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居士以为很用力去看他所谓的开悟心境,这样就会跑掉,开悟会跑掉,这还真是开玩笑!只能说,光影上,是没有办法认得祂的,居士和「我」有过师生的情分,当时「我」读书的时候,在作义工帮忙,也参加了居士的打坐课程,居士是「我」的「禅坐老师」,如今居士还是在以前的境界相上去琢磨,居士的弘护佛法,不遗余力,但是错认头路,于光影门上认头神,反而成为妄语中人,哪一天才 admin

2018-07-21

-----详见本网站《读书局版书摘录》栏目之《禅的悟前与悟后》。推荐请购。 (原标题:看话头禅的悟前与悟后) admin

2018-07-21

又譬如意识觉知心在专心读书时,既有所读的书本意涵之境界,也有意识觉知心专注在书本上,并且对书上每一个字义都能清楚了知,所以意识觉知心具足能所与觉观。由此证明:意识具有能所与觉观的体性,才可能在六尘中了了灵知。反观佛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则无六尘中的能所与觉观,何以故?佛在《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一所说:「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无观是名心性」( 三摩地

2018-07-21

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导师的七本公案几乎都翻阅过,虽明白哪些作略,可从来不认为这样叫做开悟,因自知只有真正开悟者可以坦然说自己开悟而无过,想自己不过于书籍文字纸张上熏习导师法义,往世喜爱读书的种子现行,以思辩分析而断其一二,以是如此,何须张扬,以为开悟!真正开悟,一念相应,才能肯定无疑,才能发起受用!如 三摩地

2018-07-21

那这种灰身泯智的平等,如何能让人生起慈悲心来?只是,一般菩萨虽然依明心发起的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能现见一切众生的根本平等所在,却要如何进一步转为三大阿僧祇劫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这应该就是读书会当天那几位明心菩萨提问的疑惑所在。首先末学认为:那还是要回到前述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性来观察。前面说如来藏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七转识运作,乃至无时无刻、无私无 三摩地

2018-07-21

尤其今天许多人在佛学院读书,他出来就准备要出家,可是他所信受的这些比丘所说的法,那些并不能算是法师,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相信佛,所以所传授教导的书籍也不是在讲真正的佛法。譬如说,他们认为这个涅槃就应该跟见闻觉知有关,或是没有念头就是涅槃、或是放下就涅槃,也就是说他们全部都远离般若波罗蜜,却想要实证涅槃。乃至于今天南洋大师也是如此,就认为他意识心努力的用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为了对治这个睡眠盖,就会用头发悬梁、用锥刺股,来对治自己的睡眠与昏沉。但是我们佛门修定不必这个样子,因为我们主要是让自己能够有合宜的生活作息,然后来调整自己的习气性障,来降伏自己的习气性障。也因此,当自己发现自己有这种昏沉睡眠盖的时候,刚好就可以仔细地去想想:自己是哪些地方必须要去调伏它,而不必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勉强自己一定 三摩地

2018-07-20

譬之做举业家,其欲得功名,求生净土也;其读书作文,执持名号也。此处似有微分也。则求生之念,宜于早晚发愿时。若称名之刻,又当专一其心,不可使之以夹杂也。问:终日念佛,遇福则作,固是学人本分。但作福时,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号,未识有碍一心不乱否?答:明镜本空,物来则现,于镜空何碍?人但事未至而将迎,事已过而留滞,乃为病耳。问:父母之恩,最难图报,若能往 三摩地

2018-07-20

独是以其说告之吾辈读书人,却甚不易,由其先有一番肤浅套语,牢结于胸,故虽有至道而不欲闻,虽有良言而不欲听也。爰集指迷归信之言,可与净土相发明者,摘录数条,以当法喜,名为“启信杂说”。如如居士颜丙《劝修行文》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匪坚,总归磨灭。长年者,偶至十而亡。短命者,不过二三旬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甚至与师父及一些东山高中的同修,成立文山佛青会的读书会,探讨佛法经论。在研讨的经论中,师父建议从印顺法师的《妙云集》开始。起先,研读《佛法概论》;读了一年相安无事,因为大家程度相当(一样差),没有引发什么争议;接著研读《般若经讲记》,读到“缘起性空”时,觉得这句话简直道尽了世间的,也与佛法中“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相应, 三摩地

2018-07-20

一周体验下来,觉得出家生活很适合我,于是一面读书,一面每逢周末便回寺里听经闻法。假日回到台北,也试探父母亲的意愿:如果我将来出家,是否会赞成?得到父亲的支持,便圆顶受沙弥戒。后来大学毕业,当兵两年回到常住,不久被调到分院帮忙常住的建设。就在此认识了我的善知识--法莲师兄。莲师平日沉默寡言,但论到佛法,辄滔滔不绝,别有见解。此时,寺里刚好收到《无相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发大心、识大体、做大学问,成就大人事业,不亦乐乎!出家后,以读书念佛为事。读书,常昼夜不懈。念佛,则夜以继日,日以继夜;一昼夜、三昼夜、七昼夜、九昼夜、十昼夜、十四昼夜,经行念佛。又曾连续三个月,从朝至暮念佛不辍。念佛乐,经行念佛尤乐。二○○○年秋,偶然机缘,得读《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一书,立即前来正觉讲堂听经,加入禅净班。两年六个月共修之期,忽焉已 三摩地

2018-07-20

我是长女,只有一个小我两岁的弟弟,他聪明会读书,学业成绩都在前三名,从小学顺利到研究所毕业;可能是共业,弟弟虽然会读书,可是也很忧郁。我自小爱看书,喜爱文艺,常梦想能坐拥书城,享受阅读之乐;亦好钢琴之音,但知家中状况,始终隐藏在心,不敢要求,只能羡慕同龄有能学习者。孤独自怜、郁郁寡欢,日记中所载尽是愁苦。幸老天怜悯,小学五年级时开我一扇之门,识声乐 三摩地

2018-07-20

午斋后略为休息,再经行近一小时,才又开始拜佛近三小时,再阅读书籍约一小时后休息用膳。晚上配合上课及做家事外,仍以拜佛为主。在休假期间,三月底最后一周的那几天,行住坐卧中的疑情特别浓,而白天拜佛时,突然的有所碰触,第一反应是:“那是什么?为何会出现在念头之前?”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它的清净性、无染性,与我们染污的、分别的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那几天似乎已被安排好了一样,忏悔、拜佛、发愿、回向、读书、思惟整理,都是全自动的进行著;就如做一次总复习,这得亲身经历才会明白。导师说:“佛菩萨回报给我们众生的,总是比我们付出的还多。”那几天,沐浴佛恩、师恩,又一阵痛哭流涕,感激不已。心里想:是佛菩萨怜悯我虽资质鲁钝,却懂得护持、努力作义工吧!果然禅三时,轮到我进小参室,虽不免紧张, 三摩地

2018-07-20

”当时真是一脸的错愕与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我刚刚才上了东吴大学读书,而且才刚刚在谈恋爱欸!”许是宿植的善根吧!虽然当时只是个工读的穷学生,却也懂得将自己的零用钱装在红纸袋里,有模有样的学起信众供养起师父来了,那是自己生平第一次供养三宝;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做供养,更不知道为什么要供养。总之,就是那么自然的、那么高兴的做了!( 三摩地

2018-07-20

那时有个八十多岁、瞎眼的曾祖母,堂、表弟姊妹都会捉弄她,只有我常替她捶背照料;她常说死后要保佑我会读书,果然还真灵感,从小读书都是名列前茅,小一就开始当班长;但因为是害羞内敛、缺乏自信的乖宝宝,永远都有惧师症与上台恐惧症。小二时,父亲奋斗有成,把我们母女接到都市,我就开始好命。父亲是个时髦人物,让我得以穿订做的衣服皮鞋,坐著父亲的轿车出游、学琴、听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叫道:“凡圣本一体,以习故差别。我知之矣!”于是便辞亲前往成都,投鹿苑清泰禅师座下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一日,清泰禅师命他往大慈宝范讲师座下听习《起信论》。惟照禅师回到寮房,蒙头便睡。清泰禅师诘问他为什么不去听讲。惟照禅师道:“既称正信大乘,岂言 三摩地

2018-07-20

居讷禅师生而英伟,读书过目成诵。十一岁依汉州什邡(fang,属成都府)竹林寺元昉(fang)禅师出家,十七岁试《法华》得度,受具足戒后,一度游于讲肆,究习经论,学冠巴蜀。一日,居讷禅师碰到一位禅者,刚从南方参学回川。二人一起相谈甚欢。禅者大赞南方禅宗之盛,并历数四川有道之士,皆因投于宗门而悟道,如马祖本是四川什邡人,因参宗门大德而得明心性,名播天下;亮座主本 三摩地

2018-07-20

祖心禅师少时读书,即闻名乡里,十九岁的时候,不幸眼睛瞎了,父母于是祈祷观音菩萨,如果治好了他儿子的眼睛,将来让他出家。不久,祖心禅师的眼睛果然复明了。于是祖心禅师便依龙山寺僧人惠全禅师出家。第二年参加试经,因别出心裁以诗作答,得以剃度。在龙山寺期间,祖心禅师因为不守戒律,而遭逢横逆,于是便离开龙山寺,游方行脚。祖心禅师曾参礼过云峰文悦禅师。云峰文悦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4条/6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