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待日久功深才能反观到)而生起忏悔心、反省心,想要汰除心中之贪嗔痴等染污种子,这是每位学人开始想要面对自我、修正自我(以前看不到,或不愿意看自我之染污)之必经阶段,却也是最辛苦之时期,因为这是意识我和末那我两种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佛陀在教示有苦行习性的——如大迦叶行头陀行时,内容是比提婆达多所提的还多,有十二条;而且,佛陀针对每一条持守的法则,都仔细地开示观行的内涵、方法和趣向,教导好乐于头陀苦行的们,如何依十二条的持守来产生慧观、来产生定、来断烦恼,而得能趣向菩提的智慧。所以这十二头陀法是助道法,要依之能产生定与慧,才能趣向菩提。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弥勒菩 三摩地

2018-07-22

2、《分别瑜伽论》,显观行说,未传我国。3、《大乘庄严论》,庄严大乘,十卷,波罗颇密多罗译。4、《辩中边论》,显主法相,三卷,玄奘译。5、《金刚般若经论》,显实相说,一卷,达摩笈多译。弥勒的瑜伽了义学说,经无著、世亲兄弟大力弘扬。先后有无著所造的《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摄大乘论》以及世亲所造的《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佛子每日观行时,或历缘对镜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具体的不如理作意的想法或习气,因而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要知道这是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成就的,今已发现,当立即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忏悔文,至诚发露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也可参考如下忏悔文进行通忏:“弟子○○○无始劫来,因无明,以六根攀六尘的见闻觉知心为我,身、口、意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弟子性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在这里要跟各位菩萨说,如果你真的按照佛的教导,依蕴处界十二因缘仔细去观行的话,等到你观行了,有到位之后,你就会知道现象界的无常空、现象界的无自性空,并不是解脱修行的核心。实际上解脱修行的核心,我们首要还是要回到所谓的“三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个法印来验证看看,我们所证悟的、所体验的这些道理,到底是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依着《解深密经》胜义谛圆成实的修行,而知道说这个教相的观行法门,其实是契应三乘菩提的正理;契应三乘菩提的正理,所以说它是圆满真实,所以说是应理圆实宗。因为法相唯识宗完全符合三乘菩提的修学的正理:法相唯识宗不但符合了二乘解脱道的修学道理;也完全符合了大乘佛菩提道别教修行的一个法门,如何透过法相唯识宗证悟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而进入佛菩提道的修 admin

2018-07-22

也就是说,虚妄唯识门必须依止着真实唯识门,才有办法成立虚妄唯识门的观行。而这个法相唯识宗不但不能外于禅宗,不但不能外于般若宗,而且法相唯识宗也不应该自外于净土行门。因为如果修法相唯识宗的法门而进入初地、二地乃至三地以后,可以依着净土《观经》所说往生极乐;而如果因为证悟了如来藏以后,依着净土《观经》所说往生极乐,依于弥陀世尊慈悲摄受,在极乐世界能够快 admin

2018-07-22

依《解深密经》胜义谛圆成实正理而立宗旨;此宗教相之观行法门,契应三乘菩提正理,圆满真实,故名应理圆实宗。复依此宗所摄根机,遍三乘种性,教法函盖三乘菩提,能度三乘学人各证所契菩提故,亦名「普为一切乘教宗」。若约法相而言,本宗有五种唯识观,五位理事观;一切有为无为法,皆归八识心王;八识心王复归自心藏识。以藉法相能明万法唯识正理,究竟胜妙,故名唯识宗。若 admin

2018-07-22

然后接下来,龙树菩萨又从《中论》里面择其精要,成为十二个简略、比较简略的观行的法门,这个就叫作《十二门论》。所以祂的前后的次序,是从《无畏论》到《中论》,再到《十二门论》。至于说另外一个论,就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他跟着绍继龙树菩萨的志业,提婆就造了《百论》,以十品论来破外道,每一品都各有十个论,所以刚好就是一百,就叫作《百论》。三论指的就是《 admin

2018-07-22

所以,吉藏法师曾经提出过所谓的“四重二谛”的观行,这里我们就不花时间再细探。基本上对于二谛的四重观行也就是一样的,是要藉由这种四重的观行去去除众生对于法的执着,最后就是希望能够遣除一切的执着,言亡虑绝。这个是吉藏法师主要的思想。那接下来,我们就回到《宗通与说通》说通的正文,来跟大家谈一谈三论宗在佛法中的定位。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归我们一贯的 admin

2018-07-22

再接下来,《大日经》其他的部分所说的,关于说作手印啊、持真言啊,能够让人断除了俱生身见的话,那更是很离谱的!因为所谓的断俱生的身见,乃是阿罗汉的解脱果;这个解脱果依照佛所说的《阿含经》的教示,必须要依照蕴处界的观行,确实观行之后,才能够成就断俱生身见的功徳,并不是由作印、持明所能成功的。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各位菩萨可以看到,《大日经》里面讲的事情 admin

2018-07-22

比方说,一般人会觉得《阿含经》里面讲的事情,是所谓的心跟外面的境都同时都是有;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要根据心有跟境有的状况,不断的在蕴处界作观行,然后希望到最后能够解脱。可是这个解脱,要往哪个方向解脱呢?所以,一般人因为看到唯识的经典里面,谈到了非常非常多细微的名相跟心识运作的道理,所以一般人会觉得说,唯识学讲的是不是就是讲境实际上是空但是心却是有 admin

2018-07-22

我们说,以照《阿含经》佛所教导的方式去观行的时候,您必然可以发现,从人我到五蕴确实是一种解析的作用。如同说我们之前举例子,举析空观的时候,把一张椅子拆成椅背、椅垫跟椅脚一样类似的作法。我们把人我这个范畴,我们把它拆成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组成的部分,从这个部分再去探究;所以从人我到五蕴,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部分确实就是一种解析的作用。但 admin

2018-07-22

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当我们看到说十如是乃是佛的境界,佛地以下仅能进行少分或多分的修证,但只有佛才具足十如是;所以,我们把百界直接乘上十如是,到底是不是如理作意呢,这个就值得商榷啰!因为除了佛地之外,觉知心是不能够一念遍缘所谓的千如是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是佛地的功德;所以把百界乘以十如是,一方面在理上面说起来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十如是的具足是佛 admin

2018-07-22

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讲说,真正要寻求要修习解脱道的话,实在应该回归佛所说的四阿含作为依据;用四阿含里面佛所说的方式,一一针对蕴处界、针对十二因缘去作观行,这样才是修习解脱道真正的好的办法。在依照这些观行之后,我们可以在时间许可的范围之下,然后用《俱舍论》来帮助我们做一些检视的工作;但是主要的还是应该要回归四阿含,作为解脱道修行的依据。所以我们说,光是要 admin

2018-07-22

如果我们想要断除烦恼,首先就要断我见,断三缚结;要断我见,就要从观行五阴的虚妄不实来下手,这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善巧方便,让我们从五阴下手,可以说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的办法。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0集三缚结的内涵>正旭老师(原标题:三缚结--一切烦恼的根源!)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刚好相反,当时龙树菩萨讲的字入门陀罗尼,其实是你要先知道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先知道一切法不生是什么意思;也必须要知道一切法不生,在你的行住坐卧中如何去观行;有了这些基础的知识之后,再把所有的这些概念知识,把它跟梵文字母的阿连在一起,然后才能够在跟人家交谈,听人家说话的时候,听到阿这个字,然后才能够联想到般若波罗蜜门。所以现在人对于这个解释,已 三摩地

2018-07-22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一日因缘具足,第一次找到了自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 三摩地

2018-07-22

也因此观行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去做而不可以交流的原因,因为一旦听来他人观行的细节,就会容易将他人的受用转化成自己的一个知识,并以为自己已经了解并证得,如此就错过了体证的机会。所以修行不是在思考身体、情绪和彼此互动,而是去直接的感受它们,去观察他们。如此修行才得力。在观察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全然不干预的观察者去体察,这更像是一个科学实验,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