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像这样的一个行为,他就把他的一个瞋恚完全地用文字、用欠缺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我们不但看不到他对于法义上有非常正确地说明以及他的认知,只看到他的瞋习,这样并没有办法产生理性讨论的结果。另外有一些人,他是智力或者心性是比较怯弱的,所以人家稍微讲一下,他就觉得受不了了,他就难过了、他就生气了。或者有一些人,他是从小在家里因为父母的习惯都是大声讲话、大 admin

2018-08-13

该文对藏传佛教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弦内弦外之意如天降纶音,意思不言自明啊!其实,无论从宗教教义层面、社会信众认知层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层面还是政府宗教事务管理层面去分析、比对,格鲁派达赖喇嘛等上师活佛所占领、所统领的所谓“藏传佛教”实际是西藏密教,也只能是西藏密教! 当藏传佛教是佛教还是本土宗教——密教,这个对于信众、大众而 admin

2018-08-10

受平实导师的这种启蒙,我于佛法认知中有了正确的目标与方法,一改过去懵懂无知的错误观念,并由于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真正法义,让我过去狐疑佛法的情况下,再度生起大信心,毕竟表相僧宝使我知道有佛法、恭敬佛法,但胜义僧宝却能让我打从心底相信佛法、理解佛法,进而有机会实证佛法,我认为这是胜义僧宝才有的可贵之处。另有一个特色该提的,就是实行实用,平实导师弘扬的法不 三摩地

2018-08-09

“识”是指能够认知的功能。眼识是视觉功能,能分辨色彩;耳识是听觉功能,能分辨声音;鼻识是嗅觉功能,能分辨气味;舌识是味觉功能,能分辨味道;身识是触觉功能,能分辨身体的各种感觉,譬如冷热痛痒。第六个心是意识,也就是我们用来思考、推理以及做抽象的思惟心智。意识也分析前五个心所接受的信息,由于意识功能多元,一般人都会把祂当成自己的心智。一般人大 admin

2018-08-09

能把三乘菩提分得清楚,对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划分能深切的认知,充分了解其中的异与同之后,就知道要怎么来修学佛法了。有了三乘菩提的正确知见,才不会轻易的就被人误导,被人以三言两语就转入意识境界了。如果一直落入意识境界而不能舍离,就与佛法的见道无缘,就会跟著别人误认为修学佛法就只是要断世间法中的烦恼:要放下一切我所上面的烦恼,就是佛法的修证。如此误认为 admin

2018-08-07

所以应当要正确的来认知,这个五阴本身是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的,不应该让自己堕在四颠倒中,所以应当要生起厌离之心。 第四个是要发“菩提心”。经中常常说,应当要乐于成就佛身,但是佛身指的就是法身。虽然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因地法身,可是要经历了修集无量功德智慧、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七菩提分法,从这些种种功德智慧来成就果地的如来身;想要 admin

2018-08-05

心理认知学家,他们叫“镜像神经”。镜像神经的话呢,它叫亦步亦趋,就是:前面是长者,你就跟著他,他这样右手伸出去,你就跟他右手伸出去;左手伸出去,你就跟他左手……,我们的镜像神经所反应的,就会跟他一样。所以,为什么说,有人教导我们东西的时候,他如果是跟你面对面,你就觉得左右方向不对,而转不过来,因为这道理是因为这镜像神经的运作是 admin

2018-08-04

菩萨因为有这样的认知,依于四种修而能够证得远离五尘,远离这样子的五不净身产生的五种识,产生的这样的三种受,而能够安住于内心,依于未到地定而能够证得断我见。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07集于佛法起信--佛法vs.外道法吴正洁老师(原标题:受持五戒的意义) admin

2018-08-04

该文对藏传佛教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弦内弦外之意如天降纶音,意思不言自明啊!其实,无论从宗教教义层面、社会信众认知层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层面还是政府宗教事务管理层面去分析、比对,格鲁派达赖喇嘛等上师活佛所占领、所统领的所谓“藏传佛教”实际是西藏密教,也只能是西藏密教! 当藏传佛教是佛教还是本土宗教——密教,这个对于信众、大众而言纠缠不清的概念被界 三摩地

2018-08-03

”理既不杂乎气,为何又言“天理之性,拘于气禀”?如果是“理微气显”,则所谓的“理性、道心、元神、天赋之命”,自然无法超越“气性、人心、识神、气数之命”,更谈不上脱离“质性、肉心、魂魄”的囹圄了,那天理者又怎能说是“万物统体之性”呢?而且在一贯道的认知中,是要把有妄想分别的人心、血肉之 admin

2018-07-23

在生活中修行,在人和事上提升进化灵性,把佛法融贯于生活全过程,念念修行不辍,勤集福智资粮,成就无上菩提佛果,愿天地为我鉴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辨别邪师的几点认知:邪师多是打着佛陀的旗号,现出与相似的外象,特别是在言语行为上极具迷惑性,对经论了解不多的初学佛者,最容易上当受骗。我是经历了太多的挣扎,吃了太多的苦,才终于认清了邪师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基于特殊因缘,“老法师”并没有在僧团里受过足够的熏习,所以对僧团的建设、戒律相关的认知有所缺失。又,教门有一句话叫做:“讲经不判教,开口就乱道。”判教是一个宗派,尤其是教门诸宗的核心脉络体系。“老法师”虽然讲经很多,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师承和教宗内的系统学习。初期讲法,他多依过去祖师大德的科注疏记,所以问题不明显,而 三摩地

2018-07-23

再轻柔地移动,不失去前述经验,‘初乐生起并被认知’。以那个感觉,完全‘住留在空乐的状态’中。如果乐感好象在退减,再根据你的经验强烈地移动抽送,‘喜乐增强而无上乐被认知’……。所以,由于‘这是较其他密法具更深且迅诉成就之法’,目前,‘不必管一般人将怎么说,’……。‘重要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一、密宗双修法兴起的背景环境与内在必然世上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兴起都不会没有缘由,认知上所谓无缘无故的发生追根溯源均是我们无明时难以洞见造成的。密宗及其在末世反而兴起其实也有其内在必然,均不过是人性的发展使然,具体归纳如下:一是末法时期人心不古,乃人之业性业力全方位释放的时期,整个社会都在依据自己的业性和共业向外找与之相应的事物,所谓自由、人性解放。在 三摩地

2018-07-23

今生学佛,我得益于萧平实导师倡导的实证佛教一开始,对于修学佛法的认知,大概就是诵经念佛,说好话,做好事,后来追随萧平实导师学佛以后,才知道说,学佛需要建立很多的正知见,来确保自己思想上与真正的佛法保持一致;那些非佛教的种种理论,再好,顶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引导自己走出流转生死的生命的轮回。如果不幸遇到的是藏密教,恐怕就不仅仅是走不出轮回了,还得要 三摩地

2018-07-23

而在二转法轮所讲的就是非心心、无心相心、不念心、无住心啊!非心心指的不是众生所认知的心,众生所认知的心是有见闻觉知,然而第八识没有见闻觉知;无心相心是说祂对诸法不分别,也就是说祂离见闻觉知,不与六尘相应: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诘经》卷2)接下来叫作不念心,祂不念一切法,表明祂是离见闻觉知的;接下来谈无住心,指 三摩地

2018-07-23

这是说这个布施的人,他是于布施的因果、因缘果报是有一定的认知,因而对它是有信心的。对布施法的因果,信心不具足的状况之下,他有可能产生后悔之念。譬如说什么样的情况呢?有时候因为对于财物,突然又生起贪爱之心,然后突然就想:万一没有布施的果报,那不是平白无故就损失了那一些财物了吗?有时候这个人是被别人怂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什么就不自己受用那一分财物呢 三摩地

2018-07-23

可实际上,什么是佛教?如何才是护持道场?如何才是供养师父?这些自己并没有认真去考虑,也缺乏正确的认知,只是一味地盲目去做。而支持自己这样做法背后的理念,却不是光明正大的!说穿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做!原来自己的本分应该要照顾家人,热爱工作,才是正确的做法;可是自己选择的却是远离家人,远离工作,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建立在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虚幻想象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人认知,行善一定有善报,殊不知没有被善教导,也就是对临终捐赠器官的,才能有正确的知见教导,可以免除对于捐赠过程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而起嗔恚想、颠倒起,形成下堕恶趣的情况。假如捐赠器官不是出自愿意,那么处理身体过程是会挣扎的。有人说:那不是已经死亡了吗?既然都死了,什么都不知道啊!怎么还有疼痛感觉呢?其实为了配合器官的抢时采用,和移植受用的成效较 三摩地

2018-07-23

像这样的一个行为,他就把他的一个嗔恚完全地用文字、用欠缺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我们不但看不到他对于法义上有非常正确地说明以及他的认知,只看到他的嗔习,这样并没有办法产生理性讨论的结果。另外有一些人,他是智力或者心性是比较怯弱的,所以人家稍微讲一下,他就觉得受不了了,他就难过了、他就生气了。或者有一些人,他是从小在家里因为父母的习惯都是大声讲话、大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