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三、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三称三拜)六、发愿正觉发愿文(胡跪叉手念)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他有没有真的见道或是通达这部经,他只看到上表相所说的那些世间法而已。那么,真正的一经到底是哪一部经?当然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此经。此经就是《心经》,也就是无量无边的经。因为每一部经都是在讲同一部经,就是此经,也就是在讲每一个人都有的如来藏;只是每一部经所叙述的内涵,有着深广差别的不同罢了。为什么说真正的一经通——见到此经的人,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不管怎么样,密宗所弘传的跟历代祖师所作的密续,它的内容都是言不及义,都是没有进入三乘见道之中。这个部分各位可以详细看看《狂密与真密》。现在的西密所以会到达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一开始就不是真正佛法的缘故。第四个部分说三论宗。三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来建立宗门的旨意,所以叫作三论宗。因为这三论都是以般若空性实相心来作主旨,也就是说它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亲证了祂以后就是大乘的见道,这个跟二乘亲证蕴处界的虚妄的见道,同样施设为人无我的名称,但是,所证所观察的标的却是不一样的。菩萨是亲证法界的实相的人无我,因为所亲证的祂是无我性的,因而发起了般若实相的智慧;但这个时候只是总相智,悟后还得要继续修学,进而再得别相智;别相智之后,再得道种智,证了法无我,然后进入初地;继续修证一切种智,断所知障,然后迈向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后菩萨于见道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于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这样在三贤位中努力的伏除性障,努力的熏修智慧,以及广集福德;这样满足初地菩萨该有的智慧及福德,最后能够满足般若别相智,因此而成就见道通达位的功德,成就了一分无生法忍道种智而进入初地,来修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道种智,继续下去。这样于圣种性中的修道位里来行菩萨行,广修十地所应该修的十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他这一生从来只是持名念佛,不曾读过什么了义的经典,所以这是过去世所曾熏习的记忆,在梦境中、由于见道的功德而现前的。至于警示的梦境当然也有,譬如向你作预告、或显示预兆,使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好事及坏事,让你趋吉避凶;譬如民间信仰中,常常有人梦见土地公,告诉他一些事情,后来应验了。有时则是佛法中的机锋,目的是想帮助你开悟;往往有人来学习我们所传的法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更何况今世有钱,乃是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的关系,于今世因缘成熟成为有钱人,可以享受有钱人的快乐果报;然而今世享受有钱人的果报,乃是将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所培植的福德于今世享受,如果今世不继续布施钱财,而一直享受有钱人的果报,待今世有钱的果报享受完毕,已经没有任何点点滴滴布施钱财的资粮来庄严,将于未来无量世要当贫穷人,不是吗?想想看这样划算吗?用膝盖想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亲近、供养、奉承之后,接着还要在法义上求问;也就是说,要从善知识那里把解脱道弄清楚,把佛菩提道弄清楚,把见道应该有的知见、方法与次第弄清楚,当然也要把追求见道功德前应该有的心态、次法、资粮、条件弄清楚,然后跟著善知识修学,不久之后,佛法就可以有成就啦!接着,平实在此要教导大家依成佛之道的内涵来观察。大乘法中的善知识有不同的层次,大略来说有六个阶段 | 三摩地 2018-07-22 |
|
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果对世间的五欲贪著减少了,或者断除了,虽然还没有断我见,还不是佛法中的圣者,死后也能烧出舍利子。所以舍利子的生成,是因为世间欲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很多人一再的触犯重戒而不自知,由于触犯重戒,欲保住人身,尚且不得,何况能证三乘菩提?触犯重戒者,即使已证三乘菩提,若未及时忏悔,亦无法保住见道功德。哪些重戒是修行人容易触犯的呢?大多是属于口业方面的:谤僧、谤法、大妄语、不净说法、破和合僧等。例如有的人习惯说人是非,来到道场也不知收敛,还是一样东家长、西家短,他不知道(或者是不在意)被他批评的人,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开示: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着。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如此可以了解菩萨道修行的长远性与连续性了吗?这些先来到人间的菩萨们,弘传了人天乘的法,也弘传了因缘果报的正理,包括了自作自受、异作异受、异熟果报的这些正见;甚至包括了佛法中见道的观念,也已经出现了。例如在《大林》书里面提到了,业有三类:第一个是前生之业,然后今生承受这个果报,这个叫prārabdha;第二个是今生之业,储存为下一世的果报,这个叫作sań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很多人一再的触犯重戒而不自知,由于触犯重戒,欲保住人身,尚且不得,何况能证三乘菩提?触犯重戒者,即使已证三乘菩提,若未及时忏悔,亦无法保住见道功德。哪些重戒是修行人容易触犯的呢?大多是属于口业方面的:谤僧、谤法、大妄语、不净说法、破和合僧等。例如有的人习惯说人是非,来到道场也不知收敛,还是一样东家长、西家短,他不知道(或者是不在意)被他批评的人,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说:对啊!明心、见性只是见道而已啊!最后才欢喜接受。第二次法难时,我们写了《平实书笺》;这次已是第三次了,我写了《八九识并存的过失》,把古来一直争论不休的六、七、八、九、十识的诤议,明确的界定了:最多只有八个识,也不能少于八识。以后谁都别再讲第九识、第十识,我以一天两夜时间写出那篇《八九识并存的过失》,当代大师应该没有人会写这么快。我又以三个半月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