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七住位的修行非常重要,因为七住位是见道位,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说: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大乘的见道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阿赖耶识(如来藏识)。七住位的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七住位的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本心,是正式修学佛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以真如的立场,从无生法忍来观这四圣谛的十六心,叫做安立谛十六心。四地,可以随意化现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可是他观察:我的真实的本心在这里,我化现这些化身到处去说法利乐有情,其实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真正的菩萨行,是于内门广行六度四摄,此时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基础前提,这个基础前提就是先要触证空性心如来藏,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以后才能开启般若智慧,继续进修增上而趋向相见道位的般若智慧见道;菩萨以实相般若智慧来行内门的六度四摄,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转依法界实相的智慧必能符合因果的正理,功德无量无边故,必定事半功倍。因此佛第二转法轮时期开演大乘了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真见道的菩萨只是证得如来藏的总相智而已,还要在紧接着开始的三贤位中,相见道位修学如来藏的别相智,十回向位并且要修学熏习一切种智,直到满心时,完成了相见道位的修学。在这三贤位的阶段当中,菩萨在解脱道方面要继续薄贪瞋痴,成为二果解脱;断五下分结,成为三果解脱;乃至消除性障如阿罗汉,断除烦恼障的现行,已有能力舍报后入无余涅槃,成为四果解脱。但是却由 | 三摩地 2018-07-22 |
|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地,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是能出生五阴的如来藏,是能出生十二处、十八界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有生的心,而是本来就在的心;祂具有本来性──本来而有,法尔而有,不是被生的法;菩萨与诸佛也都找不到一个方法可以坏灭祂,所以祂的体性犹如金刚,永不可坏。这是实证了如来藏─法界实相─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最低层次而言,真正破参的人,假如不退转,不否定藏识的话,位阶在七住位,可是这只是大乘法里面所修学佛菩提道里面的见道位而已;接着还要十住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一一修学,最后才能够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可以说怎么样?一悟就成佛地。可是有人会说:法门八万四千,为什么一定要像禅宗这样,一定要证如来藏呢?但是我却要说,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徳,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徳之后才能成佛。因此,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度波罗蜜,都是以布施为首要。然而,布施与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见道了以后,那就因人而异;如果只有见地,还没有进入修道位修行,一直保持在见道位的状态中,可是因为喜欢吃肉所以还是照吃,喜欢饮酒时也是照喝不误,喜欢破口骂人的还依旧在骂,这就是他还没有进入修道位,还在初见地中,永远都保持在初果中,不能进入二果。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住位同时也是声闻果的初果;菩萨证得实相心,同时一定断我见、断三缚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见道了以后,那就因人而异;如果只有见地,还没有进入修道位修行,一直保持在见道位的状态中,可是因为喜欢吃肉所以还是照吃,喜欢饮酒时也是照喝不误,喜欢破口骂人的还依旧在骂,这就是他还没有进入修道位,还在初见地中,永远都保持在初果中,不能进入二果。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住位同时也是声闻果的初果;菩萨证得实相心,同时一定断我见、断三缚结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就佛菩提道修学来说,这还只是相见道位修证的别相智而已,到了见道通达入地前,必定会具足解脱果的十智。所以从智慧证境来比较,阿罗汉与诸地菩萨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更何况重要的是,声闻法是要取灭的,证得阿罗汉果后,他如果不灭除蕴处界,就不是证无余涅槃,不但蕴处界要灭掉,所证的解脱智十智也全部要灭掉,才能够入涅槃。因为如果这十智不肯灭,他就必须保持著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了解这样的次第后,如实而行,对我们而言,断我见是首要目标,一切精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而行,只有真实断除我见后,再迈向见道位,如此才是正确的次第,否则空有弘愿,也只是浪掷一世宝贵之生命时间与精神、钱财,空修一世佛法。因而断我见是一切时、一切境都应该努力去做的。目前对于更多处于资粮位的佛子来说,广泛的积累福德资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家菩萨修学佛法第一要务:布施1、为什么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以布施为第一要务?佛菩提道之修证,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若福德不具足者,即无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者,即无可能;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 | 三摩地 2018-07-22 |
|
要须通达见道位中二种见道所应证知之般若实智以后,方可名为别教中之圣人也,否则终究只名声闻教、通教之圣人,仍属别教中之贤人也。如是第八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清净性相,方是证悟菩萨之究竟归依处;然而此一究竟归依处,却是依第八阿赖耶、异熟识心体而有,非离第八识心体而有真如可知、可证、可归依故,亦非离无垢识而有佛地真如可知、可证、可转依故。真如既是第八阿赖耶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要证悟此心,就是禅宗所谓的开悟明心;也唯有证得此心,才能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这才是真正修道的开始,故而一切佛子当以找到自己身中之如来藏,正式进入见道位中,作为修学佛法的第一标的。那些否定如来藏空性心的胜义实有,否定如来藏在吾人身中的学子们,都应当慎思明辨,不应随着否定如来藏妙法的破法者,妄加否定;如来藏妙法甚深极甚深,若没有深入的教理熏习,若没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后一节中说明相见道位应修的加行,再说明相见道位即将而欲入地前应作的加行,仍属于相见道位的加行;该加行完成时,需配合其他条件方能入地,方属大乘见道的通达位,此时初地入地心的功德已经实证而且能如实运转,名为初地入地心菩萨、证得初地真如。证真如是真见道位的菩萨境界,要由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现观祂的真实性与如如性,方能如实了知证真如之义。除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论知初地前之见道位时,意根即与平等性智相应;然意根因地初见道位之平等性智,不是由意根修行而得,是由意识修行而得妙观察智时,意根依意识之妙观察智而得平等性智。若意根不能了别意识心行,不能缘意识所缘妙观察智,当无法思量意识之见地,则大乘见道时意根不能依意识而转,当无平等性智,修道位中亦无法地地增上。故意根必能了别意识心行,否则修行全成戏论,意 | 三摩地 2018-07-21 |
|
根据弥勒菩萨此一开示便知——明心见性乃是见道位。见道之前应先修集几种资粮,称为资粮地或资粮位。资粮位修习满足之后,还要修般若加行,加行满足以后才可能见道。见道后进入见道位,又称见地。见道后,如果明心见性末彻底,还要继续参究,一直到彻底而进入通达地。通达位即初地入地心,正修佛道之始也,通达地仍属于见道位,通达之后就进入修道位。修道位主要是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个契证阿赖耶识而迈入相见道位且深入观行的人,一定能如理作意、如实了知:如来藏之性用,在众生因地时之阿赖耶识位已是深不可测,何况如来藏于佛地时之无垢识位,更是难思难量。细观自身八识之互动状况,烦恼习气如何形成?与习气形成息息相关之记忆如何运作?如何储藏?又如何提取?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上一言难以尽举之问题,现代科学亦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