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印光大师亦再三开示此土见道修道极为困难,鼓吹念佛求生极乐,末学如今深感的其言真实,无有丝毫怀疑。窃惟末法之世,佛子既无禅定功夫,不能伏惑;复因障重疑深,即使见道真实,唯有见地,难断思惑,少诸解脱功德受用。复思明心极难,见性又复倍难。此土众生至末法时,聪明无智、见慢深重、寡信多疑者甚多,「不能信离诸觉观第一义谛」之如来藏,若为明示,即生诽谤。为 | admin 2018-07-21 |
|
然而在开悟明心之前,必须要先随从真善知识修学,次第的具备见道所需的定力、慧力和福德资粮,这样才能次第的修集、次第修证,也才能次第成就佛道。所以说,禅宗的开悟明心,乃是修学大乘佛法一切宗派行者的首要目标,也是最急切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禅宗的开悟明心——亲证如来藏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使人能够真正的进入佛教的内门当中,来修 | admin 2018-07-21 |
|
依见道后之次第进修,说四圣谛在身口意上的行门是八正道,名为苦灭之道圣谛,简称道圣谛。若是尚未断我见、尚未见道而修习八正道,则不属于修道位的道圣谛,只是资粮位所修习的道圣谛,只能助益于未来的见道因缘,仍非修道位的道圣谛。正见:能抉择正确的道理、普遍在所有境界上作抉择、又再一次重复的观察而作抉择,抉择了正确的解脱之法而且观察这个解脱之法、并且广大的遍观 | admin 2018-07-21 |
|
那么得这样的一个初果,他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为什么要证得这个初果?证得初果要干什么?我们来看看,断三缚结证初果又叫作见道,那见道又是什么样的意涵呢?我打个比方来说:譬如说,有人要去登一座山,那么他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他一定要找到这个登山的入口处;如果他没有找到登山的入口处,他永远在外面一直绕,那样子永远也爬不了那座山;所以找到登山的入口,才是最重要的 | admin 2018-07-21 |
|
第三叫作“无垢识”,这是指佛子在历经资粮、加行、见道(通达)、修道、究竟等五位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以后,而使凡夫地真实心中的一切有漏法种,转变为清净的无漏法种,这个第八识就成为无上清净诸无漏法之所依止,名之为无垢识真如。譬如禅宗中土诸祖所悟的真心就是指阿赖耶识,方便说为真如;又譬如西天大迦叶尊者,乃至达摩祖师等诸声闻阿罗汉回小向大以后,修学 | admin 2018-07-21 |
|
所以,般若的难悟难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般若的见道,是一念相应而悟入的,不是经由思惟而渐渐增加出来的。有人依凭学术观点来理解佛法,就批评禅宗那个法都没有一个次第,一悟就说那就是了,然后禅宗的禅师就这样印证,不像南传佛法次第禅观,可以循序而进。禅宗没有方法、没有次第,那要怎么学?都是由着禅师们自己说的,这有什么标准呢?然后他就断定,禅宗这都叫作自由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就是说,众生心性未调柔、我见没有断尽、慢心尚未降伏、菩萨性未发起、知见未通达以及见道福德未具备之前,是不能堪受如来藏大法之贵重。是故正觉讲堂在学人求悟前,皆须经禅净班共修熏习两年半,使其缘熟再来参究证悟;若无这种修学次第的施设,而快速引导学人开悟的话,其后果就是悟缘未熟之人悟后无法安忍真如,无法转依真如,不能发起解脱正受、智能正受。若悟后又不肯接 | 三摩地 2018-07-21 |
|
禅宗之证悟破参极为重要,若人能于禅宗祖师证悟公案中,觅得入处,便入大乘佛菩提道之真见道位中,便得了知般若诸经密意,亲见十方世界一切法界之实相;悟后进修,便可经由相见道位之修学,配合福德之修集而具足菩萨性,配合破邪显正、救护众生等十回向行,而具足道种性,配合进修一切种智而渐渐通达般若,完成相见道位之观行,发起初分道种智;再发起增上意乐,于佛前勇发十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以上已明言:证得阿赖耶识心体者名为圣人,可知亲证阿赖耶识者即是大乗法中的见道位贤、圣,唯除不能生忍,不能转依,诽谤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者。也证明修证佛菩提道,当以了悟阿赖耶识-如来藏心而为前提。否则,无非附佛外道,邪见凡夫,佛说可怜悯者也!或许有人会说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生灭法,不等于如来藏,但事实上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并非有二心,否则佛不会于经中开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修学佛法最重要的还是二乘声闻法的见道――断我见――要你现观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问题是:能取是什么?大师们都弄不清楚。诸位都知道所取了,所取是六尘,六尘虚妄,大师们都会接受,但在能取上面都会误会了。为什么在能取上面产生误会?因为很多师、大居士都会教导大家:[我们一念不生时,什么都不分别,心中只要没有语言文字在分别,这时了了分明就是不分别,就是无分 | 三摩地 2018-07-21 |
|
凡是修学二、三年佛法的佛弟子都知道:「意识是意法为缘而生的,意识心是生灭的」;修学二乘菩提的南传佛法学人,也都知道四阿含诸经中的圣教:「意、法为缘生意识」、「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所以意识觉知心绝对不是常住而不生灭的,这是佛门中的常识,不是开悟以后才能有的特见,不需要见道以后才知道。反观出家近四十年的证严法师,跟著名闻四海的印顺法师习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见是二乘圣人在见道时所要断的,断我见是二乘菩提所证的解脱果,但也是大乘菩提见道之前所必须要断的。所以说断我见虽是解脱道的法门,但却是三乘与共的;我见没有断的人,还是在佛门外绕,是在外门修习六度万行,还进不了佛教的内门中修行。所以断我见是这么重要,而且是往上更进一步修学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根本,那么我见是指哪些内容?学佛人有必要来确实的了解。四禅八定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只是一二三要在这里说,这样便自肯自己开悟的人,一方面要小心自己是不是作了大妄语业,准备到地狱去;另一方面,要晓得将来自己的道业只会停顿在这里,无法观行,无法降伏烦恼,一切言行都和未学佛的人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本质上根本不惶多让,看不见有何见道上的受用。也奉劝许多已经不停留在这里的菩萨,对于有人问您:那是不是这个,只要他问话的本质目的是这个,不论他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能在证得初果之后,渐次入于大乘究竟了义中修集福德者,久后缘熟时亦有悟缘,自可悟入实相而起般若实智;由此可知,断我见而证初果之后,进则可以求证大乘见道之禅宗明心等法而起实相般若智慧,入菩萨数中,永不退堕于意识我见中;退则可保解脱生死之进程,至迟历经七次人天往返,必尽苦边,得出三界生死;故说当今学佛者之首要急务,为断除三缚结。然而欲断三缚结者,其首要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参禅之前应广植福德资粮开悟是大乘佛法的见道,学人需要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为基础,才有开悟之可能。故福德不足者,当努力修集。(三)寻求善知识《法华经》卷七载,佛言: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法身佛)。在禅宗里面,善知识有一定标准:一者善知识本身应是已经开悟者,如此才有能力指导学人;二者能正确教授参禅的知见,如果是以定为禅,以无念为悟,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样的人在大乘法的别教中是还没有见道的;因为他纯粹从缘起性空来证空,只是观察世俗法的五尘及法尘全部缘起性空,所以不受六尘诸法。但他以不受六尘诸法的见地来安住在法上,继续在人间领受一切六尘受时,前提仍然是要认知另一离受的本识确实存在(编案:详见平实导师《阿含正义》所举证的佛语圣教);即使不违解脱道的如是认知而确实是断我见的初果人,仍然不是真正具足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见道明心是打开成佛之道之大门,必须精进求证成佛之道,诸经论依唯识五位而作分别,唯识五位略述于下: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信不退故,方能继续修学佛法而不退失。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你已经知道真如是什么、以及祂的体性,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那什么是别相智呢?就是你在证得真如、有了总相智的时候,这时称为大乘真见道;因为你已经找到真如,亲自接触到祂,能够领纳祂的体性。这个见道是真实的,不是妄想来的;不是那些人所想象的「真如是空性、无形无色、遍一切处、遍满虚空」;对不起!那是凡夫及外道想象的智慧;你现在找到的祂和他们想象的不同,所以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又观我会中十余人,亦能在平实教导之下,如平实一般,在山河大地上、在有情身上看见自己的佛性,并非明心亲证如来藏者所能眼见,因为并不是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是故,明心不同于眼见佛性,是故方有我会中学员于明心之后撰写见道报告;后来眼见佛性之时,又复写作眼见佛性之报告以呈,由当代明心之后又复眼见佛性之事实,证明眼见佛性之异于明心者,二关之差异极大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又观我会中十余人,亦能在平实教导之下,如平实一般,在山河大地上、在有情身上看见自己的佛性,并非明心亲证如来藏者所能眼见,因为并不是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是故,明心不同于眼见佛性,是故方有我会中学员于明心之后撰写见道报告;后来眼见佛性之时,又复写作眼见佛性之报告以呈,由当代明心之后又复眼见佛性之事实,证明眼见佛性之异于明心者,二关之差异极大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