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甚至于,因为你对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这样子的准则,你对于因果念并不是如实地了知,而是只是因为世间的一个懵懵懂懂的因果念,您可能并不是在存好心,并不是在说好话,并不是在做好事,反而是在造身、口、意行的重业,反而是在伤害众生。所以,所谓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必须得要能够落实在佛法的修行上面。那佛法所说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应该要如何行 admin

2020-07-06

  我们来看《阿含经》中,佛为我们开示的《增壹阿含经》卷44:【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下。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适。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 admin

2020-07-06

  行断三缚结《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自从正觉同修会开始弘法以来,各大道场口头上的抵制说法是:萧平实弘扬的法义很奇怪,与各大道场都不一样。暗示说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有问题,因为他们不敢公然毁谤正觉的法义是外道法——恐怕承担谤法的大因果,心中又很想抵制正觉。然而正觉弘法将近二十年来,经过三次严重的法义质疑、检验,也经过各大道场十余年 admin

2020-07-06

  第一句虽知无起灭,那意思是说,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呢,现一切诸法,都是从第八识如来藏中出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祂无始以来不曾出生过,未来也永远不会断灭,叫做无生无灭。既然一切诸法都是从如来藏中出生,那么将一切诸法摄归如来藏时,一切诸法也就无生,也就没有起灭了。菩萨既然知道一切诸法没有起灭,又为什么要在人间示现受胎出生而有起灭呢?菩 admin

2020-07-06

  这个就麻烦了!所以一般女众要出家的时候,都会先让她类似出家,但是还没正式出家;就让她在那个寺庙旁边先住,察一段时间,确实没有问题,才正式出家。在这一段时间里面,也有针对这些近事女施设的戒,这些戒就称为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就是针对出家男众跟出家女众所施设的戒。所以戒有分为以上这几种,但是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学戒要持戒,这个持戒是指哪一种戒呢? admin

2020-07-06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带质有 admin

2020-07-06

甚至于有一天他修行更清净了一些,所以他又梦见了往世在鬼道,甚至在地狱中受无量无边苦而吓醒过来,可是他的意识从来不知道他有这一些经历,而意根不会反自己曾有这些经历,当境界现前时意根却会相应;这表示他们的意根其实也默容了往世所曾经历的三界诸法,不仅仅是欲界法或单单人间的法。这一些是凡夫之人类意根所默容的,但只是在现行中而不是在种子上了知,只有修行好的 admin

2020-07-03

  自古以来,未能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者,从蕴处界诸法之缘起性空、蕴处界诸法不能自在无有自体之无常空为依据,并以与境界分位差别相应之意识,妄想为唯识经中说的第八识无分别识及《华严经》中说的万法唯识之识,于心中建立这样的错误基础而谈论般若经中所说诸多空义之体性;以意识觉知心意会、套用此空之体性而归属于般若,以意识心来察蕴处界诸法自性空之体性无有 admin

2020-07-02

  但一切种智乃是:菩萨之意识心证得金刚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以后,缘于金刚心之空与不空真性所发起之般若实相智慧,基于此实相般若智慧而进修察实证阿赖耶识所含藏之一切种子,方能获得一切种智;此一切种智即是佛菩提智中最重要之智慧(初地以上未到达究竟佛地之前,称为道种智——修道位所证之一切种智),同时以所发起之道种智断除烦恼障所含摄之我执习气烦恼泥及所 admin

2020-07-0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admin

2020-06-26

察法行。云何世间不善业道恶口舍离。于现在世得业果报。后何处生。彼见闻知。或天眼见。舍离恶口。见胜妙色。真实人信。一切世人。皆乐往返。滑语软语。于一切人皆悉安慰。不令有怖。一切世人遥远见之。皆往近赴。多善知识。设无财物。于一念顷。令一切人恭敬如奴。若于前世恶业所致。得衰恼者。人不舍离。一切财物皆悉易得。此人无有怨家王水刀火等畏。身坏命终。则生善道天 admin

2020-06-23

   -----------------自序 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依序有三个层次:真见道、 admin

2020-06-20

  序文,大概都是在说明那本书的大略的内涵,或者说明作者想要表达给读者知道的某一种理念或者念。如果说书本里面,作者并没有什么想要再重复说明或提示的,至少也把这一本书的缘起说明一下,这一类文字便叫作序文。那么,这部经是大乘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经,当然一定也要说明它的缘起,所以结集这部经的时候,就有一些前提必须要记录下来,把前提记录下来就成为〈序品〉。〈序 admin

2020-06-20

  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语译:世尊又向诸比丘们开示说:【“如果众生不曾先听闻二乘解脱道,而只听闻如来宣说唯一佛乘的话,就不想 admin

2020-06-20

  例如,假使你是个有情生,依你往世所发的愿,此世生而为女性菩萨;在人间一定会有两性,那你往世为了容易摄受众生,所以发愿生为女人之身;就像世音菩萨常常变化作人类母亲的模样,众生就很依赖他,这是一样的道理。假使你身为女人,那你想为人家演说《法华经》,可就反过来说了:“菩萨摩诃萨不应于男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获得欲觉而 admin

2020-06-20

  这里世尊所讲的受持此经以外所修行的六度,跟一般佛弟子所讲的六度有些微不同;这里讲的布施当然不是如同三贤位中所说的初机菩萨的布施,而是悟后能够现布施时三轮体空的六度万行。因为三贤位中的初机学人还没有实证般若,只能作财施以及无畏施,法布施其实还谈不上;但是能够受持此经的人,既然懂得如何书写此经,也懂得教人如何书写此经,表示他是通达第一义的人;否则便只 admin

2020-06-20

  对辟支佛来说,四圣谛、八正道就好像是一个总相智,辟支佛的因缘法才是解脱道的别相智,因为所深妙微细啊!所以从菩萨的智慧来看时,俱解脱阿罗汉还是有“不善之暗”啊!他的“不善之暗”就是不知道“名色缘识”的道理,就是不知道“识缘名色而有流转”的道理;因此菩萨就告诉他十二个因缘法。但是教他顺十二因缘法以后,他仍 admin

2020-06-20

  察当代的有名大法师、大禅师,不论是台湾或是大陆,不论是南传或是北传,有哪一位大师能如实了知空性与空相的异同呢?他们都找不到如来藏空性,所以才说如来藏是隐覆的。这一段经文讲解过了,胜鬘菩萨又说:“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是两种如来藏的空智。第一种说:“空如来藏,或者离一切烦恼藏,或者脱于一切烦恼藏,或者异于一 admin

2020-06-16

  可是,他们有没有注意到,世音菩萨不是也现在家相吗?如果以声闻心态的标准来看,根本不能礼拜世音菩萨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继续礼拜世音菩萨呢?这不是很矛盾吗?由此可知,所谓的出家人,并不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的,而是以他有没有法可证,他有没有实证三乘菩提的解脱智慧及般若智慧,乃至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认定的;如果他没有实证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菩提及智慧,虽 admin

2020-06-16

净土经典  禅宗经典  唯识经典《心经》  《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卷中   卷下《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法华经》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法灭尽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藏 admin

2020-06-15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65   166   下一页»   共3309条/16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