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5]《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既然是意识心,显然都是有四相的。[5]因为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境界中了别,怎么会有四相?可是意识一直都有见闻觉知,而且意识的特性就 | admin 2020-02-18 |
|
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果,再依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而圆满,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2]如来藏,在不同位阶依其种子的转变而有不同名称。在三转法轮里面所讲的阿赖耶识丶异熟识丶无垢识都是指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以上所说的五种结使,在见道的时候就可以永断,不必等到见道后的修道位中才能渐渐断除;也就是说,由于这五种结使是容易断的缘故,所以称之为五利使。综合以上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其中贪、瞋、痴、慢、疑、恶见是总;再把恶见分为萨迦耶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别。总而言之,五利使是见道所断的烦恼,菩萨在证得如来藏的时候,萨迦耶见等五个 | admin 2020-02-18 |
|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 admin 2020-02-18 |
|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 admin 2020-02-18 |
|
以下提供正觉同修会学员发愿文供您参考:(胡跪叉手唱念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正觉发愿文(胡跪叉手唱念:)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 | admin 2020-02-18 |
|
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这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开、示、悟、入。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间来教导众生修学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见 | admin 2020-02-18 |
|
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 | admin 2020-02-18 |
|
】文义在说:对于简择是否是真正着黑衣出家人、是真正善知识,要依是否具有大乘见道的实质来论定,否则即使示现外相剃发着染衣,本质还是白衣的在家人;只要是已见道,能亲见自己身中的自心如来,如是白衣在家人,也是已亲证佛菩提的自性佛。所以简择是否是应当依止的真正善知识,应当依其是否有实证佛陀胜妙法的本质,而不应依其所现外在身相,是在家相或者着僧衣出家相。今值 | admin 2020-02-18 |
|
例如,在遍地假名善知识的误导之下,现在的学佛人常常以为人只有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以为把六个识消灭,或者是好好地管带住,让六识不起妄念,就说是见道了、是成就了。然而,世尊在前面的经文中告诉我们,先有本识出生六根与六尘,根、尘相触才会有六识的出生;六识心,祂只是六根与六尘后来出生的产品罢了,不论六识存在与否,先前的六根与六尘是早于六识 | admin 2020-02-18 |
|
然后大言不惭地说:所以,我们只要看清楚缘而不需要因,就可以证道了!自以为如此,就是见道、修道,却故意忘了佛所说的法乃是说因之法,而非单说缘之法。在《杂阿含经》中说到:(婆罗门)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从这里来讲的话,也就是说从第八识里面所含藏的种子,从众生位一直到菩萨的见道位,一直到菩萨的修道位,乃至于一直到成佛;这样子的过程里面,所显发出来的每一个阶段含藏的种子----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一般的众生,跟佛其实是非无差别,也就是说,其实是有差别的,而且是有很大的差别。------《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 | admin 2020-02-18 |
|
还有的更是穷毕生的精力用功修行而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对自己生起了小根劣器的想法,而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的境界,就更是不敢奢望了;那也只能私下自怨自艾:自己慧根浅狭,自己福德不足,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对于如何求进佛道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缘故,藉今日我们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因缘,同时得以成熟我们为了帮助广大的佛法修 | admin 2020-02-18 |
|
从这个为起点我们再来说,在《法华经》中呢,佛也这么说,经中这样说:【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妙法法华经》卷一)前面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说:诸佛世尊,就是因为众生皆有如来藏,那么为让众 | admin 2020-02-18 |
|
那,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譬如说要请善知识教导基本的定力,教导三乘菩提的正知正见,教导断我见的观行,教导如何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第一义的知见,教导参禅的知见,然后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修行人一念相应,触证了法界实相,证得如来藏,能够现观这个如来藏确实就是经典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根本心;这个法界实相、这个如来藏跟世间的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举凡时间闲暇的足缺、性障伏断的多寡、良师善友缘的具欠、恶友邪师的离近、情执牵绊的多少、对因果正理信受的深浅、事障性障影响的差别…等,皆是修学大乘佛法见道该有的福德因缘。因此,您所举的例子属事障的范围,然而事障亦能障碍佛道的成就,但是性障、恶友、邪见…等的阻碍更甚于事障,因为佛道的修证乃是以大乘心地法门为主,多在心地下功夫;世俗人则多以财 | admin 2020-02-18 |
|
何谓声闻见道、缘觉见道、菩萨见道?12.何谓真见道,相见道?13.何谓声闻修道、缘觉修道、菩萨修道?14.何谓般若根本智,后得智,如何修学?15.何谓生忍、法忍、无生忍、无生法忍,如何证?16.何谓菩提,菩提有几种,如何得?17.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萨所修与声闻有何异?18.菩提不可身得、心得,要以何得?19.什么叫因,因有那些,什么叫缘,缘有那些,什么叫果,果有那些?20. | admin 2020-02-18 |
|
证如来藏才是真正的见道,如果你不是证如来藏,然后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用心,那你就是不是走在正道,而是走在邪道上面;因为你永远都没办法成佛,你永远都不可能见到法身,所以不可能见到法身,你一直走,当然就是走邪道。所以说,如果你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用心,那你就永远不能见如来了。所以,我们前面所举的这些《金刚经》的经文来看,其实都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而说。讲完了《 | admin 2020-02-18 |
|
(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到修道位,进入修道位成就圣种性以后,成就了见道圆满的功德,达到通达(而入初地的入地心中);再由初地修道位修习无生法忍,一分一分的从初地到十地修习无生法忍;因为十地无生法忍的修习,到最后的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最后妙觉如来下生人间,能够修行成就最后的佛道,成就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其实,他有没有真的见道或是通达这部经?其实,他只看到经文上表相上所说的那些世间法而已罢了。那么,真正的一经到底是哪一部经?当然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此经。此经就是《心经》,也就是无量无边的经。因为每一部经都是在讲同一部经,就是此经,也就是在讲每一个人都有的如来藏;只是因为说,每一部经所叙述的内涵,有着深广差别的不同罢了。为什么说真正的一经通----见到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