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文解释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叫作如来藏;因为有了如来藏存在,佛法僧三宝在世间出现了;一切有情如果能够亲证本来自性清净、不分别六尘的如来藏,就能出生般若智慧,也就是有了根本无分别智;以此根本无分别智的总相智,可以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以及修道位的道种智,乃至未来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都是因为亲证如 | admin 2020-06-08 |
|
剎那间遍身发者,于修伏性障(未见道者修伏五盖)或修除性障(已见道者修除五盖)后,保持一心不乱之际,色界天身忽然现于欲界身中,心眼见身唯余透明薄膜,遍身毛孔内外相通,一一毛孔受于乐触;彼时初禅天之心眼唯见身中如云如雾,不见五脏六腑,空荡轻安,无诸粗重;彼时虽与他人言语,而不妨碍初禅天之境界安住;以此初禅境界之定心能与五尘境界相应,觉观无碍,故名有觉有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说,业障就是往世所造的种种恶业,导致今生以及未来世中修学佛法的时候,会有种种障碍出现,阻碍佛弟子们修学佛法,更会阻碍见道。业障的形成,都是由于在六尘万法中起贪爱,因为贪心的缘故而造恶业,往世所造的恶业种子,在今生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就会障碍佛子的道业。简单地说,就是往世的业,而产生今世修学佛道—尤其是了义正法—的障碍;明明是很容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说,业障就是往世所造的种种恶业,导致今生以及未来世中修学佛法的时候,会有种种障碍出现,阻碍佛弟子们修学佛法,更会阻碍见道。业障的形成,都是由于在六尘万法中起贪爱,因为贪心的缘故而造恶业,往世所造的恶业种子,在今生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就会障碍佛子的道业。简单地说,就是往世的业,而产生今世修学佛道—尤其是了义正法—的障碍;明明是很容 | admin 2020-06-08 |
|
三如道共戒:三乘弟子以见道修道故,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自然不犯佛戒,不取佛戒。是名三种非取相戒。亦依有情根性差别而作用有异。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皈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 | admin 2020-06-08 |
|
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5]《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是意识心,显然都是有四相的。[5]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可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且意识的特性就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开示: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着。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也来举阿含里面,佛陀曾这样来开示,要如何才是真的知足:佛告阿难:‘此有为法,无常变易,要归磨灭,贪欲无厌,消散人命,恋着恩爱,无有知足,唯得圣智,谛见道者,尔乃知足。’佛陀说这些世间的有为法——五欲六尘等有为法,它是无常变异,最终是归于坏灭的,在这上面贪欲无厌足的时候,指的是能够消散人命,然后长养恋着恩爱,没有知足的时候。对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开示: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着。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如何把三界的贪着修除掉,可是这些烦恼要修除之前,必须要「见道」,「见道」就是断我见。声闻、缘觉的菩提道是三乘共法。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出离三界,就可以解脱;但是实际上,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道都是由于声闻的菩提慧、缘觉的菩提慧而出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而出三界; | admin 2020-06-08 |
|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 admin 2020-06-08 |
|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 admin 2020-06-08 |
|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 admin 2020-06-08 |
|
总相智就是大乘别教的真见道位,刚刚找到如来藏的那一剎那开始,以及随后的那一两天、三五天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都是真见道,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表示说真实的找到本心了:如来藏并不是想象中有一个如来藏,而是真正找到如来藏,可体验它、验证它。真正看见了佛菩提修证的道路以后,接下去修学法无我智,就是《楞伽经详解》所讲的东西,就是一切种智的内涵、,也就是无生法忍智; | admin 2020-06-08 |
|
你亲自证实第八识的真实与如如就是证真如了,就看见佛菩提道实证的正道了,这个时候就称为真见道;这时看见了真如这个真实理,是如理的真实看见了,才能够说是「如理实见」。可是当佛菩萨在第三转法轮的经论中说「真如是识之所显性」时,那到底真如是生灭、还是不生灭?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真如绝对不生灭。但真如如果是绝对不生灭的,请问:阿罗汉们入了无余涅盘以后,还能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要趣向第一义的话,你所修的福德,一定要与第一义正法(的护持)相关联!所以从布施开始,就要以财布施含摄法布施(把财物用在护持第一义正法上面);含摄法布施以后,因为法布施本身是在弘扬了义正法,能够于了义正法中利益有情的法身慧命,同时也利益自己的法身慧命,那么这样的福德就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这个福德与了义正法相关联,自然能够成就菩萨在七住位见道的福德。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从一个声闻初果的见道者来说,他就知道说他要获得解脱,他也是要远离欲界爱,他才能够逐渐的迈向声闻解脱的修证,他才能够薄贪瞋痴,乃至获得三果的实证;而三果的实证,也是因为他发起了初禅。所以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声闻人是只要他有实证,他也可以知道欲界爱是要远离的,何况大乘的菩萨,他见道之后,当然他也可以知道欲界爱是应该抛弃之法,而不是要去深入之法。所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大乘的见道和二乘的见道不同,二乘见道了就是断三缚结,可是大乘的见道,因为它是属于般若中观与种智的部分,所以叫做证得「人无我智」。所以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部份内容和声闻初果一样,也是断了我见,但是又从所证悟的自心真如而观察到自心真如离一切我见我执,从来都没有我的观念存在,这是证悟的菩萨所证得另一种人无我,不共二乘声闻初 | admin 2020-06-08 |
|
一念相应找到如来藏是真见道悟的时候是真见道——你找到如来藏就是真见道。真见道就是找到如来藏啊!就是禅宗的开悟啊!《大乘无我观》禅宗的这个明心开悟,在唯识增上慧学中,说之为真见道。真的意思是说:这个见道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的见道。又相对于后来的进修别相智,以及进修一切种智的相见道,而说之为真见道。因为,后来为了进入初地而进修的别相智,和一切种智 | admin 2020-06-08 |
|
三藏教之菩萨地分入通教九地,九地圆满入第十地,名为三藏佛或通教佛;此二种佛,等别教初地;别教初地之异于见道七住者,后自当说。别教佛者庄严报身佛也,亦即圆教六即之究竟即佛也。圆教佛者说有六种,谓六即佛也。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欲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