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世尊以宿住随念智力看见往昔无量劫前尚未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之际,当时观行因缘法的成就,是因为先观行十因缘法,确定一切有支的存在与运转,都是源于能生名色的另一个“识”(即大乘经中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借着十因缘法的观行,确定“识”若不出生名色时,就不会有世世不断的生死流转诸苦。随即依十二因缘法,观察名色之所以不断地从第八识中出生,其原因 | admin 2018-12-27 |
|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 | admin 2018-08-21 |
|
我们在看《阿含正义》里面,其实它所涉及的就是所谓佛教里面的观行法门,而这个观行法门是因为实证,所以如果我们要来总括《阿含正义》这本书它所要谈的内容,我们可以说它所说的就是实证佛教的观行法门。为什么要谈到实证佛教的观行法门呢?因为在阿含里面,它有谈到很多将来在大乘法里面的一些唯识的一些基础的概念,譬如说“遍行跟别境”的差别,这个&ldquo | 三摩地 2018-08-16 |
|
欲入佛门首先要具备正知正见,要在生活中如理、作意、观行,认知“身我”“意识我”的虚幻不实,断除“我见”,这是学佛人的必经之路,否则就难以得入佛法这个无门之门,得不到真实的解脱受用,更不可能悟道明心。“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士不懂道、僧尼不懂佛的现象如今比比皆是,毫不奇怪。在商品文化盛行的时代,佛门也深受其害 | admin 2018-08-16 |
|
然后再来简单说明:菩萨要如何去庄严二乘的声闻、缘觉法?二乘菩提的亲证,是可以使众生证得解脱的出世间法,同样都是在蕴处界我上来观行。一般而言,声闻菩提的修学是在四圣谛上作思惟观察以及亲证。而四圣谛说的是苦、集、灭、道,先确定在三界之中悉有苦,然后观察众生不断地聚集未来苦之因;进一步知道,让后有之苦因不再聚集,则后有的苦就会消灭的道理;最后依据让苦集灭 | admin 2018-08-15 |
|
所以,当一个创观的菩萨在进行煖位的观行的时候,事实上他会觉得说“跟我之前的确有所不同”;所以他能够忘怀过去的一些爱恨情仇,他能够开始淡然,这样子就进入了煖位。可是,这样还不足以去让一个人真正断我见,他还要继续重观。因为刚开始创观的时候,要对每一件事情都能够这样子如实来观察,以四寻思的方式去如实观察;那时刚开始是不习惯,也会跟之前原来还没有 | admin 2018-08-10 |
|
连五阴十八界观行,这样断我见的方法,都已经没人能明白佛世尊宣说的用意了;要等到平实导师出来阐扬说明,大家才有正确认识,就遑论要去连结更深奥的第八识真心。过去我总是没看懂印顺法师的观点,直到平实导师整体叙述后才明白问题所在,原来印顺法师说的法界实相是「灭相不灭」,是以空无作为最终,想来果然是一种断灭——国王的新衣就是无衣。没了实体,一切皆空,那般若有 | 三摩地 2018-08-09 |
|
那一天就在夜后分时,他心中生起这样的想法:“世尊教令我念诵‘我拂尘,我除垢’这两句法,这两句法的道理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尘垢有两种,第一种是内尘垢,第二种是外尘垢;世尊教导的这两句法,所说的尘垢是指内心中的尘垢呢?还是指外在的尘垢呢?这两句法中所说的道理是直接在说明解脱的妙法呢?还是在密说解脱的妙法呢?”当愚路比丘这样深入思惟时 | admin 2018-08-09 |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 | admin 2018-08-07 |
|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 | admin 2018-08-07 |
|
声闻菩提属于修四圣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缘觉菩提属于修十二因缘观行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二乘菩提的修行,主要的内容是在断我见、我执烦恼而解脱生死,出离三界轮回的行门,这是解脱道的修行范畴,所以解脱道的内涵是讲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教导佛子依声闻法四圣谛、八正道的菩提慧,依缘觉的因缘观菩提慧,来断除见惑与思惑烦恼而证得解脱果,出离三界生死 | admin 2018-08-07 |
|
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因此断我见,也一定要能够有定力的支持,这样断我见才不会退失。而大菩萨的开示,也让学人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的功夫,以及断我见的观行。“九住心”就是在修定的过程中,这九种安住的心行变化 | admin 2018-08-06 |
|
什么是观行?就是实地现前观察的行为过程。因为阅读或听闻来的只是佛法知识,不同于亲证,而佛法是要体验与亲证,才能产生证转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听闻之后必须以相应的定力作为基石,加以思惟整理,现前观察以及证实,才能产生智慧而加以运用。换句话说,所谓观行,就是在现象界中,将所闻熏的正知见实地去作观察,经过实地观察之后,确认了,因此而产生智慧,就叫作观行。 | admin 2018-08-04 |
|
修观行者。行头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劝诸善男子及善女人。于诸众生生一子想断一切肉。大慧。我于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切悉断。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当许。大慧!凡是肉食,于出家人悉是不净。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未来之世有愚痴人。于我法中 | admin 2018-08-01 |
|
像这样一念相应慧而明心,就是《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正观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正确的观行现在前。当菩萨般若正观现在前时,发现真心真的如真善知识所说,祂本来就自在,祂本来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起种种分别,会分别六尘的就是妄心七转识自己,祂有染污性。当菩萨明心证真成为观自在菩萨时,现前观察:一者、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心,实际理地无有蕴处界及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勤修观行诸瑜伽师应善遍知当正远离。云何四魔。一蕴魔。二烦恼魔。三死魔。四天魔。蕴魔者。谓五取蕴。烦恼魔者。谓三界中一切烦恼。死魔者。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众夭丧殒殁。天魔者。谓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时。有生欲界最上天子得大自在。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是名天魔。当知此中。若死所依。若能令死。若正是死。若于其死作障碍事不令超越。依 | admin 2018-07-23 |
|
末学深感身心之苦大大障碍断除我见之观行,遑论求开悟,这似乎属于因果问题,请问上面的方式有帮助吗?(因为因果不可违,布施种下的福田应不能抵销过去的恶业。)答:1.行者诵经的功德福德都是无量的!从理上来说,「此经」乃是指真心实相,唯有亲证实相转依如来藏以后才是真正的诵经行经者,经上常常说:「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在事上来说,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最后,关于「五阴十八界之我见」的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二者在实际的对应上,就称为实证性的「现量观行」。也就是进行「现量观行」的学佛人,在亲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在生活的经验中,将生活中所有可以观察到的全部事物加以分类。例如,将之分类为「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五种分类,而这种分类有其明确的区别并且永远不变。因此,概念性定义下的「断我见」者,其实有其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乃至证悟般若不退而继续进修之第七住位始住菩萨,转入相见道位中,历经第一大阿僧祇劫中三十分之二十有四的长劫修行,同时观行三界万法悉由此如来藏之妙真如性所生所显,证实《华严经》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正理;如是进修真如后得无分别智,终能具足现观非安立谛三品心而至十回向位满心,方始具足真如后得无分别智,相见道位功德至此,然犹未入地。此时思求入地而欲进阶于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声闻菩提是佛的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把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成就了初果人;乃至于将我所执、我执断尽,成就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他可取证无余涅槃;未取证无余涅槃的时候就可以证得有余涅槃,所以他们证得两种涅槃。那缘觉呢?他们是透过十因缘逆推,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往上逆推到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