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里住了一个女人,名字叫作伽咤,这伽咤看到光明婆罗门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贪欲爱乐之心,走到光明婆罗门面前向他敬礼。这时光明婆罗门就问伽咤: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希求而来到我面前敬礼?伽咤回答说:我请求您这位婆罗门修行人能与我共结为夫妻。光明婆罗门就告诉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经不对女人生起贪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下班给孩子买点零食,他说我助长孩子贪欲;我去看我妈,陪老人家唠嗑,他说我就知道浪费时间,不知道劝老人家修行;我晚上睡前看看小说,他说这些书都有毒,只要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书,都是有毒的,都是披着外衣的撒旦。在我面前从来都是死犟,和他那帮朋友在一起倒好,动不动就表示忏悔。你不知道啊,前几天他因为转发一篇啥文章,后来好像觉得不合适,删除后又在朋友圈公开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时候,有一个轻浮焦躁的天人他起了贪欲,于是用手指摸了一下,尝了一小口地蜜的味道,觉得又香又美味,于是又尝一次、又尝一次,就起了贪于地蜜味道的染着心。的光音天下来的众生,看他这样做,也好奇的学他来尝地蜜,结果大家互相学习的结果,大家都竞相的来取地蜜吃。这些光音天的众生吃了地蜜后,身体就渐渐变得沉重了,光明也渐渐地消失了;但是,又因为贪图五欲,所以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是最为广泛而完整的说法,因为函盖了五官所接触到的所有境界;但是五欲,另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财、色、名、食、睡等这五种粗重的贪欲。所谓财欲,就是指贪爱世间的资财,甚至为了追求财物,杀、盗、淫、妄等等的大恶事都做得出来;或者是悭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堕到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财欲。所谓主要是指对男女色的年轻俊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在《杂宝藏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贪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著,开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学,一心就为了想要赶快生天,和这些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60、贪欲态——女人贪心不能制止,骄纵自己所求,任情自用,现种种令人怖畏的威貌,乱说,以此来许逆修道人。61、多疑态——女人喜贪恋男女之事,故心里常怀嫉妒、多疑,不能信任他人,慢慢地埋怨,嗔恼憎恨充满心中。62、恚怒态——女人喜现生气、忿怒的样子,为小事而乱发脾气,态度踞傲放荡,无有礼节,毫无谦逊,狂妄自是,自以为所说的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除了正室,还会有这种关系呢?或许是因为贪欲;或许在过去生他们双方是夫妻,今生再遇,还会情不自禁想要在一起,只是现在的太太无法忍受,甚至大动干弋。(五)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型:年长的一方生命所剩无多,于是财产便遗留给年轻的一方,或许彼此相爱并不深,或许年轻的一方只是觊觎另一方的财产,大部份还是‘功利取向’的考虑。因为是‘利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是最为广泛而完整的说法,因为函盖了五官所接触到的所有境界;但是五欲,另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财、色、名、食、睡等这五种粗重的贪欲。所谓财欲,就是指贪爱世间的资财,甚至为了追求财物,杀、盗、淫、妄等等的大恶事都做得出来;或者是悭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堕到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财欲。所谓主要是指对男女色的年轻俊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并不鼓励夫妻伴侣多行贪欲。相反地,佛教把贪欲跟瞋恚、愚痴并列为障碍众生修行的三毒;像《法句譬喻经》中,就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有一个有钱的长者,看到自己熟识亲友的儿子,因为父母早逝,不知生活理财,把父母留下的财物都花光了,只能每天行乞求生。长者可怜他,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作妻子,还给了他屋宅、车马、奴婢及无数的资财,让他成立门户。可是这个年轻人懒惰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的修证次第,会比较容易断除贪欲。长期来看,这也是对不邪淫戒的履践。我们了解戒律的原理,就可以很愉快的守戒,增长自己的德行。还没有受戒的人,也不必因为无法严格的遵守轻戒,而不敢受戒。-----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21》问七(原标题:有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华严圣境故人来》部落格也常常推出好文章!里面的版主和一些菩萨写手都是葛格我认识的!最近有两篇「生活中的佛法」:【结婚好修行】与【终身大事】这两篇,葛格我看了也获益良多!而我一看就猜出是哪两位菩萨写的,分别是菩萨A与菩萨B!两位菩萨都是证悟的久学菩萨,因为从他们的文笔与写的内容,葛格我一看就发现是认识的人!所以刚好遇到他们时就说您那篇写得真好!那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37,b2-8)这段比较是在讲出家菩萨,但在家菩萨也可以参考一下;也就是说,菩萨不应该对女人,生起欲想而为她说法,就是说菩萨不能看见那个女人很漂亮,心理生起贪欲,所以就专为他说法。我们当菩萨的可以为一切众生说法,但不要只为女人说法,而也不要因为对方漂亮就不跟他说法。应该要转依如来藏,面对美女和丑女都一视同仁,因为她们都是如来藏,所以其实都无美无丑。到人家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在《楞严经讲记》第十三辑中开示:想要往生六欲天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都要修十善业,不是只有这段中所讲的六种不同层次的贪欲减少的境界。……若是不修十善业,单单是寡欲清心,还是不能往生六欲天中。欲界天的六个层次中,最低的是四天王天,在四王天的一日是人间的五十年,三十日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享有五百年的寿命。从《楞严经》中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不但要不杀生,还要进一步去放生、护生,要由不偷盗转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转为清净梵行;要由不妄语转为说如实语,要由不两舌转为和乐相处清净同行,要由不恶口转为柔和软语,要由不绮语转为端正义语;要由不贪欲转为清净心,要由不瞋恨转为慈柔心,要由不邪见转为正信正见等等。这十善业不单是学佛人应该要作,世间人行十善,也会被社会大众所尊敬;而造十恶业的人,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将百字明之意译颂文列出,以供有智之人判断之,自知其意之邪谬也:敬礼大金刚密誓(敬礼双身修法之护持者——吓噜噶),顿然显自性清净(顿然显出淫乐空性之自性清净),于大金刚心佛位(于成就第四喜之大金刚心佛位),令我得坚固安住(令我可以不泄明点而得坚固不软,因此安住大乐而不中断),令我显真实自性(令我显出乐空不二之真实自性),令我具最极胜乐(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是身恶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四种是语恶业,贪欲、嗔恚、邪见这三种是意恶业。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欲、无嗔、正见。以身口意去造作杀生等,离杀生等,就是善业恶业。3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初学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意业的三种业中,邪见重于瞋恚,瞋恚重于贪欲;而《广论》中的邪见可就非常多了,几乎随处可见,随举一例说明,譬如《广论》71页说:【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二资粮故。】入密而受持密乘独创的三昧耶戒,就不得不努力修学双身法,这是最大的邪见──成就猛利邪见,舍寿后决定会下堕三恶道;其他邪见亦是多如牛毛,此诸邪见将会在后面的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贪欲。瞋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瞋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明,而性障五盖是属于迷事无明,是烦恼障所摄。所以三障应该说是理障、事障和业障,不宜用性障来取代业障。问题二:弟子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 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陷,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原标题:华严经十地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