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个人在当初也是一窍不通的,当年对于佛法的认知,从现在所知而言,当年其实是一片空白,哪有能力来作判断?完全是靠着往世所修的福报去摸索:听人说打坐最好,就在打坐道场待个两、三年来修学;可是修学两、三年以后,对于明心见性之有关课程,第八识如来藏是什么?对这些正确的知见可说是完全缺乏的。为人师者,没有把这些学禅者应有的正确知见教导学人,没有把学人应有的正 三摩地

2018-07-23

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因认知而影响你的情绪那这个就是慧。所以出三界生死苦要以慧为体,是要由慧根所出生的,慧又是由定以及精进来出生,精进跟定又分别是要由信根跟念根所出生,所以说信、进、念、定、慧,在各自的增上广大之后,成为五根进而成为五力。这五根、五力熏修的过程,就代表佛法上所须的实修过程。尤其是学佛人对佛菩提真能够令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已生起信心了,也决心要努力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你所经历和熏习的都是各种不善的作意心所来侵扰,所以你已经建立了不善作意的认知。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当下不一定会承认这个不善的作意是对的,可是你了解它的内涵。所以说,即使你想还是宁可不要去了解,假装不知道啦,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在那个罪恶世界里,你就是会了解杀人啦、放火啦……这些恶事,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个 三摩地

2018-07-23

心理认知学家,他们叫镜像神经。镜像神经的话呢,它叫亦步亦趋,就是:前面是长者,你就跟著他,他这样右手伸出去,你就跟他右手伸出去;左手伸出去,你就跟他左手……,我们的镜像神经所反应的,就会跟他一样。所以,为什么说,有人教导我们东西的时候,他如果是跟你面对面,你就觉得左右方向不对,而转不过来,因为这道理是因为这镜像神经的运作是亦步亦趋,你是 三摩地

2018-07-23

好,所以你就会开始走向坏法啦,你会坏你的证悟法,你会坏你的实相法,你会坏你的清净法,你不想要在第一刹那就切断,或是生起一个清净的作意,当你不生起,你不建立,不巩固你的菩萨性,也不切断你的凡夫性、烦恼性,那接下来会怎样?你的认知会被扭转,当认知扭转的话,接下来就是末那的事情,不再是你的事情啦。你在第一点时间,你不做抉择,当末那允许你来做抉择,你不做抉 三摩地

2018-07-23

至少,在批判你的时候,我是怀着这样的认知。所以,当你从地震中逃活下来,却在一句话中呈现不够好的品质时,你的生命存在,也被否定。逃生,也成偷生。对善的渴望力量大到失去理性时,就这样转成了对不够善的恶意批判。有谁的逃生不值得庆祝?可你竟被钉在那个时空的耻辱柱上,天下之大,你的生命活力从此无由发挥。和一位朋友谈到您和我的歉意,以及这些反思。朋友如下阐述: 三摩地

2018-07-23

这首偈大概的意思是:众生所认知的常法终究会有尽的时候,尽管再崇高的地位最后还是会消失不见,既然会聚集在一起,当然有分离的时候,既然有出生,当然也有死亡的时候。国王听了欢喜踊跃,便命臣民皆悉诵持,也告诉婆罗门可以燃灯。这时国王发起誓愿:我今为的缘故,舍身燃灯供养,不求作转轮圣王,乃至天人之荣华快乐,也不求证二乘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愿以此功德求无上佛菩提,普为十方六 三摩地

2018-07-23

(二)菩萨当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夫妻之间亦然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再来看看:该如何面对夫妻婚姻关系?在《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释迦牟尼佛对们说了一则故事,说:过去无量劫之前,有一个婆罗门修行人,名字叫作光明,他在四万二千年之中修持清净行,已经到达不再造作种种恶业,甚至远离一切过失的境界。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可以这样说,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而来,种种烦恼的苦是因为对于我所的认知而来――所谓我所,是我所有的财富、身体,还有我所有的眷属、事业等等。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也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来源于认知。这就要问,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佛法中对于生死、对于烦恼又是怎样看的呢?大家都很熟悉摩诃般若波罗蜜!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 三摩地

2018-07-23

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恒不生灭的如来藏,能现观蕴处界的生灭无常无我,也能观照如来藏的从来不起我念、从来不作我想、从来没有我的认知,也是彻头彻尾的无我,但所证也只是人空,也并未证法空。必须是菩萨见道通达入地了,成为初地以上菩萨,依诸地所修道种智,现观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从如来藏而来。所以证实如来藏即是一切法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认知上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古印度,居士可以拥有不止一位妻子,而不算是邪淫;以金钱一次一次去买到性关系,也不算邪淫。但这都是依时空而有不同的,却也是有碍于律仪戒的;身为佛弟子,应该尊重世间法,避免有所违反;也应该遵守佛戒,才能日渐清净而增上道业。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应当要正确的来认知,这个五阴本身是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的,不应该让自己堕在四颠倒中,所以应当要生起厌离之心。第四个是要发菩提心。经中常常说,应当要乐于成就佛身,但是佛身指的就是法身。虽然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经历了修集无量功德智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从这些种种功德智慧来成就果地的如来身;想要成就佛身,就应当要发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的认知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如法的。因为佛法乃是出世间法,不是一般人所认知的世间法。一般人所认知的佛法,不外是劝人为善,要烧香拜佛,求事业发达,求财源广进、家人平安、子孝孙贤等等;可是这些都是世间法,不是世出世间法。如果这些法可以被称为佛法,那不是菩萨满街跑了吗?搞不好砖头掉下来,被砸到那个人很可能是菩萨。可是,佛在经典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菩萨永远 三摩地

2018-07-23

怎么可能不吃饭,以禅悦为食?那不会饿死吗?世间的人常常生气时,骂人说:喝西北风去吧!难道色界天不吃饭,靠类似于西北风一样的那种没有质感的东西生存?不可思议!由此而又衍生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吃什么?简单的认知是,我们有两种食物,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物质食粮很好理解,只要不吃,就会挨饿,就一定会被饿死。所以,保命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彼此间唇亡齿寒的联系。可 三摩地

2018-07-23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三)文殊师利菩萨开示说,禅师所亲证而认知的只有一种想法,就是一切法不生,而且对于现在、过去、未来三世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一切法,连一些微少许的法都是不取的;因为对于三界一切法都不会生起众生心想的心行法相,这样才可以称为禅师。很明显的,文殊师利菩萨所说界定的这个禅师,绝对不是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意识境界的相似像法,会以意识自己思惟所得的,以为说自己意识住于不分别、以为说意识自己住于定境中的这个一念不生祂就是真如;以这样子的境界,以这样的一个错误的认知,把祂当作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如来藏的真如法性,这样叫相似像法。缘起性空为什么是断灭法呢?因为缘起性空指的是现象界的一切法,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来看的话,都是因缘所生不能常住、不是坚固的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能够这样想的话,能够发起要除掉这个罪的源头的心的话,就能够来认知到底这个人,为什么在世间会有这些烦恼?为什么会造作这些十不善业?能够去除掉这些烦恼,这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佛陀这个佛法。因为一切有情在人间不能解脱,都是不知道自己的颠倒之处,不知道自己五阴原来是虚幻的,不知道这个不断地要觉知自我存在的这个识阴也是虚妄的,所以又宝爱自我的话,那么就会持续在三界中,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业呢?什么是恶业呢?往往是众说纷纭,不是大家的认知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众生无量世以来所熏、所习之不同,所以产生有种种不同的想法与作法。因此,能够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的意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十恶业道的详细内涵。这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换一句话说,每一件恶业、恶道 三摩地

2018-07-23

这四句话,决定性的声闻人听了以后可就很难过了,因为他会想:在生死当中一定要离开种种染污行,才能断除我与我所的贪爱,将来舍报时才能进入无余涅槃;可是菩萨们竟然说,世世在生死当中照样娶妻生子或是嫁夫生子,也照样赚钱,跟世间人一样营生,结果竟然不被染污,竟然不造作染污的行为,这哪有可能?所以他们不了解菩萨们的心境究竟如何,想不通这原因在哪里,而原因就在于 三摩地

2018-07-23

好,所以你就会开始走向「坏法」啦,你会坏你的证悟法,你会坏你的实相法,你会坏你的清净法,你不想要在第一刹那就切断,或是生起一个清净的作意,当你不生起,你不建立,不巩固你的菩萨性,也不切断你的凡夫性、烦恼性,那接下来会怎样?你的认知会被扭转,当认知扭转的话,接下来就是末那的事情,不再是你的事情啦。你在第一点时间,你不做抉择,当末那允许你来做抉择,你不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