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shè]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继续讲解《心经》下一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异于空性心,空性心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此,再提《心经》的来加以说明,《心经》开宗明义不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指已经建立真心本来自在正知见的菩萨们,因为参禅一念相应慧,亲证本来自在的真心之所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不就是有了法身德吗?又菩萨知道本来就自在的真心才是真实我,现前观照蕴处界等法不是真实我,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有解脱德吗?又观 | 三摩地 2018-07-21 |
|
同样的道理,菩萨透过意识去参禅而证得真心之所在,使得菩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因而有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出现。而三乘同有的解脱德;可是菩萨不共二乘的法身德、般若德,不是二乘人穷尽神通与智慧所能了知的智慧境界。譬如二乘人不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在哪里,可是菩萨知道无余涅槃本际之所在,而且还会示现机锋,让有缘的众生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到底在哪里;又譬如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菩萨透过参禅深入参究,那就是《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因为定力、慧力、福德等次法条件,所以一念相应慧而亲证此心,因而有下列三种情形出现:第一种、是菩萨亲证此空性心,随时随地可以观察祂本来就自在,就算菩萨不观察祂也自在,成为名符其实的观自在菩萨。第二种、菩萨现前观照五阴十八界等空相,都是有生有灭、有染有净、有增有减的法,都是虚妄法,所以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赖耶识,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观自在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通达总相识?以何义故名为总相?』佛告观自在菩萨言:『通达总相识者,即是阿赖耶识(佛也说:通达总相识者即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此识有碍事及非碍事,具一切法,备一切法;譬如大海为水波等作总相名,以此义故,名为总相故。』」】以上所举证据,在在处处都证明:永明禅师实以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祂们从十方世界而来到释迦牟尼佛来这个娑婆世界,来庄严这个世界,所以祂们化现为大菩萨,其中有包括观自在菩萨,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大家能理解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外,还有地藏王菩萨,还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经典来认识,佛法是究竟利益的,没有永处于地狱道的众生,即使是阿鼻地狱也是如此。而且没有一尊佛会入涅槃,因为涅槃就是祂如来藏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祂们从十方世界而来到释迦牟尼佛来这个娑婆世界,来庄严这个世界,所以祂们化现为大菩萨,其中有包括观自在菩萨,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大家能理解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外,还有地藏王菩萨,还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经典来认识,佛法是究竟利益的,没有永处于地狱道的众生,即使是阿鼻地狱也是如此。而且没有一尊佛会入涅槃,因为涅槃就是祂如来藏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观音观第十谛观观自在,顶辉肉髻紫金身。头冠中立一化佛,足印下成千辐轮。菩萨众随光不夜,摩尼华布色长春。婴儿久失慈悲父,应念临风泣涕频。势至观十一观门观势至,天冠五百宝华新。顶中肉髻尤殊妙,头上金瓶绝比伦。行处庄严填布满,坐时国界动摇频。堂堂一佛二菩萨,同现众生数等身。普观十二观门名普观,想身趺坐大华中。宝光照体如红日,圣众开眸满碧空。水鸟树林谈法妙 | 三摩地 2018-07-20 |
|
普贤行愿品》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又《阿弥陀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据上所引,求生西方,最为殊胜也。故慈恩教主窥基大师(9),曾撰《阿弥陀经通赞》三卷,及 | 三摩地 2018-07-20 |
|
(二)往生位前安位◎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受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偈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又在四十页:蓝老师问:“你是否还每天坐禅?”广公上人答:“我方便,现在每一项都有唷!包括吃饭睡觉,睡好了在竹椅上坐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无处不自在!”法师让人觉得风趣、亲切!慧嵩师问:“打坐要从何学起?”答:“从观自在学起。”又是一个特别的答复。真心恒任运随缘,当然无处不自在,佛法一以贯之--唯先识真心。未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照著导师的教导,洗得○○,注意○○……刹时!啊!我知道了!是祂!肯定是祂!○○!○○……没错!就是祂!如此亲切、如此清楚,从来不离妄心这个我,没错!○○和○○里都有祂……再细细体会去……于是才知道:《心经》里为何不称“观世音”菩萨,为何却称“观自在”菩萨,祂原来就“自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56.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57.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58.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莹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59.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 | 三摩地 2018-07-20 |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 | admin 2018-07-19 |
|
方得名为观自在。 十月一日上堂云。无边刹海廓同太虚。昨宵秋尽今日冬初。曾无变易岂有亲疏。直下歇去苏噜苏噜。 上堂云。我我我渠渠渠。千圣顶宁乃遂庐。不是心不是物。一口吞尽三世佛。浮幢王香水海。拈起掷向他方外。净裸裸赤洒洒。万象森罗无缝罅。平怀的实镇巍然。饥来吃饭困来眠。 大礼令节上堂。七日来复。各归至尽之本。一阳生起。聿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