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是尽力行已,然后始能无愧于心,然后始能舍寿时坦然面对世尊,岂以生畏死之心而可自居菩萨位?岂以乡愿之行而可自言菩萨行?岂以和稀泥之不直心而可谓为菩萨心?岂以坐视无辜众生被表相大师误导而故作人情者可以将来坦然面圣?无是理也!是知彼诸和稀泥、作人情者,以及要求余停止破邪显正之法师与居士等人,皆非真正之菩萨。今时诸方师悉皆不从法义而作辨正,皆由世俗之法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浅化亦是佛教之一大隐忧,此谓诸方大师悉以粗浅之表相佛法作为真实佛法,每多教示众生:修除嗔,伏除性障,即是佛法正修。初不曾言解脱之道与佛菩提道,绝不教人断除我见与我执之。或如圣严法师之教人放下一切,而不肯放下觉知心自我,唯求觉知心之无念离念境界,以此为禅宗之开悟境界,以此为禅宗佛法之正修行。或者教人放下自我、消融自我,而却教人保持无念之意识觉知 三摩地

2018-07-23

当场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确认乘客有没有买票?那这样地铁不就铁定亏钱嘛?这是我们的习惯想法,总是想要替自以为的小聪明或小便宜寻求应对之道。对于意大利人而言,我们会问这种问题才奇怪。搭车为啥不买票?乘车怎么可以不买票呢?两方想法当下有了差异。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买票搭车?可以,的确可以入站搭车,但是你要确保不会被富有正义感又鸡婆的意大利人发现 三摩地

2018-07-23

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 三摩地

2018-07-23

反之,如果我们诵经归诵经,身口意行还是一往如常,放任嗔痴而不起对治之心,那就变成是不好的示范,除了让自己的功德法财继续漏失之外,对于弘传,实际上也是有亏损的,因为这样可能会使得有些众生轻毁圣教。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无论我们在读诵经典,或者平常修行的时候,就会更加诚心与更加精进地去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 三摩地

2018-07-23

目录【第一篇】悟前第一章前方便第一节闻法阅经建立知见第二节闻时记忆闻后思惟第三节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第四节受持佛戒发菩提心第五节减除世间五欲之着第六节忏悔业障深信因果第七节消除慢心第八节发大愿心第二章正修行第一节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第二节正修功夫第三节深解第一义经典第四节参究的方法第一目简介话头第二目简介公案第三目参究的方法第五节禅法知见第一则建立信 三摩地

2018-07-23

要保持我们的清净心;让我们的根与尘不会接触这些画面,就不会增长这样的欲界爱;这样,我们邪淫的势力就不会在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中成形,将来遇到因缘,也不会有不好的因缘业果产生。(二)遇到多劫的亲密眷属,相互在佛道上砥砺,才是真正的爱护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这一世的因缘,很可能过去世他们就是夫妻,所以因缘际会了以后,就会发现彼此非常契合、非常谈得来,但是双 三摩地

2018-07-23

说明嗔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嗔与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这个法;是指众生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着、爱的心念。嗔就是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由于违背(妨碍)自己所爱、执着的境界,或者是说让自己所爱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维持),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嗔 三摩地

2018-07-23

在明初的时候,是因为朱元璋学的是显教的法,所以没有问题!到了明朝中叶以后,皇帝图享受后宫嫔妃,就改信藏密而双身修法了,藏密就这样子的进了皇宫。清朝的皇帝则全部都是受学藏密的双身法,我们就无法弘扬如来藏的妙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藏密的老巢内加以质变,让他们全部回归如来藏的妙法。可惜那个时候并没有成功,失败了!若生在恶国,有佛法也没有办法弘扬,所以一定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在向佛菩萨一心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了解,佛菩萨会以最适合我们的方式来摄受我们;而不是只会依照我们因为嗔痴等烦恼而对世间境界产生各种杂染的欲求,来满足我们。所以,在祈求之后,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可能的结果。例如:遭遇劫难未必是祸,丧子未必是凶,重病痊癒未必可喜,延寿未必可贺,得财未必是福,家难未必不幸,谋事得成未必可庆,谋事不成 三摩地

2018-07-23

主持人:其实人的本性也是婪、等等,但其实好像和这个佛法又有些相矛盾,它(佛法)又让我们去追求内心的平和,如影随形,但是我们人性当中又是无法避免的去婪,去怎样也好,那您看我们怎么样去消除这样的一个矛盾呢?陆正扬老师:佛法里面最主要有两大甘露法门,一个叫做解脱道,一个叫做佛菩提道,我们平实导师就是依止世尊的教导,以这两大的甘露法门来教导众生。所以他 三摩地

2018-07-23

打了几天牌,只感觉自己被一个个情绪包围着,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个东西在著它们。不是钱不钱的事,是那个东西要那种糊了牌的喜悦、被别人抢胡的失落、要什么牌来什么牌的满足,要什么牌没什么牌的懊恼……所有的觉受。这天我本想好了要去玩的,但耽搁了一下,人家凑齐了,我玩不了了,心里顿时升起一种落空的感觉。我立刻抓住这个感觉开始体会它,这是怎么升起来的 三摩地

2018-07-23

拜佛看书只是借口,其实我在著这个环境带给我的韵味。这是我的一个习气:对人、事、物有一份韵味的追求,仿佛在韵味里一切才够完美。虽然随着学佛的深入,让我慢慢学着摆脱习惯,学着放弃一些因我而有的东西。但大多还在随着惯性而转,这一刻我决定放弃对念头的坚持。马上安慰老公说:没想到你这么用心,好了,你说怎样就怎样吧!然后转移话题,把气氛缓和了下来。放弃这份对 三摩地

2018-07-23

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平实导师说:菩萨应向无嗔有悲、无爱有慈的方向逐步迈进),就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3

要生起怨亲平等心,就是说对一切众生要生起慈悲心,没有说彼我之想,为何要如此呢?因为倘若说,是见到怨家不同于亲眷,那就是从情执以及所谓的怨怼上面起分别,这种分别就是来自于欲以及嗔恨的烦恼因缘;因为欲以及嗔恨,就是会让自己造作恶业的一个心所烦恼因缘,以恶业因缘而产生苦果;因此应当要经常生起慈悲心,要经常生起对怨亲平等心,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因为假如说 三摩地

2018-07-23

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所以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佛法师父所弘扬的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只是弘扬一些表相佛法,那也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大妄语未悟言悟,所悟的尽是落在常见、断见、虚空见、四大极微等外道见,甚至是密宗男女双修邪法,或是主张「大乘法非佛说」这种大邪见。这样在破坏佛法的师父,如果你真的察觉到他有这样过失时,你既然当人家徒弟,又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看他持戒清净,看他温文儒雅,看他非常慈悲无嗔,而且又不你的财物,你就会相信他说的法,就跟着他走上魔所要你走的路。所以,世尊看见末法时会有这样的情形,知道众生无智辨别,一定会受到误导,所以才会掉下清泪。佛是究竟解脱、究竟涅槃的圣者,怎么会因为伤心而掉泪?祂不是为自己,而是因为慈悲,所以为众生掉下无苦之泪。也就是说,魔的手段很高超,他很清楚: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如是三称忏悔偈之后,开口向佛禀白:○○○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嗔痴习气深重,不仅造下五逆十恶、谤佛谤法、毁佛禁戒……等生死重罪;更由于我见我执之深重,而造下种种嗔痴之业行,使得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师长、兄弟 三摩地

2018-07-23

受三归五戒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