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正法所含摄的内容,就是含摄二乘的解脱道,以及最后成佛的佛菩提道,而且含摄了一切人天善法。那么对于这个正法能够信受,不会怀疑佛陀所说的内容,知道佛陀告诉大众、所宣说的佛法,我们依止而修学,必定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这些解脱果的内容,乃至最后成就究竟佛果这些内容。然后对于法产生信心了,知道佛陀可以依照这个法而成就,那么自己也可以依照这个法的内容而成就。对于 | admin 2020-02-21 |
![]() |
这还是要扣回我们刚前面所说的,主要就是对于法的无知的无明障,也就是对于名闻利养的虚妄、解脱道的胜义、第一义谛的殊胜无知。在《杂阿含经》卷24中,佛陀开示着: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杂阿含经》卷24)佛陀要弟子们要能在细微的罪上----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罪上,就要生起大怖畏,从身行上明显可见的离杀、断杀,到意 | admin 2020-02-21 |
![]() |
前面是因为无明而去造作恶业,后面去恶修善是因为听闻到佛法以后,知道什么是解脱的智慧;去除无明,也因为要让自己能够进入解脱道修学而去恶修善。------《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21集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是佛法吗?>孙正德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尽,不受后有。的阿罗汉,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外相上的苦行,并不是真正的苦行,是与解脱道或者佛菩提道是无关的。世尊的弟子之中,以大迦叶尊者为头陀第一,换句话说就是苦行第一,虽然在外相上也示现种种的苦行,但仍然不是因为外相上的苦行而证果。因为解脱道的法是要断我见、我所执与我执,而佛菩提道的法是要证如来藏,乃至要断恒河沙数的上烦恼;都不是只在外相上修苦行的人所能够了知,乃至能够亲证的。这就是 | admin 2020-02-21 |
![]() |
善业会助长他在佛菩提道或解脱道的修证上,迅速地获得证量。如果往世是多造恶业,那就牵涉到许多的问题;譬如有人往世曾经多次害人,或残害大量的众生,当他在这一世修学佛法的时候,由于被害而堕落在鬼道的众生了解佛法是可以让他出离生死,而且他只要出离了生死,大家都要不到他在往世被他所欠的这些业债,所以一定会障碍他,当然也会对他产生障碍,就使他无缘无故地产生了很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三乘菩提所要对治的就是众生的无明,而无明可以分为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说的无明,以及大乘菩提成佛之道所说的无明。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明就是光明,智慧的光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因为没有智慧光明来了知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正确理解六尘与六入的法义,无论对于修学解脱道或大乘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六尘与六入法义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再来看外六尘与内六尘的差异。外六尘或者外相分六尘就是说:【眼根所触外色尘、耳根所触外声尘、……乃至身根所触软硬、粗涩细滑等外触尘】(《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65。),这是外五尘;而在外五尘上显现之有变动或无变动的法尘 | admin 2020-02-21 |
![]() |
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着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
![]() |
】(《杂阿含经》卷8)由上面一段经文,所以对于六根、六尘、六识,及我所觉受等法的虚妄性,是要一并了知的,不是只了知识阴六识的虚妄性就够了,解脱道的修行者,必须同时了知识阴外的六根以及六尘的虚妄性。因为它们都是无常的,不能久住的,还必须了知识阴所生的受阴虚妄,必须了知识阴及身口共同出现的行阴也都虚妄,再观这些法,仔细地去思惟,经过思惟以后,仔细地去观 | admin 2020-02-21 |
![]() |
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且认知无常虚妄的五阴不是真我,也不异于真我,也与真我不是混合而相在的,了知灭尽五阴十八界以后,有真我独存,才不会堕入断灭境界。所以愿意灭除五阴十八界的全部自己,不让阴界入任何一法的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不再出生种种有漏的心行,对于蕴处界每一法都没有贪染执着,就是对自我的贪爱与执着全部 | admin 2020-02-21 |
![]() |
而三乘菩提所要对治的就是众生的无明,而无明可以分为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说的无明,以及大乘菩提成佛之道所说的无明。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明就是光明,智慧的光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因为没有智慧光明来了知 | admin 2020-02-21 |
![]() |
据说这个觉音论师已经是阿罗汉了!但是这个所谓的阿罗汉却是连我见都没断除呢!又譬如他们所谓的阿罗汉阿姜曼尊者,这个尊者也是连我见都没断!我们把他的开示从头到尾读过,没有一句话能让人断我见,也没有一句话能显示他已经断了我见,那样的解脱怎能叫作正解脱呢?所以到了现代,南、北传修学解脱道的大师和学人们,都是想要用觉知心住于无念当中去入无余涅槃,这都是邪解脱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来看,要判断是否真正的解脱来看的话,我们还是要回归佛陀所教给我们的解脱道,甚至我们可以用佛菩提道来判断,那这样子才能够知道说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解脱;而不是仅仅单由字面上说到不受环境的左右能够自由自在,心得自由自在就便是真正的解脱,我们不能直接从文字上就下判断。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果从解脱道,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判断这件事情。我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佛陀所讲的解脱道就不只如此了,如果你有确实按照佛陀讲的解脱道一步一步修习的话,那么佛陀所教的这个解脱道,就能够让我们真正彻底的解脱烦恼。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说:学佛,虽然说您一开始学佛的时候,也许对于这种面对、接受、处理、放下这样子的一个处事原则,觉得听起来还不错,还挺受用的;不过我们要鼓励大家,了解这个还不是佛法!真正佛法的解脱道,有更多、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前面所说明的部分,只通于一般人在容貌、生活资财、人缘好坏、聪明与否等等这样所显示出来的福报;然而这一些人世间的福报,仍然不能够成办生为欲界天、色界天的庄严,所以只生而为人;乃至说,也没有办法成办修学解脱道的法,甚至是亲证法界实相的法。因为现见一些饶有世间财富,而且也真的是为世间人所尊敬的那些人,却仍然没有能够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因缘;尤其是 | admin 2020-02-21 |
![]() |
】(《瑜伽师地论》卷14)这是解脱道修观行中,包含身念处观的四念处观的中心法义。有些修解脱道的人虽知以四念处观行来实证四圣谛的智慧,但大多数的人却不明白入胎识这个最核心的关键;或者错把入胎识当作识阴意识,而落入断见或者常见的过失;等而下之的,就是只在断我所的贪爱上著墨,以为这样就可以成就解脱果。因此若不能确实理解,接受这个身念处观的最重要前提,而只是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烦恼的定义并不是只有这样;凡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的心行,都叫作烦恼。那么即使你对某一件事情的感觉,心里是快乐的;但是只要这样快乐的心行,是会障碍解脱出离三界生死,那么这样快乐的心行,仍然是属于烦恼所摄。那么什么样的心行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呢?主要有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种根本烦恼,就是声闻菩提当中所要断 | admin 2020-02-21 |
![]() |
倘若二乘圣人如实按照佛陀所说的解脱道法要修学,而将三界的我见、我执、贪爱烦恼都断除了,后有的五蕴不再出生了,但因为法身界祂是不可毁灭,因为祂就是涅槃本际,祂所含藏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种子功能,一样的还归于这个法身界,一样的不可毁灭,这个部分也是二乘人证得无余涅槃所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没有实证涅槃本际。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把自我灭了,不会再出生了,可是 | admin 2020-02-21 |
![]() |
耽著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著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