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这两个主要道——佛法的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其实都是从一真法界的海印三昧里面所悟入的。所谓的海印三昧所指的就是无量三昧的如来藏海。华严宗的无量三昧都必须依止着这样子的一个一真法界的海印三昧,才有办法悟入这样子的无量三昧。所以,如果不能够如实了知二乘菩提的十八界空,就不能证知解脱果,也不能够会通解脱道;如果不能证知领受自心藏识,那就不能入佛菩 | admin 2018-07-22 |
![]() |
复次,学人若不能如实了知二乘菩提之十八界空,则不能证解脱果,不晓解脱道,若不能证知及领受自心藏识,则不能入佛菩提道之门;若离此二道,而言有华严宗旨可作华严三昧观、普贤观、唯识观......等观门者,无有是处,不能入三乘菩提之见道故,何况修道?故说华严宗应与俱舍宗、禅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合并为唯一佛教,不应分派立宗。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原标题 | admin 2018-07-22 |
![]() |
佛所说的一大藏教,未尝不以心为宗也,也就是说,佛所说的三藏一切教法,都是以这个心为宗,从这个心所出生的;三藏的一切教法,从声闻解脱道一直到佛菩提道所说的这些教法,全部都是以这个心为宗,所以全部从这个心所开显出来的,这个心也就是历代祖师所悟的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也就是,一切宗派种种法门的修行,如果能够悟得这个自心如来藏,这个法门就是禅宗之法;因为悟 | admin 2018-07-22 |
![]() |
如果对于般若产生误会的人,不但对于佛菩提道会产生误会,也将会对于二乘的解脱道、对于二乘菩提会产生误解;那对二乘菩提产生误解,也将无法断除我见,入二乘的见道位,更何况是进入大乘别教的见道位——开悟明心!所以,各派各宗如果想要通般若的话,想要会通般若的话,一定要证悟同于禅宗所悟的这个自心如来藏,必须要证悟自心第八识如来藏。那有人说,“其 | admin 2018-07-22 |
![]() |
如果外于其他的心,一定是佛门外道;外于其他的心而求证如来藏心的话,那一定是佛门外道;外于如来藏心而说能够修学佛菩提道乃至于二乘的解脱道,那个叫作缘木求鱼,那个是绝对不可能的。是一定必须要悟到这个真如,悟到这个如来藏心。也就是说,各宗各派所悟的如来藏心,其实祂都是同一个的,没有另外的一个心,所以它是不二门。所以,所有各宗各派其实它是不应该分宗分派的。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珍贵的佛法却能让我们经由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修行,以信愿行三力来改变业力。鸠摩罗什菩萨正是这样借著“业因缘”而发起“完全利他”之事业,示现烦恼相而度化众生。表相上,鸠摩罗什菩萨虽是因利他而烦恼,实则是为利己道业之增长,是于菩萨道上地地增上。诚如《菩萨优婆塞戒经》佛说:“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鸠摩罗什 | admin 2018-07-22 |
![]() |
当然,各位菩萨如果您在解脱道的修行已经有所心得的话,您马上就会发觉这个“四加行”,跟我们真的在佛经上面看到的“煖、顶、忍、世第一法”的这个四加行,修行起来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好,这里我们就先不提了。密宗讲究的是四加行修行圆满之后,上师才会依照他的根器传授密法。密宗主要的教义大概可以分成四项:第一个就是“即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是从鹿野苑化度五比丘开始,一直延续了十二年的时间,在这个十二年的期间,佛不断地在教授解脱道的道理,这部分的道理大部分都集结在《阿含》里面。并且这个部分到后来的,比方说智顗法师在判教的时候,是把“阿含时”的内容以“三藏教”来称唿。所谓的三藏教就是经、律、论三藏,并且“经”这个部分特指的就是《阿含部》的经典,所以叫作三 | admin 2018-07-22 |
![]() |
我们在这个部分完全同意智顗大师的看法,三藏教确实就是经、律、论,并且这个经的部分指的是阿含的部分;它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也就是主要教化的对象就是二乘人,并且是以解脱道作为内涵;它的经文里面所揭示的像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个都是所谓藏教的内涵。但是,我们要稍微进一步去看,我们说《阿含经》的解脱义,并不是只是在析空的这个状况;因为我们从《阿含经 | admin 2018-07-22 |
![]() |
阿含时教,以四阿含为经藏,以毘尼为律藏,以阿毘昙为论藏,名为三藏教;所说以二乘菩提为主,偏显解脱道;般若及唯识种智正理,则于阿含经中以密意而说。菩萨亦须修解脱道,断见思二惑之内涵无异,故阿含通别教。菩萨若未亲证藏识,纯依三藏教而断见思惑,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即名通教菩萨,所修所断所证者,同于二乘三藏教故;由是故说四阿含亦通教所摄。天台宗之《法华玄义 | admin 2018-07-22 |
![]() |
因为这个论《俱舍论》本身,实际上是有关于经量部,部派佛教里面经量部跟说一切有部的中间的论辩所造;那这个中间呢,其实包含了论辩当时的情境,我们不是当机,所以我们有时候很难了解当时论辩的全貌;并且在论辩的过程中,各个论师说的也未必是符于真正的解脱道的道理。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讲说,真正要寻求要修习解脱道的话,实在应该回归佛所说的四阿含作为依据;用四阿含里面 | admin 2018-07-22 |
![]() |
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解脱道法,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可以发起。世出世间的殊胜功德,一定是依止于不偏三界空、不偏三界有的般若中道才能够引发出来。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声闻、缘觉所修的是解脱道,他们是以入涅槃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为目标;而佛乘所修的则是佛菩提道,除了也必须修学有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能力之外,更以世世不入涅槃而在世间修习,地地增上直到成就佛果。所以,声闻、缘觉二乘的解脱道是通三乘的,因为同为修学佛乘的菩萨所必修,因此称为通教;而佛菩提道呢,则不是不回小向大的定性二乘行人所修,称为别教。这样了解了通教与别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整个完整的佛法,除了解脱道之外,也必定会有佛菩提道。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刚刚说过,修行解脱道最有利的方式就是采用佛陀为我们所规划的方式,也就是出家;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方式的话,当然困难就会比较高,但不是不可行,只是困难比较高。可是不可讳言的,如果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出家了,每一个人都出家了之后,如果这个情况推到极致的话,很显然这个社会上就不再有男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生盲者,不见解脱道;今遇大人龙,示我正见法。今日始覩见,无为正真迹;利益于一切,调御令解脱。佛出现于世,开示于真谛;令诸含生类,咸得覩慧光。这边就是在赞叹他进入佛门以后如何的修行。他说:我先甚愚痴,不识至真法。就是说我原来在拜火、在当事火外道的时候是非常的愚痴啊!因为拜火的外道、事火外道,其实还是贪嗜于美味、贪嗜于五欲之色的,这个是非常愚痴,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这些僧众经过三个月----九十天----的结夏安居,在这九十天当中,不断地精进努力的修行,所以会有许多的出家僧以及菩萨,得到了佛菩提道或是解脱道的实证,所以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又称为佛欢喜日。因此在这一天,我们为往生的父母,以饮食等四事,来供养有果证的菩萨、众僧的话,福德非常的大,所以能够度脱七世父母、六种亲属,都能够让他们得出三途之苦。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众生的六识觉知心,乃至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尤其是六识觉知心,根本无法去到未来世,要如何让众生依靠而成就无量世的一切修行,只有本来不生也永远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让菩萨倚靠而长劫修学佛菩提道,也才能让声闻、缘觉二乘圣者修习解脱道,证入涅槃而不会成为断灭。况且众生接触的一切境界,其实都是自心如来藏所现,包括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浊都是落在幽隐妄想中的境界,这种境界很微细,大部分的修行者都察觉不到!古时如此,现在也一样!今时有哪个师、大居士能察觉到微细行阴呢?都察觉不到!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大师讲出来、写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众生浊啊!如果能发觉众生浊,就表示他们修行的层次已经蛮不错了啊!解脱道就快要完成了!至少我见已经快要断尽了,可惜的是如今仍然没有大师勘破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终究诵经的目的,是为了要让我们真正趣入佛法的修行,也就是真正进入到真正佛法的修行里面,到解脱道,甚至于佛菩提道的修行里面,这样子才是诵经要成为佛法的最主要的一个意涵。3、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方向?我们应该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何谓学佛?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下:何谓学佛?何谓佛法?学佛就是学习成佛之道;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成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要知道,修学佛道如果说不知道解脱道的内容是什么,表示这个佛法本身——善知识所弘传的,它是有问题的、需要探讨的。而且要知道:三乘菩提最重要是以如来藏为根本的。怎么说呢?也就是说,声闻解脱道为什么说以如来藏为根本呢?因为声闻解脱道最重要就是要证得无余涅槃,证得无余涅槃的前提,就是要让五阴十八界不在三界中受生,将灭止生——要灭除五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