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戒持身的话,对于五欲的婪会比较少。戒本身是可以避免五欲种种不好的婪,而能够顺五欲,不至于执著太深。也就是说,五欲只要轻微的受,在这个佛道中继续前进就好;不至于将五欲很浊重的部分,来困扰自己的身心,导致自己未来非常重的果报。每个阶段对于菩萨戒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用担心受戒以后,要马上持戒圆满,这不是佛制定这个菩萨戒的标准。而每一位菩萨都是要 admin

2020-06-08

  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爱,因而能够发起出离心,努力的修行以离开三界之系缚。这都是属于世界悉檀的范畴。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4集佛教中的四悉檀是什么?>正圜老师主讲 admin

2020-06-08

  譬如欲重的人,吃的,就让他们观察食物不净,食物生处不净;着男女欲的,就让他们观察淫欲不净,观察异性色身不净,九孔恶露,或者作九想观、白骨观等;如果是爱自身,而执著色身为我的,就让他们观察自身不净、无常败坏;如果是爱自心灵明觉了,而执著觉知心为我的人,就让他们观察自心念念无常,无常故空、空无故苦、苦故非我;如果是爱各种觉受的人,就让他们观 admin

2020-06-08

  如果是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出脓血、虫啖、骨头散乱等等可怕恶心的现象,用这样的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念,就可以让欲心逐渐静止下来了。那么如果是瞋恚心很重的人呢?对于种种违逆自己情志的 admin

2020-06-08

  可是十善业道共有十种:瞋痴意业三种、口业四种、身业三种,这就是十种。十种恶业都不造,并且反过来行善,这就是十善业道。在这十善业道中,每一种都要生起五种的思惟:譬如说身行三业的杀、盗、淫业中,以杀业来说,我们要生起五种不造杀业的思:离杀思、劝道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一个不杀之业就有五种思,十善业道各有五思,所以就有五十思,这个决定思就是修心五 admin

2020-06-08

  可是十善业道共有十种:瞋痴意业三种、口业四种、身业三种,这就是十种。十种恶业都不造,并且反过来行善,这就是十善业道。在这十善业道中,每一种都要生起五种的思惟:譬如说身行三业的杀、盗、淫业中,以杀业来说,我们要生起五种不造杀业的思:离杀思、劝道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一个不杀之业就有五种思,十善业道各有五思,所以就有五十思,这个决定思就是修心五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但您出家以后若是兼受菩萨戒,想求成佛之道的法义,想要成为菩萨而不是想要成为阿罗汉,那么您在戒律及法义上都必须特别注意下列两件事:在大乘法中出家,不该依解脱道的法义作为主要内容而修,应该以佛菩提道的法义作为主要内容而修,所以您在解脱道方面,只要能断除我见、薄瞋痴,也就够了!然后就继续依止佛菩提道的法义内容而修&mda admin

2020-06-08

  而不知真如本来已在,本来无生;真如之本来无生,非由空明觉知心修除妄想而成,乃是空明觉知之心断除三界着、了知自己虚妄,舍报后不复现前而受生,唯余真如因无空明觉知心之着而不再受生,故真如不现于三界中,不生来世空明觉知之意识,永不轮回,此名无余涅槃。今诸大师不知此理,违佛旨意而云能令佛子实证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以彼等误解无余涅槃故,未证无余涅槃故。 admin

2020-06-08

  所以,这样的实相忏悔必须是要证悟的菩萨,他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清净无为的体性乃至无量无边,因此而转依如来藏,转变自己七转识的行为,转而依止于如来藏的无性、无瞋性、无私性、中道性、菩萨性等种种的无漏法性。所以我们换一个层面来说,证悟的菩萨他在悟后努力的护持正法,其实也是实相忏悔的一分功德;如果悟后他努力的破邪显正救护众生,也是实相忏悔的功德之一;悟后 admin

2020-06-08

  罪业的因缘,它是来自于身、口、意业造作的十不善业,从无始劫来,在生死中造作无穷的罪业,导致、瞋、痴烦恼深重难除,业障堆积得极为高大,犹如须弥山一般。造作不善业的缘,主要是来自于现行烦恼以及随眠烦恼的作用。现行烦恼的部分,譬如说是欲界财、色、名、食、睡的境界,在这境界中生起了希望追求而去造作,这个就是的烦恼的作用;乃至于说,在财、色、名、食、睡的 admin

2020-06-08

  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厌万法之际,藏识本身却不不厌三界万法,所以名为清净。于无量劫的生死流转中,世世之十八界示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却始终住于如性,所以名为涅槃。这个自心藏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叫作虚空无为。而这虚空无为之证见,如果离开上述八识心王等四位诸法,就不可能显现出来而为证悟之人所见,所以名为四所显示。-----《三 admin

2020-06-08

  善心所是六类心所法中的第三类,包括了信、惭、愧、无、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总共有十一个法。然而什么叫作善呢?所谓善的意思,即是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称之为善。相反的,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为不善。意思是说,随顺于法理,于今生或未来生,能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就称之为善。在《成唯识论》卷六中,弥勒菩萨说: admin

2020-06-08

  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布施;而且要欢喜的布施,不要脸上装作快乐而在心里一直骂对方求。有的人真的可以表里不一的做到:表面很欢喜,心里在骂人。这个叫作不乐之施。心口不一是学法修道的大障碍,所以应该心中乐施而行施。菩萨要有这两个法:可瞋而不瞋,乐施众生,随顺众生意。菩萨因为这样布施,所以成佛时得到七处满相。这事情很难的,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他们来要 admin

2020-06-08

  十回向位菩萨,依十住、十行位所证的如幻观、阳焰观,现前观察,亲见一切有情于世间所起的爱与厌憎,所造作的一切善行恶行,所受用的一切境界,悉皆无得无失。犹如迷人梦眠,于梦中于梦中悲欢离合,喜乐无常,而不知是梦。十回向位的菩萨,复观察自身所行菩萨道,亦如梦中广修六度,悉依世界六尘幻相及自心所现七识妄心诸心所法而行菩萨道,皆是梦境所行,无有一法真实可得, admin

2020-06-08

  欲--所谓的欲有、欲爱,是指欲界的爱。而不是单指对性欲的执着。欲界爱住地,是说对于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着,叫做欲界爱住地,不是单指性欲。色有或者叫色界爱住地,并不是人喜欢种种的形色、爱好,而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着,叫做色界爱住地,或者称为色爱住地。有--或者叫 admin

2020-06-08

  勤于戒行.勤灭欲.勤破邪见.勤于多闻.勤于精进.勤于正念.勤于禅定。」《大方广宝箧经》卷2.文殊师利菩萨云:「云何菩萨初中后善。若不舍于菩提之心是名初善。不念下乘是名中善。回向一切智是名后善。复次初善者于诸众生慈心平等。中善者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何方便。后善者喜舍同等。复次初善者降伏悭舍离破戒远离瞋恚断除懈怠。不住乱心杀害无知。中善者施戒忍进禅定 admin

2020-06-06

  八者不。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佛说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世间作人。”《受菩萨戒仪》中也说:“三归五戒得人身。”《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云:“归依如来,供养于佛,供养于法,供养于僧,生生世世常得人身。”  admin

2020-06-06

在增劫时,因为有情懂得修学十善业道,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以及不、不瞋、不痴,能这样作,福德、寿量自然就会不断地增长。而到减劫时,是因为有情的心念转变,许多人沉溺于世间欲乐,不但无心修持善法,反而瞋痴这三毒心不断地增长,因此福德、寿量自然就逐渐减少,甚至因此引发刀兵、疾疫、饥馑等三灾果报。而有如《俱舍论》中 三摩地

2020-04-12

  (想阴区宇第九种魔事)【「又善男子想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盘,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密;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 admin

2020-04-08

那饮食吃了,再怎么香美,吃了也是一样,他心里面就想:“不要再吃了!再吃、继续吃就越爱,越爱就会轮回生死。吃是为了照顾这个色身,那照顾这个色身,结果就是继续轮回生死。”就像有人看见车祸血肉模糊以后,回到家吃不下饭一样,所以他“断食而还”,心里面想:“呜呼苦哉!”“呜呼”就是非常地感叹,就讲说:“啊,真 admin

2020-03-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