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四人各自介绍完毕后向摩竭王说明,他们前来摩竭王的后园是为了受持八关斋戒,这时四位神王也才知道,原来彼此都是为了持八关斋戒而来到摩竭王的后园,所以大家都很高兴;这时天王就说:我们都受了八关斋戒,那谁得的福最多呢?人王说:我在人间行八关斋戒,摩竭王的后园外,就是可以引起我心中贪欲的种种五欲之乐,乃至耳旁就可以听闻到响亮的音乐声,我在这其中还能专心一意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并且,以习气种子熏习的角度来说,这是长养贪欲(尤其是男女欲)种子的因缘;贪欲乃是五盖之一,也是六个根本烦恼之一,都是学子应当避免并修除的,而不是应该增长的。所以这个部分需要注意。再引一段佛语给提问的菩萨参考,《大般涅盘经》卷二十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实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很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的修证次第,会比较容易断除贪欲。长期来看,这也是对不邪淫戒的履践。我们了解戒律的原理,就可以很愉快的守戒,增长自己的德行。还没有受戒的人,也不必因为无法严格的遵守轻戒,而不敢受戒。 (原标题:不邪淫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很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的修证次第,会比较容易断除贪欲。长期来看,这也是对不邪淫戒的履践。我们了解戒律的原理,就可以很愉快的守戒,增长自己的德行。还没有受戒的人,也不必因为无法严格的遵守轻戒,而不敢受戒。 (原标题:对不邪淫戒的看法及定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庄严论经卷五》★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圆觉经》★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法句譬喻经卷四》★昼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到刹利众然结使火起贪欲薪。意欲剥夺犹如罗刹。到婆罗门众不生惭愧。犹如幻人但作妖祥说不净事。到沙门众不知皈依。动诸情根如胶著草。欲染诸使围绕意根。六情火起烧善种子。破灭先世梵行白业。举手动足犹如利刀。眼如猛火口如罗刹。遍体毛孔淫火所使。七者贪淫之人。造八种业。杀生作杀生具刀剑杖等。和合男女作大妄语。饮酒歌颂作淫境界。或复偷盗一切宝器。庄严虫聚为心王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并且,以习气种子熏习的角度来说,这是长养贪欲(尤其是男女欲)种子的因缘;贪欲乃是五盖之一,也是六个根本烦恼之一,都是学子应当避免并修除的,而不是应该增长的。所以这个部分需要注意。再引一段佛语给提问的菩萨参考,《大般涅盘经》卷二十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实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坚牢罗汉有偈云:“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可见侈情啖食,实为系缚生死之因。佛制持斋一法,具有潜移默化妙用,令于不知不觉中,自离食欲为患之苦。众生同罹此病,即应同服此药。此奉劝普持之意也。至于现时诸大德,或亦有于此不加意者,此则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我佛在世之时已证罗汉之诸大弟子,犹不免各有宿习,何况晚近之凡夫僧,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说)三、教受斋戒法(各称自己名)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受持八戒。第一,如诸佛尽寿不杀生,(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杀生;第二,如诸佛尽寿不偷盗,(各称名)一日一夜不偷盗;第三,如诸佛尽寿不淫欲,(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淫欲;第四,如诸佛尽寿不妄语,(各称名)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城周匝四门所常有光焰恐怖人我今已被如此缚犹如诸鹿入深槛善哉乞问夜叉王是轮何故与我着炽然猛焰如火聚今将令我身命断我先经于喜乐殿复入金城常醉宫又经颇梨意乐处最后所过名梵德先入银城有四女后至金郭复遇八颇梨城女有十六又至琉璃三十二如是值彼复值此次第值已转更胜既得值遇如是者云何今值恐怖轮由我贪欲不知足今逢如此苦厄难我昔为更作何业值此铁轮头上旋炽燃辉赫如火聚 | 三摩地 2018-07-22 |
|
若身行恶行,口吐恶语,意生恶念,身三、口四、意三诸有恶行,已作、当作,或能以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痴所造,或能以豪族故所造,或能因恶知识所造,或能今身、后身、无数身,或能不识佛、不识法,或能斗乱比丘僧,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关如来斋法。“‘云何为八关斋法?持心如真人,尽形寿不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八贪欲业。九瞋恚业。十愚痴业。舍利弗。汝今应当普教众生。清淨身业。清淨口业。清淨意业。五体投地归依和上。诚心忏悔此三恶业。如是三说。既忏悔已。身业清淨口业清淨意业清淨。次第应当自称其名。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如是三说。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如是三说。复应问言。善男子善女人汝能持不。若言能持,复应问言。汝今身心无过患耶。身过患者。出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并且,以习气种子熏习的角度来说,这是长养贪欲(尤其是男女欲)种子的因缘,贪欲乃是五盖之一,也是六个根本烦恼之一,都是学子应当避免并修除的,而不是应该增长的。所以这个部分需要注意。再引一段佛语给提问的菩萨参考,《大般涅盘经》卷二十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实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也来举阿含里面,佛陀曾这样来开示,要如何才是真的知足: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佛陀说这些世间的有为法——五欲六尘等有为法,它是无常变异,最终是归于坏灭的,在这上面贪欲无厌足的时候,指的是能够消散人命,然后长养恋着恩爱,没有知足的时候。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法则不然,譬如华严五十三参之初地至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非为不能舍离贪欲、名闻、眷属、财富,实乃因为一切种智妙法之亲证者,皆须在此中修学实证故,若离世俗烦恼则不能发起一切种智之亲证因缘故,则无一切种智妙法可证故;亦为求断习气种子,以在家相为之,多有逆增上缘,故易于地地修除烦恼障中之习气种子。初地以上在家菩萨云何亦得名之为僧?此因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法则不然,譬如华严五十三参之初地至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非为不能舍离贪欲、名闻、眷属、财富,实乃因为一切种智妙法之亲证者,皆须在此中修学实证故,若离世俗烦恼则不能发起一切种智之亲证因缘故,则无一切种智妙法可证故;亦为求断习气种子,以在家相为之,多有逆增上缘,故易于地地修除烦恼障中之习气种子。初地以上在家菩萨云何亦得名之为僧?此因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贪欲网之所缠缚。况能为我作归依处。又诸天等常被甲胄斗战之具。心怀怖畏彼阿苏罗。而况于人及余诸趣。以是观察三界六道。无有堪能拔济我者。以是应当归依佛法僧。除佛法僧更无有能救护我者。一切有情若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乐者。应当归依佛法僧宝。以是因缘令诸有情归佛法僧。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佛法僧宝。云何归依。佛告慈氏言。佛宝者则有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十二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离开种种的贪欲,然后你发现自己有种种的瞋恚、懊恼的心,或者是无明习起来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它,乃至于能够改掉它,这是最吉祥的。第十三个最吉祥的,就是于法上无益的事情,你能够弃舍,你能够依著真正修道的法,来作你身口意行的依止;然后你常常作的事情,都是能够利于你的家人,乃至于利益于法上的修学,这就是最吉祥的。第十四个最吉祥的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还有一种福德是心地上的福德,那就是修除五盖,所谓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是五盖。修除了这五盖是心地上的福德,其实说穿了,就是「好心」所得到的福德。可是这个好心不是世间人讲的好心,意思是除掉了贪欲,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无贪;也除掉了瞋,不会随意对众生起瞋。可是他心地却不会掉散,也不会常常作错了是再来悔恨。他也不会像某些人有很严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