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了证明圭峰宗密与大德所说者,皆是阴界入我见之「离念灵知」,兹举示其留存之语录如下,供大德及读者评判:「万法俱从思想缘念而生,皆是虚空,故云化也。既一念不生,则万法不起,故不待泯之,自然寂灭也。」「问:云何佛化所生?吾如彼生?佛既无生,生是何义?若言心生法生,心灭法灭,何以得无生法忍耶?答:既云如化,化即是空,空即无生,何诘生义?生灭灭已,寂灭为 admin

2018-08-08

虎丘绍隆一脉,由于兼弘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数传而至大慧入灭后六十余年,已堕入离念灵知意识心中!更何况明朝中叶以后之虎丘后人所住持之天童山道场,当知更难以远离默照禅所堕之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也!然而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证悟之标的,不是弘扬其默照禅的虎丘后人所堕的离念灵知心也!有语录为证:【祇如四大坏、五蕴空,六根昏塞,七识舍尽〔注〕,平生 admin

2018-08-01

206,b16-17)禅宗著名的语录人天眼目亦复如是言。《人天眼目》卷4:「第八识亦名含藏识。若是悟底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位圆。」(CBETA,T48,no.2006,p.322,c13-14)《人天眼目》卷5:「八识多异熟性故。亦名含藏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七八二识不相离。解深密经云。此八识能发起前六转识故。第八识谓前世中。以善不善业 admin

2018-08-01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六)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身中有一个长生不老药的如来藏,也不知道如来藏体性是清净的;所以才会造下种种善业与恶业,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在三界六道中轮迴生死不已。但是,当他们在轮迴当中,这个从来没有轮迴生死的如来藏,与他们的五阴身一起和合运作,而且配合无间,只是众生没有慧眼可以看见祂真实存在。对于声闻乘与缘觉乘而言,这个长生不老药如 三摩地

2018-08-01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六)因为众生不知道自己身中有一个长生不老药的如来藏,也不知道如来藏体性是清净的;所以才会造下种种善业与恶业,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不已。但是,当他们在轮回当中,这个从来没有轮回生死的如来藏,与他们的五阴身一起和合运作,而且配合无间,只是众生没有慧眼可以看见祂真实存在。对于声闻乘与缘觉乘而言,这个长生不老药如 三摩地

2018-08-01

他收集整理了黄檗禅师的语录《传心法要》和《宛陵录》,并亲自书写作序,同时他还书写过《大藏经》五百函。此外他还为圭峰宗密禅师的《禅源诸诠集》、《原人论》及《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等书作过序。他还写过发愿文,流传于世。4、黄庭坚号山谷居士.幼时极聪颖,能过目成诵,后被哲宗召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等职。孝心很重。有般若夙习,虽身在仕途,而心胸淡泊。 三摩地

2018-07-23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修,一天,天琦禅师偶然翻阅祖师语录,就在他提撕沉吟之际,忽生疑情:疑是阿谁?举处是何人?这疑情越来越重,于是,他便终日只看是谁二字,心心念念,昼夜一如。忽然间,他发现,山河大地和自己的身体突然不见了,犹如虚空。一次行脚途中,偶然听到山鹿的鸣叫,当下便会得日用之中无有不是底道理。又一日,天琦禅师正在途中行走,忽然如梦初觉,从前参学所得 三摩地

2018-07-23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等。1、黄檗运禅师示众: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 三摩地

2018-07-23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梦游集》(尤其是《憨山大师示初参禅者》甚是亲切中肯)、《宝独禅师语录》等。大慧宗杲祖师关于参话头的系列开示:入门只是看: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话、竹蓖子话,只是不得下话,不得思量,不得向举处会,不得 三摩地

2018-07-23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当然这里面就有更深一层的意涵,不过我们现在不讲这个部分;只举说红尘一词,已经被广泛被佛门里面所使用,然后作为引导,跟后面所要说明的佛法义理,来作一个联结。(原标题: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身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成佛的)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 三摩地

2018-07-23

异僧乃叹曰:道人猛利,非我所及!】(《古尊宿语录》卷四十八)解释如下:有一天,黄蘖禅师在路上遇见一位奇特的僧人,这个僧人是个阿罗汉,而且是有神通的阿罗汉,黄蘖禅师与这位阿罗汉一同前往天台。到了天台刚好碰上江水上涨,无法渡过,由于没有船可以渡江,黄蘖禅师就倚着拄杖站立良久。这时这位阿罗汉,将自己戴的斗笠丢在江边,踏在斗笠上,把它当作船浮江而过;到了半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知道有真心存在,也不能知道祂的种种体性的话,那么你学任何法,对于佛法、佛菩提道来讲都没有好处!那么到底什么是本心呢?我们再来说,禅宗的祖师也就是《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洞山悟本禅师怎么说: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也就是说:禅宗这个般若禅呢,它其实是在找 三摩地

2018-07-23

楔子1、佛法中精进的定义2、五根五力中的精进3、六度中的精进度4、善心所中的精进5、经论语录中的精进事例6、精进辩与德乐止的故事7、难陀比丘速证圣果8、禅关策进中的祖师故事节录9、袁州雪岩钦禅师普说10、铁山瑷禅师普说11、古拙禅师示众12、精进的义理辨析13、正精进与邪精进14、身精进与心精进15、精进的四句差别16、总结精进17、附录a、大乘百法明门论b、禅关策进节录---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成佛的根本呢?我们来看看禅宗的祖师怎么说:《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1: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不知道佛有个出身处。佛有个出身处,当然众生也有个出生处。对菩萨来讲,对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来说,他因为不知道有个出身处,所以他没办法成佛。那么明心就是找到了出身处,什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人因为读此师的语录而自我否定,退失了,非常可惜。他们不知此师尚未悟,相信此师的错误知见,所以自我否定而退失掉了。一切佛子必须觅得真正开眼的善知识印证,以免被假名善知识所误。明心见性的人应该深入全部了义经典,融会贯通,则此生绝不会退失,也不怕大名声的恶知识否定。而且要赶快修除烦恼,进入第四禅,再以四禅的定力加修天眼通与宿命通,那就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又亿昔见“高峰语录”,谓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此师之纯钢铸就者,向怀之行脚。唯时师意,并匡山永明而一之,更录古德机缘中吃紧语,编之曰:“禅关策进”,并刻之,以示参究之诀,盖显禅净双修,不出一心。》由以上记录,可知莲池大师是从最初之参究念佛得力,再由参禅入理,因此而提倡禅净双修,著有“弥陀疏钞”十万言,为净土行者所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196条/10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