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令人难解的是,包含〈二时临斋仪〉在内的诸多佛门仪轨,在在处处充斥著密续密咒、手印,而佛弟子们日日课诵却无警觉。 经查史书等传世文献,唐宋禅宗盛世大兴实证佛法之际,密宗瑜伽教带来的隐忧亦随之而起:宋朝[1]将唐朝密教行者(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及宋朝初期译出的密宗密续录入“大藏经”,法师们或是不察、或有他意,乃选取密续密咒、双身咒纳入佛教 | admin 2022-06-23 |
|
如实理解而精进去阅读,那就是“读”啦!那么如果是“诵”呢?诵就是你可以把祂发挥出来,就是“诵”啊!你一个人在读经的时候,不是默默地读吗?可是早课、晚课作课诵的时候,成为定课而诵出来的时候,人家都听得见,对不对?嗯!别人都听见了,可是听不懂。因为你也没有解说嘛,那就是“诵”。诵出来的时候,就显现在外了。同样的道 | admin 2020-06-20 |
|
”以前的人不相信这一句话,是因为他们把这一部经的经文经卷当作是世尊所说的“此经”宗旨;所以他们想:“我每天都课诵《妙法莲华经》,我甚至于还拜经呢!结果我还是没有灭掉所有‘不善之暗’,何况是一切呢?”所以他心中怀疑,那是因为他不是真懂“此经”的意思。“此经”讲的是这一朵妙法莲花──能出生你蕴处界 | admin 2020-06-20 |
|
散乱攀缘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心为真心。2.以法定心:以数息、念佛、忆佛、观心、内观,或其它方法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3.常寂常照︰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此境界犹有观照寂照,不离知也,犹是妄心。此中有十余种定境变化,皆幻而不实,执即着魔。4.遍满虚空︰于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中,定心扩散,便以出现遍满虚空境界之心为真心,不离有所得有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学人经过禅宗的证悟之后,接下来要修学般若诸经的别相智;般若系列的经典,主要的有《大品摩诃般若、小品摩诃般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当然还有其他的几部经典,但是比较有名的是这几部,加上诸位每天早晚课诵所念的《心经》,这一些都是明心破参者开悟以后,所应该进修的别相智的经典。般若慧的别相智,是属于般若系列的经典所宣说的法,都在第二转的经典里面 | admin 2020-06-08 |
|
《远惑趣道》中对《大乘庄严宝王经》真伪的判定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如 | admin 2020-04-08 |
|
”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善男子!汝若见彼法师,不得生其轻慢疑虑之心。善男子!恐退失汝菩萨之地,反受沉沦。&rdq | admin 2020-02-20 |
|
在我们中土佛法道场中,也成为了佛门四众弟子,尤其是出家众们早晚课诵修持的功课。但是梵呗作为一种次法、一种工具,是让佛弟子有因缘可以藉这次法为缘,来渐次圆满未来实证法的因缘;不应当有误解而反客为主,把次法当作是佛法,当作是三乘菩提佛法内涵。因此,四众弟子有了误解之后,佛弟子们以为说,只要经常参与梵呗课诵;或者是在家弟子们,经常去参加拜忏消灾法会,那就 | admin 2020-02-19 |
|
般若经大家听过的经,或者是说平常你在作课诵的过程当中,你会去把它拿来课诵的经,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一个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两部经大家都能够耳熟能详,所以我等一下就用这两部经来说明,为什么般若是依如来藏而说。我们先来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度彼岸,既然要度彼岸,表示有个彼岸——彼岸真实存 | admin 2020-02-18 |
|
希望藉由课诵功德的回向,消除烦恼与罪障,增长智慧而能行菩萨道。因此,我们藉由每日的课诵,来了解经中的义理;一方面在课诵的时候,心里面也存在一个作意,就是自己愿意依照经中的道理去身体力行,因此就可以逐渐达成回向偈中的目标。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要积极寻找正法道场,来依止于善知识的教导,这样在修学佛法上面才能有最大的利益;而这也是菩萨普遍的愿望,希 | admin 2020-02-18 |
|
可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先说明的是,比丘身上如果中了这十支忧恼箭,他每天课诵时有没有接触到佛法?有!可是“不得滋味”。他每天赶经忏时有没有接触佛法?有!可是他于佛法“不得滋味”。想想看,佛教界这样的比丘或者比丘尼到底多不多?诸位说“多”,我没有说多,都是诸位讲的;但诸位既然说“多”了,我就来举例,来证明诸位讲得对。 | admin 2019-09-02 |
|
如果说“佛法变成邪教”,那就是说佛法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显然是净空对佛法的恶毒亵渎!净空说:“你看我们的经书,实在讲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四个小册子就够了,第一个《认识佛教》……第二个《三归依传授》……第三个就是《无量寿经》(会集本)……修行的方法,我们《净宗朝暮课诵》本…&hellip | admin 2019-07-30 |
|
……佛法布施,可以提供纸墨教别人来书写经典,或者自己亲自书写如来的经典,然后送给别人去读或课诵,这叫作法布施。导师也教导我们说,助印和流通经典或正法的书籍,那也都是法布施。如果我们自己觉得口才不好,无法亲自为人解说,那我们就送正法的经书给别人看,这样也成就了间接的法布施。法布施得到的果报就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丑,而且都 | admin 2018-08-13 |
|
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若是读不懂时可以每日诵念它,诵一年还不懂时就诵两年,两年不懂就诵三年,久了以后会有一小部分突然懂了,这就是课诵的功德。课诵时当然不只有这个功德,课诵的时候也会有鬼神在听经,所以课诵也是度众生的一种,也是法供养的一种。有些老人家,你把佛经课诵的录音带送给他,可是他却装在录音机中摆在佛像前放音,你 | admin 2018-08-09 |
|
《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指的是什么?在佛门,《心经》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所以在寺院里被列为早上及晚上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在家的菩萨们不论是优婆塞、优婆夷通常也会将《心经》列为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因此,有很多法师、居士们对《心经》能够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已建立‘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若是读不懂时可以每日诵念它,诵一年还不懂时就诵两年,两年不懂就诵三年,久了以后会有一小部分突然懂了,这就是课诵的功德。课诵时当然不只有这个功德,课诵的时候也会有鬼神在听经,所以课诵也是度众生的一种,也是法供养的一种。有些老人家,你把佛经课诵的录音带送给他,可是他却装在录音机中摆在佛像前放音,你 | admin 2018-07-23 |
|
……佛法布施,可以提供纸墨教别人来书写经典,或者自己亲自书写如来的经典,然后送给别人去读或课诵,这叫作法布施。导师也教导我们说,助印和流通经典或的书籍,那也都是法布施。如果我们自己觉得口才不好,无法亲自为人解说,那我们就送的经书给别人看,这样也成就了间接的法布施。法布施得到的果报就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丑,而且都会很健康 | 三摩地 2018-07-23 |
|
前些日子,因去宝林寺探望圣一老法师,正值他们结夏安居,每天除了二时课诵过堂外,上午还诵两部《金刚经》,下午老法师讲《金刚经》,晚上坐禅,道风非常殊胜。因老法师有好几位,曾经到云居山参访,与我相熟,见到我后,邀请我在禅堂为他们讲讲话,结结缘,只好勉强答应。老法师其中一位,香港佛教联合会的弘法主任衍空法师,听完讲话后,请我把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及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提出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闻是指听闻、阅读及课诵。听闻是直接听善知识说法。阅读是自己阅读经典或善知识之著作。课诵是直接以经典一直唱诵,作每日之固定功课。在闻法时,应用心记录忆念,然后在静中思惟、在四威仪一切境界现前时思惟。诵经阅读,如未思惟,虽然多闻,只是知识而已,无法运用它。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可因解知经典意旨而产生信仰,坚定信心,即正信前之仰信和解信。(原标题:如何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