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禅门经典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师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百丈禅师之外,为了要加深菩萨们的印象,我们就引用,最后再来引用曹洞宗洞山禅师的一段话,来跟彼此,不管你是身出家、你是心出家,我们互相来勉励洞山禅师这一段话,这个语录是怎么记载的呢:洞山禅师问僧人:世间何物最苦?僧人回答说:地狱最苦。师曰:就是洞山禅师回答。他说:不然不是的,世间不是以地狱苦最苦。云:这僧人就反问:不是地狱最苦,那您禅师、和尚,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当然这里面就有更深一层的意涵,不过我们现在不讲这个部分;只举说红尘一词,已经被广泛被佛门里面所使用,然后作为引导,跟后面所要说明的佛法义理,来作一个联结。(原标题: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特别是唐代楼颖辑录之《善慧大士语录》中记载最详。1、傅翕大士简介傅翕(xī),号善慧,齐明帝时,东阳县人,父宣慈,母王氏。梁天监十一年,傅十六岁,娶刘氏妙光为妻,生三子。一日,在稽亭塘下网鱼,遇一梵僧对其言:吾与汝同在毗婆尸佛所发愿度生,今兜率宫,汝衣钵尚在,何时回来?傅闻言为之瞪目。僧命其临水观影,见圆光宝盖,顿悟前因,遂请梵僧,示其修行之地。僧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更为惊奇的是,当他催眠状态下的回忆语录被录下来寄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析时,研究人员发现福特不仅法语说的很溜,而且说的还是在三个世纪前就已经消逝的巴黎土话。虽然陌生语言习得案例是轮回方面很好的证据,但是这些案例的数量非常稀缺,所以并没有广泛到可以形成硬资料让研究人员加以分析总结。6、神童神童是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孩子,通常在科学或艺术方面,他们不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9中的开示:“学道之士如鸡抱卵,须是暖气相接方可生成;若中间间隔,暖气不接,便抱十年终不得生。”这就是说明“求法”必须是要有持续性与恒心,才能一直往前进展,尤其是在三乘菩提见道方面,更是要努力不懈才有机会可以成功。而众生之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就是因为没有从过去无量世来所曾遇到的诸佛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禅师不用打坐来作开示,如果这定境打坐,相貌,可以方便开示真心来让明白,这样禅师语录就会有许多打坐的开悟记录以及教导,可是并非如此。当然也可能有人说,那如果不是这样打坐,应该有真悟的禅师会来破斥打坐,可是祖师语录之中应该没有人会否定打坐吧?1.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住心观静,是病,非禅!」2.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常坐拘身,于理何益!」3.六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结果经由查证,整个故事根本违背了当时的记录,是一直到了晚明时节才有个人的语录,不是正式的史书上出现的。这位教授虽然名闻佛教学术界,当时却忽略了学术研究最起码的“广览文献”,以偏颇不实的文章八卦的视角,去污蔑真正证悟的祖师,实在是一个学术界的遗憾。在整个求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件历史事实):因为密蓭的后人已经失传了如来藏正法,证悟的内容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六)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身中有一个长生不老药的如来藏,也不知道如来藏体性是清净的;所以才会造下种种善业与恶业,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不已。但是,当众生在轮回当中,这个从来没有轮回生死的如来藏,与众生的五阴身一起和合运作,而且配合无间,只是众生没有慧眼可以看见祂真实存在。对于声闻乘与缘觉乘而言,这个长生不老药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门经论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且问你:‘你还自放得过也未?’】(《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三)近年台海两岸学人亦复如是,往往有人来函要求印证;然而彼等所悟仍属离念灵知心,或为离念灵知心之变相,平实即不得为之印证;又因遵佛所嘱护持宗门密意故,以及会中规矩不得在禅三以外场合为人印证,乃婉言不得印证之缘由。多数学人都能体谅而接受之,然而间有不服者,见平实不能为之印证,便生怨怼 | 三摩地 2018-07-21 |
![]() |
4、不可离经而独尊净宗诸祖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它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若净宗诸祖之释义,违背净土五经及佛说诸了义经者,皆不可信受。若与世尊及弥勒菩萨所说不相违背,方可信受。如果我们想引述净土宗祖师的开示时,应该以永明延寿禅师 | admin 2018-07-21 |
![]()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克勤圜悟禅师说:悟后只要转依自心如来一味一相之清净无我真如法性而行,自能于历缘对境中不夹杂一切烦心琐事,纯依真心一心而住时,心境就洞然无遮,没有爱憎而又离于虚妄之取舍,不分别彼真心与五阴我,也不作得失之分别,于一切法中坦率自然的安住,因为一切法都是我自家真心宝心不思议处、清净圆明妙心所受用之物罢了。悟后觉知心应该依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见性的意旨,佛陀于经典中,似乎只有在《大般涅盘经》才特别说,所以这本来也不好懂,然而经典上还是很清楚地说有见性,乃至古来证悟禅宗大德,立三关,以见性居次,大都如此,所以观察虚云老和尚语录,只能知道有文曰:「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把这证悟明心和见性当作是同样一件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禅师的应对有许多的技巧,对于机锋猜测者来说,到底是要个什么,通通只能拍拍脑袋,实在是不知道!《虚堂和尚语录》卷5:「邓隐峯辞马祖。祖云。甚处去。峯云。石头去。祖云。石头路滑。峯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到石头。绕禅床一匝。振锡一下。问云。是何宗旨。头云。苍天苍天。峯无语。回举似马祖。祖云。汝更去。待他道苍天苍天。汝便嘘两声。峯又去。依前问。头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传心法要》(黄檗希运禅师语录)云: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本心第八识),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此无分别心&mda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亦如《指月录》卷三十二载云:【师〔大慧宗杲〕云:我平生好骂人,因看玄沙语录,大喜他勘灵云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可谓壁立万仞。后来与灵云说话了,却云:‘你恁么,方始是彻。’后头却恁么撒屎、撒尿。却问圆悟:‘如何?’悟笑云:‘他后头却恁么地,我也理会不得。’遂下来。归到寮,方知玄沙大段作怪,遂举似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亦如《指月录》卷三十二载云:【师〔大慧宗杲〕云:我平生好骂人,因看玄沙语录,大喜他勘灵云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可谓壁立万仞。后来与灵云说话了,却云:‘你恁么,方始是彻。’后头却恁么撒屎、撒尿。却问圆悟:‘如何?’悟笑云:‘他后头却恁么地,我也理会不得。’遂下来。归到寮,方知玄沙大段作怪,遂举似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