤,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法里面这个饮食到底是代表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有情为什么会在这个世间轮回生死?而轮回生死就是因为我们对于世间有种种的着。而且着的内容除了我们对饮食的着之外,事实上我们还有种种心理上的着。譬如说,我们吃了好吃的食物,这个食物对我们来说,不是食物本身这个物质的受用而已,事实上我们还有受用种种心理上面的饮食。所以,饮食就佛法来说,我们有所谓 三摩地

2018-07-22

在经中,佛曾经为大众开示:宁愿对众生起,也不要对众生起瞋。因为菩萨起能护念众生,与众生结下好的缘,未来众生看见你会喜欢的接受你的教化;如果菩萨起瞋,众生会远离你,未来一见面就会讨厌你、拒绝你,又怎么可能接受菩萨教化呢?正如经中开示:【优波离言:世尊!犯有三种,一者、二者瞋、三者痴。菩萨所犯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佛言:优波离!若诸菩萨犯如恒河沙等 三摩地

2018-07-22

只要你不学到财好色的一些的行为,或是说根据意识心去想我这个心是永恒的,这样错误的世间的永恒的常见,而转依到真正永恒。什么样真永恒呢?就是出三界又能现起三界的这个如来藏心直到祂究竟,没有诽谤大乘法,从这样心去归依三宝然后受五戒,这样就可以未来有广大的福德。所以不要一时看到谁他好象是好人,可是现在受了恶报,他有没有过去的因呢?同样的,今天虽然许多人他 三摩地

2018-07-22

3.前世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前生轻视正法,今生身材短小。8.今生凶狠不认错,前世是羊。9.今生红眼睛,前世吝惜火光明。10.今生眼小如麻雀,前世缝鹰鸟眼。11.今生哑吧,前世毁谤正法。12.今生耳聋,前世不喜欢听正法。13.今生缺齿,前世爱啃骨肉。14.今生鼻塞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这个世界叫作娑婆呢?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里面说到:相庄严星宿积王菩萨言:彼娑诃世界诸有情等,毁骂捶打皆能忍受耶?佛言:‘善男子!彼佛世界诸有情等,少能成办如斯功德,而多随顺恚愚痴怨恨缠缚。’彼菩萨言:‘若如是者,彼之世界不应名娑诃也。’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心性多悭、嫉妒、邪见、欺诳、广造众恶,则为你制造鬼道有情的五蕴身;如果心性极端恶劣,犯了五逆重罪,毁谤如来藏了义,造极重恶不善业,就让你受广大的地狱果报身。如果广行十善业道利乐有情者,就让你生到欲界天,享有欲界天之天身,受用欲界天胜妙之天福;修行禅定清净梵行者,就为您制造广大殊胜的色界中性天身;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成之佛身,也同样都是这个工画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业报差别经》言: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险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 三摩地

2018-07-22

烦恼浊的爱是什么呢?是着妄心的功能差别,可是这个妄心的功能差别却是包括如来藏的功德,总是把如来藏的功德据为己有而说:这是我觉知心的功能!误认为妄心自己有着如来藏的功能。当然,还没有明心的人,这句话是听不懂的,已明心的人一听就知道我在讲什么!但是我不可以明讲。众生总是把妄心自己的功能牢牢的抓住,并且把如来藏的功能也据为己有,认为这也是觉知心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食者以多食故,身转粗重,渐渐乃至不能飞行,身光渐渐暗昧,终至成为欲界粗重色身。此诸天人初间身时,犹如色界天人,保证是中性身,不分男女;以福报尽故,地蜜渐渐消失不现,复生地肥;虽不如地蜜,仍极可口。复经多时,地肥亦尽,于是地上自然而生粳米,遂改食粳米,身体倍复坚韧粗重。其后自然粳米亦尽,转生古人所食糙米。须食之人自行割取,聪明之人为免麻烦,一次割三 三摩地

2018-07-22

只要你不学到财好色的一些的行为,或是说根据意识心去想说我这个心是永恒的,这样错误的世间的永恒的常见,而转依到真正永恒。什么样真永恒呢?就是出三界又能现起三界的这个如来藏心直到祂究竟,这样你没有诽谤大乘法,从这样心去归依三宝然后受五戒,这样就可以未来有广大的福德。所以不要被一时看到谁好象是好人,可是我们知道他现在受了恶报,他没有过去的因呢?同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的僧人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与意义,舍弃了世间的五欲享受而出家,僧人出家亦不求独善其身,而是要学有所成后救度一切众生;佛弟子不求征服天下,只求征服自己的瞋痴,……故信佛学佛是大丈夫行,非王侯将相所能为,怎么能说佛教是迷信,是消极厌世?有人说“如果世人都出家了,人类岂不是要灭绝?”须知信佛学佛以在家居士为多,并非皆要出家,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若心存得,推翻与前买主的约定,舍贱卖贵,高价出售给新买主,这在一般有信誉之商人,亦不愿为,受戒了的佛自更不宜为。[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这是受了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向他人买物的行为。如在买物时,见卖主以不实的行为量物,斗不平,秤杆低垂,显见其居心欺诈受戒了的优婆塞、优婆夷。此时,受戒已的优婆塞、优婆夷见状,应当立即指明,告知卖主 三摩地

2018-07-22

八者以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瞋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尟少。以是十业。得外恶报。我们再仔细的回想一下,现在互联网、电视、社会上的各种情景,确实也证明了这个世界的在不断加重,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注重外在的环保,更需要加强心灵的环保,让我们一起努力!(原标题:佛教中佛经对雾霾的因果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