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两种无明,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不一样,一念无明范围小,只是我见和我执使人轮回生死的道理,只是解脱道的真实理;所以一念无明的熏习,其实就是我见和我执的熏习;但是一念无明见道所断的根本烦恼—见一处住地无明—只是我见。我见一旦断了,接著就可以渐渐地往上界观察,作更深入的探究,渐断色界的我见,再渐断无色界的我见,五上分结就可以渐断了。也就是见一处 admin

2019-04-24

不是有些**师(圣严法师)所说的“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佛道”,反而是对于“成佛之道”的见道内容无所知,对于“成佛之道”的修道内容无所知,由于对佛道之见道与修道的内容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修学佛法的障碍,故名所知障、智障。摘自平实导师所着《正法眼藏-护法集》第二章第一则 admin

2019-04-24

前一是见道所断惑,但得明心,不唯能断见一处住地惑,亦能现前证知法界之实相,因此同时打破无始无明。若作二乘菩提之观行,现观觉知心我、思量心我虚妄不实者,唯能断我见,亦名断见一处住地,但不能了知法界之真实体性,不能了知法界之实相。后三则是修道所断之惑,要由见道后之历缘对境次第观行而断除之,非是见道时可以顿断之贪爱也。然有例外者,谓见道前已证得四禅八定者 admin

2019-04-24

但是前五种修所断烦恼,须在我们见道通达后,进入修道位去断除。而这五种修所断烦恼之中尚有随烦恼。根本烦恼与随烦恼都断尽后,人我执的烦恼就断尽了,一念无明也就断尽。声闻人断尽一念无明后就取涅盘,非声闻种性之菩萨断尽一念无明后不取涅盘,他进入菩萨阿罗汉位或第八地。仍不是佛,仍在修道位中。从此开始修断尘沙惑(即无始无明之过恒沙数修道所断上烦恼),尘沙无明断 admin

2019-04-24

不是有些大法师(圣严法师)所说的“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佛道”,反而是对于“成佛之道”的见道内容无所知,对于“成佛之道”的修道内容无所知,由于对佛道之见道与修道的内容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修学佛法的障碍,故名所知障、智障。而所知障的随眠,在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断除净尽时,无始无明的随眠如果也同时断尽了,那就成佛了;因为如果没有断尽 admin

2019-04-24

无明的意思是不知,如果因为不知五蕴的虚妄而产生贪爱,就是阿含解脱道中的无明;如果是对于法界实相的无知,那则是菩萨真见道时所破的无始无明,因为不知道万法都是由入胎识如来藏中出生的,所以就被大乘见道应断的无明所笼罩。那一念无明又称为“烦恼障”。解脱道的意涵呢,就是出离三界生死轮回,而不再受业力以及无明的牵制,不再流转于三界六道之中,免除了不断 admin

2019-04-24

但见惑烦恼是三乘见道所共断的,思惑烦恼也是三乘修道所共断的;就是说,包括见惑与思惑的一念无明,是三乘菩提的见道及三乘菩提的修道所共同要断除的烦恼。至于尘沙惑,它就不是二乘人之所能断,因为它是属于无始无明的“上烦恼”,只有大乘别教菩萨才能够断它。上烦恼里面函盖了无量无数的过恒河沙数的微细烦恼,是菩萨进入修道位以后所要断除的。也就是说,这个无 admin

2019-04-24

那,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譬如说要请善知识教导基本的定力,教导三乘菩提的正知正见,教导断我见的观行,教导如何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第一义的知见,教导参禅的知见,然后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修行人一念相应,触证了法界实相,证得如来藏,能够现观这个如来藏确实就是经典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根本心;这个法界实相、这个如来 admin

2019-04-24

(四)明心与见性——参禅大乘法的见道——明心、见性,是从参禅而证入。明心之后,可证知五蕴十八界的空相,并能证知阿赖耶识的非空非有,证实在五蕴十八界空相的同时,有一真实不空的阿赖耶识存在,祂是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体,本来自在,具足一切妙功德性;祂在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之中,却又远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生起分别,故不对六尘万法处处思量 admin

2019-04-24

而一切学佛人当前首要之务,是对于初果所观行的五阴以及五盛阴的差别的了解,才有可能确实地断除我见,而不是误会以后自以为已经断我见,乃至进一步可以获得大乘真见道的因缘。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阿弥陀佛!  admin

2019-04-24

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 admin

2019-04-24

由此事实亦显见喇嘛教纯属外道而于佛法知见付之阙如,若究其咎,则仍当归责于佛门诸大法师,显示彼等弘法护教之能力大有不足之处,都未稍窥大乘见道之门,唯能纵令喇嘛教外道谤第八识如来藏,始终默认而不予究责或无智得以论证其谬。深究其原由,肇因诸大法师自身亦不知三乘菩提皆依如来藏阿赖耶识方得建立,更不知一切有情宇宙时空亦依如来藏方得生住异灭所致。 如是无知 admin

2019-03-04

)二乘菩提之见道 二乘菩提之修行,首要之务在于断除我见;断我见之法,首须现观“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觉知心,乃是依他起性,乃是虚妄法,不可认定为常住不坏法;应当现观其虚妄性之后,断除对觉知心,对意根自己之自我执著,是名二乘菩提之见道,证得声闻初果。(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六辑、第八辑、《狂密与真密》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佛教正觉同修会)空性心如来藏 在大乘法中修学佛法—修学成佛之道—的人,全都必须亲证空性心如来藏,才能真入见道位中,成为真见道的菩萨,位在三贤位的第七住位中。(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admin

2018-12-27

依此涅槃进修,在相见道三贤位中渐渐能现观万法都由本识出生,也都依于本识而存在及运作,因此而能现观万法功能与无常的体性,菩萨因此具有法界体性智。由这个法界体性智,菩萨就能了知法界诸法体性的体性都不离遍计执性及依他起性;也能了知本识能圆满成就万法的体性(圆满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有漏法与无漏法),而本识自己却是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中,从来不间断的显示众 admin

2018-12-27

如是密宗上师之心,欲求其清净而解脱于欲界者尚无可能;如是所修所行,尚不能到色界境界,何况能到无色界境界?何况成就二乘解脱果?更何况成就大乘菩提之见道?而言果位修行之即身成佛,无乃世间最大之妄语乎?(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5,初版五刷,页718-719。)广论之九明合修 宗喀巴主张须用实体明妃多达九人,令于 admin

2018-12-27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中观般若 中观般若层别有三,一者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七住菩萨之明心智慧也;二者别相智,悟后依善知识,或自有能力依《般若经》熏习别相智,此乃三贤位至初地入地心之通达位般若中观也;三者地后菩萨所修般若种智,至究竟佛位圆满种智,方成究竟般若中观。般若中观之总 admin

2018-12-27

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5]《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是意识心,显然都是有四相的。[5]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可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 admin

2018-12-27

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果,再依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而圆满,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2]如来藏,在不同位阶依其种子的转变而有不同名称。在三转法轮里面所讲的阿赖耶识丶异熟识丶无垢识都是指如来藏。 admin

2018-12-27

问:如何保证生生世世不谤佛法?若一不小心(非有意)谤法了,怎麽办?再来度衆时若因隔阴之迷而谤法的话,怎麽办?是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保稳? 答:佛菩提道的见道所灭异生性,要到入地之后才能完全的消除,在这之前都有可能因为被人误导而谤法、而堕入恶道。所以,如果要保证自己生生世世不谤佛法,唯一的方法,就是赶快证入初地。虽然入地以前,都有可能谤法;但是 admin

2018-08-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