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妄想妄念就是起烦恼,明心见性的人,已经断除见一处住地烦恼和一部分的无明住地烦恼,所以妄想妄念比一般人少。悟后精进修行的人,欲爱、色爱、有爱等三种住地烦恼渐渐淡薄,所以妄想妄念又比初悟的人少。修到完全没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烦恼的时候,就是断尽一念无明,称为菩萨阿罗汉。-----平实导师《正法眼藏‐护法集》四住地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众生的妄想妄念随 admin

2020-06-08

  明心而不见性者,犹不能见此真实,何况凡夫之意识思维,孰能至此?无相念佛虽然无相,仍非实相,而此境界,自古至今,真实有之。实相离一切相而即一切相故,实相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故《如何契入念佛法门》 admin

2020-06-08

  佛子若能证验种智,证验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深入现观诸法无我,双观诸法空相及空性实相,发起一切种智之少分智慧,名为道种智;斯则名为初地菩萨,非二乘愚人及凡夫异生所知,亦非明心见性而不学种智之禅宗祖师所知;唯有证悟如来藏后,随真善知识修学一切种智者,方能发起道种智而入初地,方知初地道种智之智慧。--------平实导师《楞伽 admin

2020-06-08

  宗通就是明心与见性。第一义谛通就是大乘菩萨证得般若空性心所行的境界,它可分为宗通与说通两种:宗通乃是为真正修行人而说明心见性的法,如果菩萨能够亲证实相心,未来将近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大菩提果;说通就是菩萨启发佛法中童蒙,为佛弟子们建立佛法正知见,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为未来成佛之准备。从上面说明可知:宗通就是明心与见性的法。所谓明心与见性 admin

2020-06-08

  宗通有二:明心与见性。明心者,证得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非俱非不俱、非有非无之真实心——如来藏也。由已亲证如来藏故,渐生般若慧,亲证中道实相观,非诸错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臆测其般若慧也。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宗通就是明心与见性;第二个重点,明心就是证悟如来藏;第三个重点,明心后就会发起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 admin

2020-06-08

  说通就是启发佛法中的童蒙,也就是对佛法都没有正知见的人,为他们说法,为他们建立佛法的正知见,犹如白色的布一样,可以随意染成各种颜色,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未来成佛之准备;宗通乃是为真正的修行而说,为他们说第一义谛明心见性的法,为他们说建立第一义谛明心见性所需具备的次法,使得他们未来能够圆满具足证悟的因缘,乃至于证悟后次第修学,般若智慧日日增上, admin

2020-06-08

  就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后,首先到鹿野苑去度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然后五比丘就归依佛陀出家,这就是佛教僧众的起源。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 admin

2020-06-08

  七住菩萨证得蕴处界无我的身心如幻观,但是仍不具足,接下来十住见性分明时,才能具足世界如幻观,因此而具足如幻观的无我修证,进入初行位中修行。十行位所修证的无我观,叫做犹如阳焰——好像太阳晒在远处热沙地上那个热气反射上来,空气幌动犹如有水流动,然而智者知道那个水不真实,那叫阳焰观。譬如诸位夏天时看那个柏油路,远远看去好像有水,其实不是水,那个 admin

2020-06-08

  七住菩萨证得蕴处界无我的身心如幻观,但是仍不具足,接下来十住见性分明时,才能具足世界如幻观,因此而具足如幻观的无我修证,进入初行位中修行。《大乘无我观》七住菩萨的无我观,是以如来藏自体的对照,而经由观行来的;如果你进修到九住圆满,再修眼见佛性的法,因缘具足时忽然亲眼让你看见佛性,那又整个不同了,那个解脱的觉受又更强烈,如幻的这种觉受也变得更强烈。这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邪见与佛法》明心见性的菩萨所要修学的法无我是什么?是从蕴、处、界以及你的真如配合所生的一切法中,去实际观察——证实这一切法中并无实有不坏的「我」:你的真如出生蕴处界以后,再与蕴、处、界配合,就能出生一切法;在所生的这一切法当中,你去观察这个真如,祂有多少的种子?种子又叫做界,界又叫做功能差别;你如实的去观察,如实的去体验 admin

2020-06-08

  」亦即:在凡夫众生尚未明心见性之前,所会生起的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都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所以都只有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无明而产生。在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没有任何无始无明现起,除非开始修学大乘法而想要究明实相,因此称为无始无明住地。也就是说:无始无明住地得要在修学大乘法,想要探究法界实相的时候才会与行者相应,无始无明的 admin

2020-06-08

  二乘以未明心故,未见性故,得声闻缘觉菩提,虽出三界而未明诸佛法身,障碍无上正等菩提。然而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须断尽之无始无明上烦恼,并非在三界外;而是三界中一切有情之八识心王、五遍行、五别境、......乃至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四无碍辩......等法之究竟修证与了知,具足证得人法无我,名为所知障断尽而成佛。然断此所知障者,皆在三界万有诸法之中, admin

2020-06-08

  见性则不同,在眼见佛性当下,从肉眼看去:山河大地都是假的,所有众生也都是假的,这是以眼来见,所以他有十住菩萨的世界身心如幻现观;这时我们就称他为位不退的贤圣,所以十住位开始都是位不退的菩萨。但如果见性见得不真,还是会退失的,或者明心以后一直都没有深入如来藏妙义中,直接就求见性而成功了,实相智慧并没有实际上出生,只是保持在总相智的阶段中,也还是会被恶 admin

2020-06-08

  综合以上所说圆教六即佛的道理我们就知道,所谓的顿悟成佛、见性成佛,乃至即身成佛,都不是究竟佛。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世俗人浪子回头的立地成佛,或者禅师家用来警策弟子速求大乘见道的立地成佛,是究竟成佛呢!佛道之圆成,必须历经三大无量数劫的勤苦修行,唯有圆满具足福徳、无量三昧、一切种智和四种圆寂时,才能成就究竟佛果。各位菩萨,从以上说明我们就知道,立地成佛 admin

2020-06-08

  」根据弥勒菩萨此一开示便知--明心见性乃是见道。见道之前应先修集几种资粮,称为资粮地或资粮位。资粮位修习满足之后,还要修四种加行,加行满足以后才可能见道。见道后进入见道位,又称见地。见道后深入整理通达即是通达位,仍属于见道位。明心见性只能算是见道,只能断见所断烦恼,仍不能顿断修所断烦恼。所以悟后须进入修道位,历缘对境中修除断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尚 admin

2020-06-08

  《大乘无我观》见道后,如果明心见性末彻底,还要继续参究,一直到彻底而进入通达地,通达之后就进入修道位。所以见道者不一定完全通达,见道后深入整理思惟,彻底了然分明,才算是进入修道位,修道位主要是:一、断除修所断烦恼。二、修学无量百千三昧。三、修学地上菩萨所学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心地法门。四、断尽习气。修所断烦恼主要 admin

2020-06-08

  同样的道理,见性也是一样。见性是用父母所生肉眼亲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这样的见性所行的境界是在明心之上,所以不是明心菩萨所能了知的境界。然而,菩萨眼见佛性成就十住满心而转入初行位,仍然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因为菩萨的异生性很广、很深,一直到十回向位满心而转入初地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也就是成为初地菩萨以后才没有异生性 admin

2020-06-08

  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这都是习种性的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 admin

2020-06-08

  (眼见佛性一关,亦可俟于未来入初地三地时见,非必此时,然以此时见性为最适宜,修学一切种智时,较易成就初地无生法忍故。)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名为未入地菩萨随顺佛性(若于初地三地眼见佛性,名为已入地菩萨随顺佛性,已分证法无我、分证五分法身故,故于见性时,不似未入地菩萨见性者之执有佛性可以眼见;不起能见所见诸解,故不障碍法无我之继续修证)。此十住菩萨随后 admin

2020-06-08

  汝若来我会中,我诸已见性同修皆能肉眼见汝佛性,唯汝自己不见,然非汝无佛性。然因汝不见故,说汝无佛性,现在不能见故。--------平实导师《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