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日,惟清禅师读玄沙语录,困倦不已,遂靠着墙壁休息,过了一会儿又起身经行,因为脚步太快,把鞋子弄掉了,于是他便弯腰拾取。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于是他便把自己之所悟告诉了祖心禅师。祖心禅师道:“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然新得法空者,多喜悦,或致乱。”于是便安排惟清禅师到侍者寮,放下一切,好好地熟睡几天。[修禅者当于此处留心,前人之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清禅师于黄龙开堂日,曾上堂举浮山法远和尚语录--“欲得英俊么,仍须四事俱备,方显宗师蹊径。何谓也?一者祖师巴鼻,二具金刚眼睛,三有师子爪牙,四得衲僧杀活拄杖。得此四事,方可纵横,任运卷舒,高耸人天,壁立千仞。倘不如是,守死善道者,败军之兆。何故?棒打石人,贵认实事。是以到这里,得不修江耿耿,大野云凝,绿竹含烟,青山锁翠,风云一致,水月齐观,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守知和尚问:“曾见法昌倚遇和尚否?”从悦禅师道:“曾看他语录,自了可也,不愿见之。”守智和尚又问:“曾见洞山文和尚(宝峰克文禅师)否?”从悦禅师道:“关西子(克文禅师的外号)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守智和尚便道:“你但向尿臭气处参取。”从悦禅师于是依教,前往洞山参礼克文禅师,并得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后,他遍阅诸家语录,尤其喜欢云门、睦州之语。一次,宗杲禅师偶然翻阅古云门录,心中忽然生起一种恍若旧习的感觉。在阅读五家语录的时候,宗杲禅师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元(原)初只是一个达磨,何以有许多门庭耶?”带着这个疑问,宗杲禅师前往宣州,投广教绍珵(cheng)禅师座下请益。绍珵禅师是兴教坦禅师之法嗣,琅邪慧觉禅师之法孙。宗杲禅师此前曾经参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此期间,绍隆禅师从一行脚僧那儿偶然看到圆悟克勤禅师的语录,便借来一读,抚几长叹云:“想酢(zuo)生液,虽未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第(只)恨未聆謦欬(qingkai)耳。”于是便前往宝峰参礼湛堂文准禅师,次居黄龙叩请死心禅师,最后终于投到圆悟克勤禅师座下。一日,绍隆禅师入室参礼克勤禅师。克勤禅师问:“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括苍太守耿延禧向克勤禅师问道,在阅读克勤禅师语录的时候,偶然看到克勤禅师送给景元禅师的那首题像,因而得以了解景元禅师的为人,于是想邀请景元禅师前住南明山开法。为了找到景元禅师,太守遣使者四处打听,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在台州报恩寺的大众寮中找到了景元禅师。不得已,景元禅师便受命出世弘法。当时报恩寺的方丈古公和灵源禅师的高足,听了景元禅师的开示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镇州出罗卜,见《赵州语录》。有僧问赵州和尚:“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赵州和尚道:“镇州出大萝卜头。”]宗杲禅师见其颂,大喜,遂说偈予以印证,偈云:“通身一具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原标题:300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生前有语录四卷传世,其中的释谈章,被谱成了曲子,作为梵呗,流传于丛林,世称“普安呪”。印肃禅师临终有遗偈云:“乍雨乍晴宝象明,东西南北乱云横。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汝为清。” (原标题:318普安印肃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宋濂在《元叟行端禅师语录》序中,是这样描述行端禅师的为人——“公平顶古貌,眼光铄人,颔下数髯,磔(zhe)立懔然,雪后孤松。坐则挺峙,行不旋顾,英风逼人,凛如也。所过之处,众方欢哗如雷,闻履声,辄曰‘端来矣’,噤默如无人。宾友相从,未尝谈人间细事,舍不发一言。秉性坚凝,确乎不可拔。自为大僧至化灭(自受戒以来,一直到圆寂),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生前著有三会语录行世。 (原标题:362横川如珙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梵琦禅师生前著述甚多,有《六会语录》、《净土诗》、《北游集》、《凤山集》、《西斋集》、《和天台三圣诗》、《永明山居诗》等。梵琦禅师认为,参禅之要,重在离分别,忘知解,死却偷心——“只如坐禅,须是了却自己偷心始得。若不了却自己偷心,空坐何益?且阿那个是偷心?便是一切不了,念起念灭,总是偷心。死得偷心,便与佛祖不别。”另外,梵琦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看睦州(睦州陈尊宿,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语录有省,于是前往中竺礼谒元叟行端禅师,请求印证。元叟禅师问:“何处来?”法林禅师道:“天台。”元叟禅师又问:“曾见寒山、拾得么?”法林禅师于是叉手向前,说道:“今日亲见和尚。”元叟禅师便喝道:“脱空谩语汉,参堂去!”[脱空的意思就是脚不点地,悬在空中,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笑隐禅师生前有《禅林清规》、《四会语录》、《蒲室集》等著作行世。 (原标题:371笑隐大欣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最初参礼圣安澄禅师,经常举自己在阅读《古尊宿语录》时所得之语句,向澄禅师请益。澄禅师间或对他的见地给予认可。于是,楚材居士便自以为已经开悟了。随着金辽元三代的急剧变迁,楚材居士虽然一直身居高位,但是求道之心却越来越恳切。后来他又前往参礼圣安澄禅师。当他再次谈及先前得到澄禅师认可的一些观点时,澄禅师却突然翻脸不认。楚材居士感到非常疑惑,便问澄禅师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明本禅师生前著作不少,有《语录》十卷、别录》十卷、信心铭辟》一卷、《楞严征心辩见或问》一卷、《金刚般若略义》一卷、《山房夜话》一卷、《东语西话》一卷,等等。 (原标题:388中峰明本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愠禅师生前著有《二会语录》、《三庵杂录》及《净土诗》行世。 (原标题:395恕中无愠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慧照禅师阅读真净禅师(宝峰克文)语录,当他读至“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薜荔缠”这一句时,汗流浃背,恍然有省。于是他便前往苏州荐严,礼谒东屿德海禅师,请求印证。初礼荐严,东屿禅师便问:“东奔西走,将欲何为?”慧照禅师道:“特来参礼。”东屿禅师道:“天无四壁,地绝八荒,汝向什么处措足?”慧照禅师一听,便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净慈禅师生前有《清凉语录》和《山居诗》行世。净澄禅师的山居诗写的很有特色,可与石屋清珙禅师相媲美。现录数首如次——“寰中独许五台高,无位真人伴寂寥。一任诸方风浩浩,常空两眼视云霄。”“甘贫林下思悠悠,竹榻高眠石枕头。格外生涯随分定,都缘胸次略无求。”“自住丹崖绿水傍,了无荣辱与闲忙。老僧不会还源旨,一任青山青又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了改禅师于是问子严禅师:“这个莫是背触不得底意么?”[“背”和“触”,在宗门语录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真俗的执着。如“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竹篦,即落于实有,违背真谛,称之为“触”;不唤作竹篦,即落于空,违背俗谛,称之为“背”。第一义谛离四句绝百非,既不触又不背,非关语言文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净琴禅师偶然遇见性空关主之座下有一尊宿静晃禅师,在阅读古梅语录,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僧入丈室外,告诉古梅禅师说:“某有个入处。”古梅禅师一听,便拈拄杖,将他打出丈室。过了一会儿,那僧又走进丈室,古梅禅师又将他打出。读到这里,静晃禅师笑道:“者僧实有悟处,只是未明耳!”净琴禅师听了静晃禅师的评语,遂起身作礼,请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