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各位菩萨!我们既然是在修布施行,当然得要时时刻刻都想到布施,也应该随时随地布施:譬如心中生起了妄想,就应该把妄想给布施掉;心中生起了,就应该把给布施掉;心中生起了瞋,就应该把瞋给布施掉。能够这样时时念施,难道你不能得到利益吗?对于财物的布施也是一样的道理,得要常常念着有没有机会布施给众生,有机会就赶快去做,这也叫作布施。菩萨如果不能修布施行,那 admin

2020-02-21

(《瑜伽师地论》卷11)弥勒菩萨同时也说掉举是:于亲属等,所有寻思;于曾所经戏笑等念,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瑜伽师地论》卷11)此外世亲菩萨造的《大乘阿毘达磨集论》解释说:何等掉举?谓欲分,随念净相,心不寂静为体,障奢摩他为业。(《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1)总合来说,掉举是指由于对亲人眷属等的思念,或者回想起过去曾经经历愉快、欢乐、 admin

2020-02-21

这论中说从顺障法净修其心,所谓障,就是指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性障。顺障法是随顺五盖而引生的种种障碍修道的心行法相,例如随顺欲盖就会生起耽着净妙境界的心行,随顺瞋恚盖就会生起瞋恚的心行,随顺昏沉睡眠盖心中就会生起黑暗相,随顺掉举恶作盖心中就会寻思家园美好、眷属美好乃至追忆往昔欢乐嘻笑等事,随顺疑盖就会生起无前世、无后世等三世因果 admin

2020-02-21

佛法中说有五种能覆盖修行人清净善心,使善心不得开发的烦恼,称为五盖,就是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在《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解释说: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此中,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 admin

2020-02-21

找到如来藏,了知其本来就在,不入六尘、不不厌一切法、本来清净……等之真如性是总相智。禅三中整理之如来藏细部运作,以及日常生活中与七转识如何搭配运作等是别相智。一切法皆是如来藏之种子功能差别直接间接所生所显,了知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无量无数种子功能差别,则是种智了。有了足够的知见,再配合观行,智慧才能源源不绝生起,包括悟前对五阴十八界之观行 admin

2020-02-21

若是我慢(因我起慢)仍然存在,就不是无间等法,因为他心中仍然保留着一点点对自我的爱执着,只是这么一点点的因自我存在而喜乐,就无法取证无余涅槃,就会堕入我执中,执取识阴中的微细意识为常住法,但其实仍是有间等法。所以说,慢是有间等,非无间等,一切想要真正修学阿含解脱道的大师与学人们,都必须确实地理解这部经,才有可能与阿含道的无间等法相应,否则都会如同 admin

2020-02-21

实际上这个行的本身,如果按照它的意义来讲,那是因为我们的身行、口行跟意行这个行之中,往往充满了许多的无明、许多的习气;所以,我们因为往世所累积来这些无明、习气等等的影响,再加上所受到的这些业报使然,所以使得说我们在行的当中,从来都没有走在正道上面,在每一个每一个刹那刹那的行,几乎都是、瞋、痴三毒的展现;以此来说,每一个的行都是叫作苦。当然这个苦要 admin

2020-02-21

你如果是为了着于要把梵天收为弟子,要把某某人收为弟子,你就是着于弟子,你就会下堕到妓乐的天神之中。如果说法能够随顺于正理,能够随顺于梵天,他的所作所为是无为的,那就能够现世安乐。魔王就跟佛陀说了这个道理。佛陀当然就知道梵天所说是错误的,竟然有人来帮腔,这个一定是魔王。所以世尊就跟波旬这样开示:【魔波旬!汝作是念:‘此沙门瞿昙为弟子说法,彼弟 admin

2020-02-21

乃至说能够证得禅定,却又着禅定的境界,那仍旧是被世间乐所束缚,而无法证得出世间乐或者是说世出世间的法,因为世间的乐都是无常、难得,然后容易失去的。所以有的人说修行难,究竟难在哪里?又如何去克服呢?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修行是一个总说,而菩萨从十信位开始,一直到等觉、妙觉,所需具备的资粮的层次,没有办法一概而论,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能够了解,或是说应 admin

2020-02-21

但是这一次《优婆塞戒经》当中,善生他向佛陀请问说:我们受了戒,我们也想要好好地学戒,但是有很多恶因缘的缠绕;这些恶因缘的缠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己的瞋痴还没有办法清净,一个方面是外缘----外面还有恶缘。所以善生菩萨就帮我们跟佛请问,有瞋痴跟外面的恶缘相应起,这时候有两种状况:一种状况是自己的瞋痴现起,主动去攀缘外境;另外一种是外面的境界太可爱了 admin

2020-02-21

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又像《解深密经》中圣教【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法忍。】还有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开示说:【有二种忍:生忍、法忍。】这些经论都是各从不同的层面来说明忍的内涵。在这一集中,我们则是针对生忍 admin

2020-02-20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 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 admin

2020-02-20

有这样正知见建立,有在如实地修学无相念佛,有在如实地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日日如是,从比较放逸到慢慢的小放逸,到慢慢的能够日日的礼佛、供佛、忏悔、回向、随喜、赞叹;这一些都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远离五尘的爱攀缘,远离五尘的爱攀缘,色受想行识的这一些干扰少了,未到地定慢慢生起;有未到地定生起,你的忆佛念绝对是很坚固的,一定是有 admin

2020-02-20

菩萨精进修六度之行,能够增长持戒波罗蜜,心中不与懈怠及放逸相应,远离种种烦恼心行;虽然在人间五欲境界中利乐众生,但能离开对于三界法之爱。因为只有修学正法与利乐众生,才是他所精进的目标;并且凭借着菩提大愿,能够不畏生死苦,利益众生而不证二乘涅槃,因此能持戒不犯,一心精进朝向目标前进。 而无论禅定证量、声闻见道或菩萨见道,都能引生三三昧。前者就是 admin

2020-02-20

”恶觉观就是在心中起了种种、瞋、痴等不好的念头或想法。譬如有人在野外看见了一只动物,他马上就会生起一个影像,把牠烤了、炖了以后变成什么模样?味道如何?这就是恶觉观。生起了恶觉观之后,他有可能就会发展为实际的行动,或者即使没有真的去做,也会因为时常现起而熏习成为种子,储存在自心如来藏之中,对于修学就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大家应当要始终远离恶觉观。& admin

2020-02-20

这里面要说明的是,此外道在听闻世尊一句“善来,比丘!”之前,他就已经降伏了大部分的三界爱,才可以于世尊一句“善来,比丘!”承佛的威神力,而能够承担识阴的虚妄性,断尽三界惑而成为阿罗汉。因为三界烦恼,它是有见所断与修所断的差别;修所断的部分需要在历缘对境中分分修除或降伏之,因为修行不只是只有一世,因此在某一个时间点,听闻世尊说法 admin

2020-02-20

受持菩萨戒,首要的是要有戒体,要由真实有戒体的善知识来传授,经过师师相授就有了戒体!因为菩萨戒师能够受持清净的戒行,所以能够教导菩萨戒子,来学习清净戒行!而在学习戒行中,主要是要以不损害、不恼乱来饶益有情,例如不众生肉,不于众生生起杀念;不他人资财,不于他人资财生起偷盗之念! 这个除了对于资财生起偷盗之念,还有一个层次,就是说有的人知道开悟 admin

2020-02-20

接着我们说信德的成就,信德的成就就是不饮酒,这个不饮酒也有轻重的差别,如果重的话就是开设酒厂酿酒,或者是开酒坊、酒廊卖酒,这样的一个行为,会让许多人都产生喝酒乃至肇事的后果,所以是重罪;如果比较轻一点是自己每天要喝上一大杯,着这个酒味,这也是轻垢罪;如果喝酒喝到醉烂,乃至于说喝酒喝到胡言乱语无法自制,这就是属于重罪了。所以一样喝酒,也是有着轻重的 admin

2020-02-20

《优婆塞戒经》里面有这样的内容,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恚痴时,起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余二亦尔。也就是说,实义菩萨以法布施,使得弟子众得到利益与安乐,并且要随时教导与教诫。四摄法中的爱语,最殊胜的就是应时说法,让弟子众乐于听闻受持,如说而行发起功德受用。所以随时教诫就是应时说法,应时说法就是爱语;要随着弟子起结、或起瞋结 admin

2020-02-20

但是这一次《优婆塞戒经》当中,善生他向佛陀请问说:“我们受了戒,我们也想要好好地学戒,但是有很多恶因缘的缠绕;这些恶因缘的缠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己的瞋痴还没有办法清净,一个方面是外缘-外面还有恶缘。”所以善生菩萨就帮我们跟佛请问,有瞋痴跟外面的恶缘相应起,这时候有两种状况:一种状况是自己的瞋痴现起,主动去攀缘外境;另外一种是外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