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个经中的故事是说:往昔天竺国中有一间松寺,其中有住四位道人,他们都是修得五神通以及漏尽通,所以是六通具足的解脱道上的实证者。天竺国的四个居士,各请一个道人长期供养,四个道人也各行教化。一个人至天帝释处演说佛法,一个人则到海龙王宫,另外一个人到金翅鸟所,一个人到皇帝人王之处演说佛法。当这四位道人说法完毕,他们分别会在天王、龙王、金翅鸟王、人王处,这 三摩地

2018-07-22

但这些神和鬼的存在,乃至这些种种烧纸钱火供的这些护摩的种种这些作法,其实以佛弟子—正信佛弟子—的看法,都知道这些是生灭的有为法——是有为的生灭法,这些法都是与解脱道无关,乃至也与佛菩提道无关,与三乘菩提都毫无关系,因此佛弟子就不归依这些外道天神以及外道法。但是这些外道都同样是众生,只是正信佛弟子不承认他们是可以归依的对象罢了!而 三摩地

2018-07-22

当知分明是解脱道因。坏正法故即舍衣拔发作裸形沙门。裸形沙门从是而起。尔时比丘自得解缚已。即取树皮赤石涂染以自障蔽。结草作拂用拂蚊虫更有采花婆罗门见已念言。是比丘舍先好衣。着如是衣捉如是拂。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当知分明是解脱道。即学彼法。出家婆罗门从是而起。时彼比丘暮入水浴因洗头疮。即取水衣以覆疮上。取牧牛人所弃弊衣以自覆身。时有樵者见已念言。是比丘先 三摩地

2018-07-22

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所化现的菩萨,前往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世界,去到众香国,向香积如来求得如来斋食所剩的香饭,带回到娑婆世界来施作佛事;就能够令爱乐声闻解脱道小法的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弟子们回小向大,信受并且弘扬佛菩提的大道,也使香积如来的名声普闻于十方世界。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 三摩地

2018-07-22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 三摩地

2018-07-22

依于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才有佛法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实证可说;而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实证,也和是否身出家是没有绝对的关系的。如果是声闻的解脱道的修行,身出家确实是比较容易达成的;因为当只有世俗谛的解脱智慧,但是还没有第一义谛的佛菩提智慧之前,直接远离世间五欲,是比较容易成就二乘解脱果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含经》当中所记载的,以出家比丘的修行记录 三摩地

2018-07-22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像这样的总持咒,事实上它可以作为修定之用,事实上它也可以驱使鬼神。也就是说,我们在持总持咒的时候,可以让神知道我们在唿唤他,所以说事实上咒语它也有驱使鬼神的用途。另外,它也可以总持佛法的一些义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总持,可以来记忆佛法,让我们来对于佛法的架构能够有所了知。所以说,持咒是有这些用途。那持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梵呗作为次法之一,当然不可本末倒置,不知道要在三乘菩提法道上用心;而把梵呗,把参与梵呗拜忏消灾,误会就以为在学佛,以为在修习三乘菩提佛法,甚而误会成是佛法的全部;有了误会说:我经常来参与梵呗忏悔消灾,我就是个精进的学佛人了!这样的错误知见,普遍见于一般的初机学佛人中,他们经年到处去赶经忏、参加拜忏,多少年过去了,对于佛法的正知见还是这么样的贫 三摩地

2018-07-22

☞上香(胡跪合掌)☞正觉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正觉总持咒(7遍或21遍或108遍)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 三摩地

2018-07-22

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每遍就地一拜。三、诵经: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心经》一遍,就地一拜。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见,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是菩萨道的忠实实践者,当以戒为依、以法为依,以六波罗密为工具,以饶益一切有情为宗旨,以最终成就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为目标。虽然如此,居士毕竟仍是在家人,要经营家庭及世间事务,需依世俗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加和谐、美满,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持戒是极重要的,是一切学佛人——不论修学解脱道或佛菩提道——都很重要的基本行止。又,佛说持戒有种种功德。例如,持戒能:(1)不后悔,(2)得大财聚,(3)得善名称(声誉),(4)在大众中没有怖畏、羞惭,(5)临命终时不昏昧,(6)身坏命终生善天趣,(7)成为修定的依止(助缘)——容易得定,(8)证(得)涅槃的基础。还有很多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不论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都必须要以有真实本际、涅槃妙心当作是前提,即使单单是二乘的解脱道也都不是断灭论。所以在《吠陀经》上说到,他们称他为雷电神因陀罗、誓约神密多罗、律法神婆罗那、火神阿耆尼,他也是天神之鸟迦楼达曼。其实真实不虚的只是“一”这个存在而已。这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源,这个本源是无法形容的,所以就把祂叫作“一” admin

2018-07-22

然而,学人假如不能够了知二乘菩提十八界空,不能证解脱果,不能了知解脱道的内涵,亦或不能亲证乃至于领受自心藏识,就没有办法进入佛菩提道之门,那更不要说可以领会华严宗旨于一般啊!所以实际上,华严的宗旨是尽摄一切宗派的教法,是具足显示成佛之道,其实是应当含摄于诸宗,而不应当单单以《华严经》的旨意,来自己建立这么一个宗派。第九,法相唯识宗。这个宗所说乃依照 admin

2018-07-22

所以我们讲说,老庄所揭示的境界,其实是在佛门里面、修解脱道里面、最入门的所谓的我所的、我所执着的减轻,跟所谓的性障的减轻而已;他根本都还没有进到所谓的根本的“我见”跟“我执”的范围。所以各位菩萨千万不要认为说,老庄的思想关于解脱烦恼的方面是跟佛门一致的,其实差得很远。然而在当时,我们要了解到,在当时的时空环境是佛教刚进入中国,在 admin

2018-07-22

接下来叫作鹿苑阿含时,是说佛在成道以后,从鹿野苑开始度五比丘,十二年当中说阿含法教,主要是讲说二乘的解脱道。祂特别是针对凡夫众生、钝根机类,希望把弟子从凡夫的习性把他提升起来,让弟子们藉由听法,能够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证得涅槃,能够离开三界,所以愿意付诸实修。这时候的法呢,就如同阳光照一切的大山,普通的小山还照不到;又好像是前面的生乳,新鲜的牛乳经过了 admin

2018-07-22

这一些最早的经典,主要阐述的内容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脱道。世尊在这一段时间,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弟子都能够快速地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然后就能够进修二、三、四果,最后能够成就阿罗汉。经过世尊刻意安排的说法引导之后,弟子也普遍的得到了初果乃至于四果的证量,于是自己就知道了,未来一定能够趣入涅槃;所以,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团,都生起了具足的信心,也就是心量变大 admin

2018-07-22

因为法相唯识宗完全符合三乘菩提的修学的正理:法相唯识宗不但符合了二乘解脱道的修学道理;也完全符合了大乘佛菩提道别教修行的一个法门,如何透过法相唯识宗证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而进入佛菩提道的修学,地地增上,而完成圆满佛果。这个叫作应理圆实宗。那法相唯识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它又叫作“普为一切乘教宗”。为什么叫作普为一切乘教宗呢?因为它所摄的根 admin

2018-07-22

悟了般若的人,如果能够入到唯识种智的宗门正义的修学的话,其实如果是过去世已经修集了很大的福德,过去世已经熏习了般若智慧,过去世已经熏习了种智的智慧;因为福慧双具,所以一世就能够圆成二地,甚至于能够进入三地,而且能够如实了知解脱道还有佛菩提道的内涵。这个都是因为证悟了这个如来藏心以后所发起的功德。而且也能够因为这样子,能够如实的了知四种缘起;也能够因 admin

2018-07-22

能如实知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故,能如实知四种圆寂故,已知诸地无生法忍故,具道种智故。此宗虽具如是本质与功德,然此唯识宗之入门,要依证悟自心藏识之般若慧为本,方能进此门中修证唯识无量三昧,故此宗之入门,不宜外于禅宗。此宗之三贤位中胜解胜行,即是三论宗之般若别相智;须于证悟藏识后,通达三论宗之般若中论旨意,而后易修十地唯识行,故亦不应外于三论宗及般若经典。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