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众生不知道佛法当中解脱道的正理,也不知道佛菩提道的正理,而产生了盲从的情形,被这些外道们吹嘘自己是某某菩萨转世,因此而被误导。而我们检视这些附佛法外道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你迷信于他以后,男信徒就希望你捐输大笔的钱财;女信徒就希望你除了捐钱财之外,还说你业障深重,要帮你消灾解厄,要大师帮你亲自加持,诱拐这些女性徒来修双身法。这样骗财骗色都是无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刚才谈的是佛菩提,我们刚刚说佛法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从这个道理上来讲,从菩提必定包含解脱这个概念来说,我们说解脱道一定完全函盖在佛菩提道里面,并且佛菩提道跟解脱道所谈的这个解脱,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不一样的。这个要先跟各位观众说。所以我们刚刚说,因为还没有明心见性的关系,我们对于的解释,最好还是回归到解脱的方面来看。所以我们要说,解脱这件事情,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把它的两个大的方向,或者说两个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实际上函盖了,现在各位观众所看到的任何一种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函盖之下。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7集不执著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吗?>正纬老师(原标题:不执著是佛教的解脱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如果我们有深入佛陀所教的解脱道,深入去履行的话,我们就知道,不管是眼前哪怕是你真正觉受到的快乐,其实它的本质,到最后它的本质仍然没有办法脱离苦;所以我们才会说,在四圣谛里面,第一个圣谛就是所谓的苦圣谛,谈的就是这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哪怕是你表面上觉得快乐、觉得享乐的这些事情,其实它的本质仍然是在苦圣谛里面。既然是这样子的话,所以寂灭为乐的这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无常这件事情不只在佛教里面,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体会到世间现象的无常呢?照样有!所以,无常并不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无常更不是佛陀所教的真理;因为佛陀……如果我们讲到真理的话,那一定得回归到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而解脱道谈到无常这个部分,谈到的是什么呢?乃是三法印里面的诸行无常。所以,这个部分希望大家分辨清楚,无常并不是佛教唯一的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三个准则就是跟大家说,大家也许从刚才听到现在,觉得佛菩提道谈的,都是像《心经》上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或者讲到的是真如佛性的实际体证;但是我们要跟大家说,佛菩提道是完全函盖解脱道的,也就是解脱道的一切的道理、一切的行门,在佛菩提道里面可以完完全全的函盖。所以,如果您面对这个事情判断的时候,其实您所面对的这些教法,如果连基本的解脱道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给大家提纲挈领的来看,佛陀所传授的不外乎就是解脱道跟佛菩提道这两大的真理。解脱道谈的是什么呢?解脱道谈的就是要降伏烦恼,乃至于究竟解脱烦恼。这里面就牵涉到说,什么是真正的烦恼。比方说我们刚才说,世间的一切因为贪欲而引起的、种种没有办法让你顺遂的这些境地,是不是烦恼呢?是,这些是烦恼。可是,就我们刚才看到一般人所能体会到所谓的洒脱、豁达的境界来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先解说解脱道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大家,一路从解脱道里面然后一路修,然后接着就修到阿罗汉,接下来就到无余涅槃的境界去了,这个不是佛陀的本意。因为一旦到了无余涅槃的境界之后,这个人是没有办法继续再跟众生有任何的接触了;因为无余涅槃就是灭尽了一切,出离三界了。所以从这点道理来看,佛陀教导解脱道的目的,其实一方面在于说,告诉所有跟着修行的佛,让大家看看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整个完整的佛法,除了解脱道之外,也必定会有佛菩提道。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刚刚说过,修行解脱道最有利的方式就是采用佛陀为我们所规划的方式,也就是出家;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方式的话,当然困难就会比较高,但不是不可行,只是困难比较高。可是不可讳言的,如果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出家了,每一个人都出家了之后,如果这个情况推到极致的话,很显然这个社会上就不再有男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非常非常重要的关键,要先提醒大家:就是菩萨要做到这样子的话,如果光只是喊一喊口号的话,你很容易也会在许多的世间考验里面会丧失道心、迷失了自己;其中很关键的地方是要在于,对于我们在佛教里面教义上所讲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要有正确的认知,比方说,解脱这个方面来讲,要对于解脱的原理要有正确的认知;那这样子的话,才不会很容易的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的修行与证得,并不是在不倒单上面修得的,而是在断除烦恼障上面去证得的;佛菩提道的证得,则是在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上面去证得的,都不是在不倒单上面所能证得的。所以,睡而不眠并不是很重要的;除非你已经知道来日无多,而想在舍寿之前迅速证得灭尽定,才需要以不倒单的修法来迅速取证灭尽定,否则不需要如此辛苦。因为从长期(连续十年以上)来说,只要有身体存在,人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修习禅定不可以只靠打坐,也要精进降伏或断除五盖性障,这样禅定才能够成就;要证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法,必须先让次法成就;或者要证悟实相,需要先断我见等等。这些法义在其他单元,已经有老师介绍过了,我们就不再重复。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了解,在法义上之关联与修学次第,也是具有关键的重要性。又譬如在《大般涅槃经》卷26中的开示: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亲近、供养、奉承之后,接着还要在法义上求问;也就是说,要从善知识那里把解脱道弄清楚,把佛菩提道弄清楚,把见道应该有的知见、方法与次第弄清楚,当然也要把追求见道功德前应该有的心态、次法、资粮、条件弄清楚,然后跟著善知识修学,不久之后,佛法就可以有成就啦!接着,平实在此要教导大家依成佛之道的内涵来观察。大乘法中的善知识有不同的层次,大略来说有六个阶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烦恼疑是烦恼障所含摄的疑,是解脱道上所应断除的疑,对解脱的意涵心中很清楚的了知而没有怀疑就是断除。什么是无记疑呢?无记即没有善恶性;无记疑是所知障中所含摄的疑(都是无关善恶性的),对无善恶性的果报法有所不知,就是无记疑;对于所有的如来藏种子都了知了,就是断尽无记疑了。所以无记疑非常广泛、非常深细,等觉菩萨都还断不尽,要到究竟成佛才能断尽。二乘圣人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本来是有生起善法欲,他要出离生死、要修解脱道,可是因为过度沉溺在五欲──财、色、名、食、睡中,所以说不能成就趣向解脱,乃至说不能成就解脱的善法;往那个方向去也没办法去,或者说继续走,来成就解脱的善法。譬如说:断我见、薄贪瞋痴,到三果四果解脱道的修证,那些障碍就称为魔。这魔事大概有哪些呢?有几类呢?我们也略为大家举例说明一下。第一类以欲界而言,男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不管是阿含诸经、般若经、唯识,这个三转法轮所说的,都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佛菩提道、解脱道这样的一个道来修行;但是,如今他说没有第八识,也就是把根本灭除,这就是毁谤。说没有第八识的人,他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但是我们再来看说:那到底西方极乐世界那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我们刚刚讲说,佛发了第十八个愿,只要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不论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都必须要以有真实本际、涅槃妙心当作是前提,即使单单是二乘的解脱道也都不是断灭论。所以在《吠陀经》上说到,他们称他为雷电神因陀罗、誓约神密多罗、律法神婆罗那、火神阿耆尼,他也是天神之鸟迦楼达曼。其实真实不虚的只是一这个存在而已。这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源,这个本源是无法形容的,所以就把祂叫作一,因为从一才能生二,从一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马鸣菩萨在《大乘启信论》中说过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余涅槃当然不是断灭,否则佛法或至少佛法当中的声闻解脱道,就变成了跟外道的断灭空,死后一切皆空,死后没有任何一法剩存一样的,那佛法就跟外道见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部分我们姑且不提,我们回到我们刚刚说的涅槃如来藏,涅槃有四种——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还有佛地所证的无所住涅槃或无住涅槃,或无住处涅槃。菩萨所证的不是要如同声闻人依四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世尊的法教包含有哪些呢?世尊的法教除了包含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外,还包含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等总共五乘法道。譬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零二〈称扬功德品〉中说:世间所有人乘、天乘、若声闻乘、若独觉乘、若无上乘,皆从菩萨摩诃萨众方便善巧而得成办,菩萨所有方便善巧,皆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成办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