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远离悭之心,皆由于汝来乞因缘。即于求者生亲爱心。既施与已,复教乞者如法守护,勤修供养佛法僧宝。】这一段佛陀继续这样开示:有智慧的人布施的时候,看见有人来乞求,心里非常欢喜,为什么呢?祂说:就好像家里失火了,财物就要被火烧掉了,可是能够从失火的住宅里面,把财物救出来一样那么欢喜。为何要这样譬喻呢?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他依止于自己自心如来真如无我的法,来看待这世间的财物是无常的话,他就不会来爱这些无常的世间财物,这就是自己的利益。因为不会在这无常的世间财物上,增长系缚在三界中生死的悭无明等等烦恼,能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然后他为了让众生能够生起欢喜心,因为菩萨在修学佛菩提道的过程里面,他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摄受众生、摄取国土;可是要摄受众生,最首要的就是要让 三摩地

2018-07-23

为了破除悭吝的烦恼,他将所喜爱的财物布施出去,有智慧的来通过布施,让受施者得到利益;同时也破除了自己的悭,不再被悭与所系缚,而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要来为大家略说一下:菩萨是如何在思惟着这些事情,他布施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来让自己得到解脱的功德受用?应该怎么样让自己不要长养悭与,不要受悭与的系缚呢?分为四种情况来说明。也就是具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故事一开始便显示了菩萨尽财布施的精神,如同在《瑜伽师地论》卷39中的开示:【云何菩萨自性施?谓诸菩萨于自身财,无所顾惜,能施一切所应施物,无俱生思,及因此所发能施一切无罪施物,身语二业安住律仪、阿笈摩见、定有果见,随所希求即以此物而行惠施,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施。】大略的意思是说,菩萨因为已经具备菩萨性的关系,因此能随顺于众生之所需而行布施,并且对 三摩地

2018-07-23

对于他所拥有的财物,深深的着,舍不得用,也舍不得拿出来布施给别人,恐怕说把钱财拿出来布施了,钱财把它用掉就没有了;所以看见有人来乞求的时候就会起瞋,认为这个来乞求他的人,他是想要让他的钱财用尽,就会生气;或者认为来乞求他的人,是障碍他积聚钱财;所以这样的人,佛陀就称为下品施主。第二种所说的就是中品施主,中品施主他是相信业果,可是虽然他是相信造善业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菩萨在布施的时候,生起一丝一毫的悭吝之心,那么这个悭吝烦恼的罪过,就是让他自己已经存在的不能去除,然后还要长养到未来世,让他这个烦恼带到未来世去;同时这个悭的烦恼增长以后,会让自己生到三恶道去;同时这样的一个烦恼,系缚在三界,他的过失让他自己不能解脱于三界,让他一直要因为这个烦恼,而一切的受生都要系缚在三界中。所以上品施主在布施的时候,所观察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修这二种布施的目的,一是为了要帮助众生远离瞋痴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二是为了让众生因闻而能够调伏心性,将来于佛法上有所实证。法施还可以教导众生如何受戒、出家、修学法道,为破坏众生的邪知邪见而为众生演说,说明真实法与非真实的差异所在,宣说四倒——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及如何修不放逸行等,使众生听闻以后生起择法眼而可以正确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世时候的阿梨提国中,那时彼阿梨提国之中,有一个财宝多饶的大长者,但是这个大长者心性乃是悭暴恶,根本无有慈愍之心。有一位年老可怜的老妇人,她是这位大长者家中的奴婢,日夜都奔忙被这长者使唤,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如果一有做错什么小事就要被鞭打,非常的可怜瘦弱、她是衣不蔽体,而且也都没有吃饱来应付她消耗的体力,这样年老困悴,想死也死不得。有一次她拿著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着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三摩地

2018-07-23

在布施的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所以会出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无惭愧僧,乃是毁犯一切禁戒,无有惭愧,不见、不畏因果恐怖,著名闻利养、喜好男女的淫乐以及毁谤的出家人。像这样的出家人,在佛门不是没有,譬如有人主张:离念灵知的意识心是常住法,也就是要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能够这样就是明心见性了。像这样不离意识所行境界的人,就是佛所说的常见外道。又譬如有人主张:心已经灭了是不能再生起,心生起了就是灭相;生是刹那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施的福德最大,这是因为他能够舍弃一切的爱,同时又具有功德,不只是大福德而已。而不思议施则更不容易,是要能够把自己的内财—也就是身上的各种器官—都能够随众生的需要布施出去;或者说服他的配偶、子女,把所看重的珍贵财物,都拿出来布施给众生。佛陀说,这样就叫作不可思议的布施。上面所说的一切施和不思议施,都是非常难作到的,因为一般人都是要再三 三摩地

2018-07-23

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道去长劫受苦了。(原标题:今生的布施能带到来世吗?)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部分,或者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因为自己求恭敬,或者因为自己的憍慢等种种的烦恼,造成违规乃至违戒的行为而不自知,那就很冤枉。10.网络乃是一个可以利益众生的地方,云何当说?云何当避免说?「当以智慧为先导来简择」,能如是做,方为有智的菩萨,否则功德甚大,漏失亦大,乃至得不偿失,那就白搭了。小编提示:愿此文给大家带来的是智慧的提醒,而 三摩地

2018-07-23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 三摩地

2018-07-23

(八)少于欲。(九)无有嗔恚。(十)亦不愚痴。(十一)诸佛世尊之所忆念。(十二)非人守护。(十三)无量诸天加其威德。(十四)眷属亲友无能沮坏。(十五)有所言说人必信受。(十六)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十七)得无所畏。(十八)多诸快乐。(十九)为诸智人之所称叹。(二十)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响非常深远,比起欲的过失更是严重。所以古德才有宁起见如须弥山,勿起瞋恚如芥子许。的警语流传后世。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 三摩地

2018-07-23

就好像有人问说:淫的心念很重,要如何克服、对治?这个问题是类似的,只差在说所针对的烦恼状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的习气是不同的。或许有人会说:那么我两种状况都有,那又要怎么办?这往往也是现代人有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若是说两种状况都有,或者是说,甚至有三种乃至于是更多的状况,那可以先对治比较严重的情形,当然也可以随着现行状况的不同而随机作处理。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成佛以后,祂不仅不会起任何瞋痴慢疑等等的现行,也不会有任何瞋痴慢疑的习气存在。但是阿罗汉还是有这些习气种子存在,所以阿罗汉是远不如佛的。第四,意识既然会跟瞋心所相应,那意识是否就能够储存这些烦恼种子呢?意识当然不能储存这些烦恼种子。我们都知道,不管从前世到这一世,或者是从今世到未来世,每一世都是不同的、不是同一个五阴身,所以必须有个根本因来 三摩地

2018-07-23

能于三宝生忍,对于世间人的大声辱骂乃至毒打等事、对于瞋痴也都能安忍不犯,并且还能忍受世间人难以忍受的恶事,很难作的布施也能努力去作,这些都叫作出世间忍。而法忍可分为:无生忍和无生法忍两种。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了无生忍,二乘圣人也有无生忍;可是无生法忍,却只有诸地菩萨才能亲证,也就是有了道种智,才算是有无生法忍。忍这个法不容易修,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