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永嘉证道歌》)自古以来,禅宗祖师皆是以种种入泥入水、老婆无比的作略,让弟子们能在穿衣、吃饭、运水、搬柴等日用之中,去证悟无生。如果能够一朝亲证本地风光、本来面目,就能开始迈向成佛的归途。所以,见性成佛、立地成佛,也是禅宗祖师常用来勉励弟子们应速求大乘见道的话语;然而,那也只是理上的佛,而不是已成究竟佛。圆敎天台宗有六即佛的说法,就是:理即佛、名 | admin 2020-02-20 |
![]() |
永嘉大师《证道歌》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 | admin 2020-02-18 |
![]() |
第一个题目是: 一、永嘉大师〈证道歌〉(附论:〈证道歌〉与般若中观之关系。) 他们提出永嘉玄觉大师的〈证道歌〉,要求我来讲解。我也是有这么一个愿望,想要讲〈证道歌〉和般若中观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题目是: 二、从阿含到唯识──论第一义谛初中后善、纯一满净 从阿含到唯识──讲这个题目,目的是要讨论第一义谛“初中后善、纯一满净”。 | 三摩地 2019-06-25 |
![]() |
闻邻僧咏证道歌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豁然如释重负。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以头触柱中峰本禅师。侍高峰死关。昼夜精勤。困则以头触柱。一日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处。恍然开解。自谓所证未极。弥益勤苦。咨决无怠。及观流水。乃大悟关中刻苦毒峰善禅师。在淯溪进关。不设卧榻。惟置一橙。以悟为则。一夕昏睡。不觉夜半。乃去橙。昼夜行立。又倚壁睡去誓不傍壁。 | admin 2018-07-23 |
![]() |
才是一位正信佛子皆应具备的心态与观念;最后仅以摘录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作为结朿:「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堕断常坑,非不非 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堕。」(原标题:若自己的师父传的不是正确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3)永嘉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4)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八到第八识。亦谓之阿赖耶识。亦谓之含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5)六祖大师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六祖坛经》里面有记载,除了六祖依于《金刚经》而开悟之外,悟道之后写了《证道歌》的永嘉玄觉禅师,他在《证道歌》里面,提到自己所证的一样是如来藏,一样是六祖在《六祖坛经》所交付给他的们,提醒他们的、吩咐他们的、嘱咐他们的那个,所谓自性能够含藏万法—名含藏识—那一个第八识。那这一个第八识在《金刚经》里面,或许有位菩萨会说:《金刚经》它是大乘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永嘉证道歌》)自古以来,禅宗祖师皆是以种种入泥入水、老婆无比的作略,让们能在穿衣、吃饭、运水、搬柴等日用之中,去证悟无生。如果能够一朝亲证本地风光、本来面目,就能开始迈向成佛的归途。所以,见性成佛、立地成佛,也是禅宗祖师常用来勉励们应速求大乘见道的话语;然而,那也只是理上的佛,而不是已成究竟佛。各位菩萨,前面所说是依世俗和禅门对立地成佛的看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何把忆佛的净心带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正观与觉照坦然面对新的事物,把它当成生活上的一种考验,从而培养一颗柔软、无挂碍的心,自然能够时时安详、处处自在了。-----《正觉电子报》<柔软心无挂碍>贝都因 (原标题:心柔软无挂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3)永嘉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4)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第八「到第八识。亦谓之阿赖耶识。亦谓之含藏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5)六祖大师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六祖坛经》、《永嘉证道歌》、《景德传灯录》、《指月录》记载的诸多公案,祖师们都在说悟,怎么可以说悟了不能说?悟者说悟,是如实语,然应有分寸,不能将所悟的内容(宗门密义)——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的所在明说出来。《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载,佛已吩咐不可向外道及初机学人明说密义,即使有学人相求,若其根性没有成熟,也不能以机锋引导他开悟,只能说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玄觉禅师生前著有《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一篇,后由庆州刺史魏靖编缉并作序,自浅入深,共成十篇,合曰《永嘉集》,刊行于世。千百年来,该书一直被人珍为丛林瑰宝,堪当修行人的指路明灯。玄觉禅师圆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月十七日,春秋四十九岁,谥无相大师。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与三祖的《信心铭》、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以及六祖《坛经》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有一天晚上,世愚禅师无意间听到隔壁的僧人唱念永嘉大师《证道歌》,当对方唱到“不除妄想不求真”这一句时,豁然如释重负,一刹那间,眼前的一切如梦幻空花一般,无有质碍。世愚禅师喜不自胜,说道:“佛法元(原)在目前,人自远之耳!”并当时下述偈云:“时时觌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于是世愚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大事。祖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法界元(原)来无一物’。佛者觉也。如何是觉?□!呵呵!方知此语,实无妄也。且道笑个什么?经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然虽如是,须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 | admin 2018-07-19 |
![]() |
闻邻僧咏证道歌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豁然如释重负。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杜门力参移刺楚材丞相。参万松老人。屏斥家务。杜绝人迹。虽祈寒溽暑。无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者几三年。乃获印证评曰。如是用心。如是证道。是之谓在家菩萨也。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独何为哉以头触柱中峰本禅师。侍高峰死关。昼夜精勤。困则以头触柱。一日诵金刚经。至荷担如 | admin 2018-07-19 |
![]() |
永嘉大师《证道歌》: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都是此第八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