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行阴,于是对无量 | admin 2019-11-22 |
|
”但是六识论者所认知的灵魂,还是中阴身,他包括意识在内,虽然一般人死后有中阴身,他们认为是灵魂〔编案:大善与大恶之人是没有经过中阴阶段〕,但至多七次中阴身,最多只有四十九天寿命,就一定要去投胎;一入胎,此世的意识永断。所以世尊一再叮咛不要毁谤正法,一般人不知道正法就是“八识正法”、“如来藏正法”,若误听六识论者如印顺之流, | admin 2019-09-06 |
|
他的认知落在身行中,离不开身行,所以禅师就打了。明天又上来:“如何是佛?”他不进前,这回退后三步而立,禅师说:“今天打不得你,且记著。”以后还是要打他。后天又上来站得远远的:“如何是佛?”不进前也不退后,站在那边杵著不动,禅师就骂:“你这个瞎眼阿师,给我下田去!”只好乖乖下田去。 所以,懂的人看门道,不懂 | admin 2019-09-02 |
|
)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 【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 | admin 2019-09-02 |
|
” 菩萨戒子张善思合十顶礼 二○一二年十一月于正觉讲堂 编译组序 对于次法的正确认知,是学佛人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见,次法的修学内涵更是学人修学三乘菩提的基础建设。次法的范围包含了一切的人天善法,从深信因果开始到归依三宝,乃至外门广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等,都是次法所函盖的范围。修学佛法的一一阶段都是有次第性的,而三乘菩 | admin 2019-09-02 |
|
”】 既然声闻、缘觉、诸佛的出处都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而佛灭后声闻部所演变之上座部、大众部二根本部,及从二部分出之十八部所弘传的声闻法,也都是从大乘法中方便析出,表示佛法于佛未入涅槃以前,就已经把含摄声闻、缘觉解脱道之大乘佛菩提道圆满具足演说了,而究竟法的大乘法与方便道之二乘法,本质从未经历任何演变;只有学法者之智慧差别与心量差别,以及对 | admin 2019-07-29 |
|
)吕先生以此错误认知作为前提,再根据后出的二乘古人所造《分别功德论》为依据,写作〈佛教轮回思想的论述分析〉(中华佛学研究所,《中华佛学研究》第九期,2005,页1~27)论文,意谓童女迦叶是声闻人,似有推翻阿含部经典所说童女迦叶为菩萨身分之意,乃辩称童女一名为姓氏,而非原有童女(童子)身分之义;此说已经剥夺了童女迦叶之菩萨身分,变相暗示了阿含部经典 | 三摩地 2019-06-25 |
|
如证法师对佛教的认知也跟时下僧人一般,认为西藏密宗也是佛教,而且认为它超越显教,所以他去世之前说我跟密宗有缘,以后也要去学密法。于是我也乖乖的听话去学密宗,当第一位上师死了之后,我就去找第二位学,第二位上师死了就去找第三位;这些汉人的上师死了就去找西藏上师,也是同样的死了就去再找下一位;于是红教上师死了,就去找黄教的;黄教上师死了,又去找白教 | admin 2019-05-01 |
|
由如是错误认知故,堕于无色界有之中,致令不能出离无色界境界,致令不能取证无余涅槃。凡此四种住地烦恼,皆能障碍学人取证二乘菩提之解脱果,令人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名四住地;必定令人常住如是四种境界而常住于三界中轮回生死故。前一是见道所断惑,但得明心,不唯能断见一处住地惑,亦能现前证知法界之实相,因此同时打破无始无明。若作二乘菩提之观行,现观觉知心我、思 | admin 2019-04-24 |
|
比如见一处住地是我见、三缚结,我见会使众生不断地从自我出发,而生起一切的贪爱、厌恶、憎恶、欢喜等等这些的心行;这些心行的生起都是从“觉知心常住”的错误认知以及对于三界境界的贪爱而生起的,所以就叫作起烦恼。其他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住地也是一样,凡是从意根与觉知心生起的烦恼,都叫作起烦恼。这种烦恼都属于四住地烦恼所摄,都是三界中的烦恼, | admin 2019-04-24 |
|
上一集我们说到断我见的本质,就是认知以及现观识阴六识的虚妄性,现观识阴六识都是有生有灭的缘生法,虚妄不实;既然断我见就是要断除那觉知心常住不坏的我见,当然得要深入了解识阴六识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来探讨“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与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界又称为种子,就是功能差别的意思。譬如眼识界,是说眼识的种子,也就是眼识能 | admin 2019-04-24 |
|
所以认知以及现观十八界中的六识界,对于修学解脱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观行重点。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祝您福慧增长,道业增上。阿弥陀佛! | admin 2019-04-24 |
|
十八界的界,一般认知是指界限;但是既然说是界限,当然是有功能性的,才能说是有界限的法;而且应该有二者以上并且是互相之间功能性有所差别的,才能说是界、功能差别;所以界的意思是说功能差别的不同,或者说功能差别的局限。眼根(这里单说扶尘根)的功能界限是接触色尘(注:若是胜义根则是能接触内色尘。以下类推,都只以扶尘根举例而说,胜义根的界,请读者自行思惟与观 | admin 2019-04-24 |
|
” 另外,小乘经典《阿含经》中也明说“三乘”、“大乘”、“如来藏”等,如《增壹阿含经》卷1〈1序品〉: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二眠除三垢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书写经卷者缯彩花盖持供养此福无量不可计以此法宝难遇故说此语 | admin 2019-02-14 |
|
)佛菩提道的修学前的认知 修学佛法的人,必须了解应该如何入门?如何亲证而入见道位中?如何修道?修道是修什么内容?见道与修道的次第又是如何?究竟地的境界又应该是什么境界?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所证有什么异同之处?这些都是学佛人必须认知的内容。只有先了解这些内容的梗概以后,才会懂得要如何正式展开佛菩提道的修学时程。(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 | admin 2018-12-27 |
|
他们也因为这样的观察及认知而自称是阿罗汉,而这些假阿罗汉是世尊降生人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我如今虽然值遇了佛陀,可是我还在狐疑著,”狐狸是最会怀疑的,凡事都很小心,所以惯于怀疑的人,心中正在怀著疑心之时就叫作狐疑。“我如今还在狐疑著,到底要怎么样去发现明白而挥扬这个知见,来亲证及了知这个真实心的不生不灭境界?”波斯匿王心中生起了 | admin 2018-12-27 |
|
[2]想要修习解脱道而证声闻初果、预入圣流,必须先断我见;我见若断,三缚结随后即断;但是断我见的唯一而且不可取代的本质,就是认知及现观六识心的虚妄:现观识阴六识都是缘生之法,都是缘起法所摄的有生有灭之法,虚妄不实,[2] 进而断除对内外我所的执取。第七识意根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被称为第七识。(意根是二乘的名称, | admin 2018-12-27 |
|
所以,我们实际上所学的主要内容,并非纯正的正法课程内容,而是老师自己阅读萧平实导师著作之后,再以自己的认知而想出来的,内容并非是原汁原味的萧平实导师所讲的法。而她认为这样的内容才是佛法的精髓,因此写进了书里,由师兄们校对编辑之后,同修们再出钱助印流通结缘(书名叫做《正法难闻》,里面就有赞叹萧平实导师的《赞师偈》)。(后来才知道,老师的这种作法其实是 | admin 2018-11-10 |
|
欲入佛门首先要具备正知正见,要在生活中如理、作意、观行,认知“身我”“意识我”的虚幻不实,断除“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必经之路,否则就难以得入佛法这个无门之门,得不到真实的解脱受用,更不可能悟道明心。“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士不懂道、僧尼不懂佛的现象如今比比皆是,毫不奇怪。在商品文化盛行的时代,佛门也深受其害 | admin 2018-08-16 |
|
我们讲这句话不是只在嘴皮上讲,必须要身心真的这样去做,没有身心如一的去做,就不要坐在那儿讲,光口头上讲是没有用的,祂老人家会笑你:你在欺骗诸佛!菩萨不但要为众生作大利益,而且还要随时为法丧身舍命的认知,先有这个认知,你就不会畏惧了。除此之外,不为了自己维持身命而去造作恶业,如果被逼去杀人,宁可杀掉自己这个人,不愿去杀害别人,不为身命而造恶业这才是菩 | admin 2018-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