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我们曾经当过人,也曾经在地狱中,有时候贵为天人,有时候在世间上当了一个饿鬼,或是当一只畜生;乃至好一点去当阿修罗,可是带着嗔恚带着嗔痴,一样在三界中流转。所以我们难免会得罪许许多多的众生,难免会跟众生结仇,这些仇恨有时候是血海深仇,甚至让对方的眷属受到无辜的牵连;这种情况下都让我们没有办法脱离目前的业报,因为以前造过这样的因,所以你这一生,虽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着就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所以想 三摩地

2018-07-23

佛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83毕定品〉中说到菩萨是这样教化悭吝啬之众生的:为悭者如是说法:诸众生!当行布施,贫穷是苦恼法,贫穷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以是故,汝等当勤布施,自身得乐,亦能令他得乐。莫以贫穷故,共相食噉,不得离三恶道。佛陀常常为悭吝啬不肯布施的人说:各位众生!您们应当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的正命是求财以道,不苟得,不诈于人,就是要以正当的方法来求取财物,不求不该得的钱财,不欺诈于人;出世间的正命则是以离邪业,舍世占候,不犯道禁,远离占卜命相以及观天候来为人断吉凶的种种的邪业,不可违犯佛陀教示法道中所制定的这些的禁戒。另外,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弥勒菩萨也有开示。弥勒菩萨开示说:如法追求衣服饮食乃至什物,远离一切起邪命法,是名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鬼神魔一定是要远离,必须要远离自己求有境界法的这个希求,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原标题:天魔和鬼神魔的区别)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这么讲:【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妙法莲华 三摩地

2018-07-23

经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就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就是要不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三乘佛法中的小乘声闻解脱道,是以身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还有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及法念处(观法无我)的四念处法为行门,依苦集灭道的四圣谛而作观行,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是虚妄不实,可以因而得以断我见、断三缚结;进一步又依八正道而行,修断我执思惑等三界惑及我所的爱,因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其中,八正道是八项远离偏邪,质直而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相信生命的根本是心的人,绝大多数却又执着自己能够了别的意识心,或者处处作主的意根,说祂就是所谓的真实心,甚至执着有不可知的意识细心或者极细心,说是生命的根本;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有无始无明,所以一直和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俱生我执相应,加上、嗔、痴、慢、疑、恶见等等根本烦恼,以及其他许多的随烦恼。所以,一切众生最不能够忍受的 三摩地

2018-07-23

同样佛法也是,要了解佛法的根本是什么,它才能从我们的心性上有一个依靠,也就是説有根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为才会依据,这样才会对治,比如説对治我们嗔的烦恼,才有根本。再不然我们其实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一个根。中国网:没错。张公僕:所以我们这个基金会、同修会,这么多年来了,平实老师为什么大量地写书,就是让大家要从根基上来着手。中国网:那我想对于我们普度众 三摩地

2018-07-23

这十种善业其实就是五戒的延伸以及扩充,而最重要的差别,是增加了意业上的不、不嗔、不痴。也就是说,五戒只要注意到表相上不犯戒,而十善业则要开始注重去除心念上的烦恼,还要转化为清净的正念,积极的去行善、利益众生。比如说不但要不杀生,还要进一步去放生、护生,要由不偷盗转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转为清净梵行;要由不妄语转为说如实语,要由不两舌转为和乐相处清净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的传续与众生慧命的升进,关键在于大善知识的出兴于世、宣说妙法,令大众得以听闻而确立正知见,进而如理作意地思惟、修行;然而,五浊恶世的人间,佛门内充斥着外道与邪见:或断或常,或浅俗化、或学术化、或商业化,既不以实证为本,又落于名利之争、表相崇拜的宗教事业,看似热闹兴盛,却越来越偏离佛教,甚至于沦落世间法上用心、或在学术上虚拟、或自贬根器而只想求生 三摩地

2018-07-23

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嗔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 三摩地

2018-07-23

社会对证严法师的评议,多集中在世间法上有关土地开发、财务状况、善款流向、会员层级等事项………,其内容不外抨击证严得名闻利养,对不起社会的优容与信众的支持。在此,我们要更进一步严正指出:证严身为佛门出家人及庞大宗教团体的领导者,其念与慢心,其实来自对于佛法的无知与自我的膨胀,因此才敢于一意孤行,妄语妄作。这种身在佛门中、心在佛门 三摩地

2018-07-23

想要证得神通的修行人,必须要舍离欲界淫欲的著,才能够发起初禅的定境。如果是以男女双修当中正受淫乐的离念灵知境界作为禅定的正修,这样的修行完全违背了禅定正修行法门,也完全违背了禅定的修证境界;本来就不能超出欲界的范畴,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的禅定,与神通修证的加行完全无关,又怎么可能发起神通呢?纵然加修神通,他的神通境界必定极为低下,这是可以想见。况且, 三摩地

2018-07-23

由欲界六天的境界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越往上界淫欲就越清净,那么到了色界,就完全远离了男女欲的爱了。关于「欲为不净」,世尊在许多经典当中都有开示。例如在《杂宝藏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引发出来,凡是一切邪僻不正的,或者会涉及男女私情的、会增长世间爱的这样的一个话语,都叫作绮语。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它对于绮语有作了十种的分类,它是这样的分类:第一种的绮语情形就是非时语;所谓的非时语,就是这个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间说的,但是我们不会看时机,然后我们去说它;例如说:大家正在很伤心的时候,你却在那边讲笑话,那就是时机不对了。第二种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引发出来,凡是一切邪僻不正的,或者会涉及男女私情的、会增长世间爱的这样的一个话语,都叫作绮语。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它对于绮语有作了十种的分类,它是这样的分类:第一种的绮语情形就是非时语;所谓的非时语,就是这个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间说的,但是我们不会看时机,然后我们去说它;例如说:大家正在很伤心的时候,你却在那边讲笑话,那就是时机不对了。第二种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