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2、见性人,见自性遍一切处,乃至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若常外缘,欲见自性,定心则散,一段时日之后,渐渐不见自性。若完全内摄,则住定境,不见自性。若见性人于见闻觉知之中、保持内摄外缘之均等,则悟境不退,自性时时在前。此即禅宗六祖所谓“念念不离自性”,即是保住、任运。此需具备无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动中看话头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则便需远离尘器,于水边林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四者身出家、心亦出家,如十方诸佛,及我会中已明心见性之法师是。(改版补案:二○○七年起,为恢复佛世大乘菩萨僧团之住世利生,已有正受菩萨戒而不受声闻戒之出家僧宝,住持于正觉祖师堂,名为菩萨僧,如同佛世之文殊、普贤、童女迦叶等菩萨无异,与兼受声闻戒之菩萨僧和合共住;未来正觉寺兴建完成时,将扩大如是菩萨僧团规模,建立三乘之长久基业)。又如文殊、普贤、观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有的人一天到晚贬抑自己:明心与见性,在末法时代根本不可能,我是一定没有希望的。那他就真的没希望了。如果有信心:善知识可以证悟,我也应当如是。若不看轻自己,将来总有机会证悟的,所以于己身中莫生轻想。对自己如是,对于三宝也应当如是莫生轻想。若对三宝生起轻想,对佛法就无法具足信心,就脱离不了十信位了,所以对三宝千万不可生起轻想。塔庙、如来形像都作好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历史上所知的人间初有三宝,开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太子坐于菩提树下,夜初分时降魔及明心,到夜后分时仰观星辰,天将拂晓时睹见明星而得见性,金刚喻定现前,四智圆明而成佛。释迦成佛后,七日思惟诸法,谛观众生愚钝,难可救度,于是默然不语,意欲入涅盘;后因大梵天劝请住世常转,于是思惟佛法之分期宣讲方便,前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开示四圣谛法,令皆成为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他实证了佛法之后,譬如说他断我见,或者是说他已经明心乃至见性,那他就可以称为大乘的菩萨僧,他就是真实的僧宝,而且这样的僧宝,是真实的出世间僧宝,他是超越于世间的表相上的这个僧宝。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认清楚,佛法的所修所证都是智慧,是以智慧来论位阶,而不是依于表相来说。所以有些人就会误会说,特别是有些修声闻法的他就会说:为什么有些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二者、修定定力是明心见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定力、慧力及福德具足,缺一不可)。经过漫长修持宗门与教门,其目的皆在增强定力与知见,皆必有其转折处,由散乱心到统一心,置心一处,定力现前;因定力现前并起心探究,是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发慧而得证七住明心、十住见性。三者、修除性障性障深重者谓五盖粗重暗覆,五盖者谓五种障碍修证佛道之法:贪欲、瞋恚、睡眠、掉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期待自己能够早日破参明心见性,进入佛菩提道内门修行。不仅能蒸蒸日上帮助自己成为有智慧的修行人,也能有更多的善巧方便能力帮助别人开启智慧之门。是的!我将这样过完今生与来生-积极从事利乐众生志业与持续在佛菩提道路精进修行直至成佛。大部分的人,一生当中都在追求安居乐业,想要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也许要五子登科,也就是要有房子、车子、银子、妻(夫)子、孩子;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这些次法福德之修集作为基础。事实上,正确地修学佛法是可以让人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解脱,福报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的。(这一点你可能没有想到喔!)而佛法的内涵就是宇宙实相的一切智慧。佛法的殿堂——琳琅满目的智慧珍宝佛法的修证要求福德和智慧并重,不可偏废。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说"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于真如立遍照法界义",若是说佛子悟到的心,是能离六尘觉观的第八识,则对真悟者来说,此第八识又有完全不同于前七识的能见性,可知解悟与证悟非常不同,毫釐之差,天地悬隔。此如来藏,能生出每个有情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具足,但祂自己却如痴如呆,远离六尘中的觉知性,但祂却有另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了别性,因此维摩诘经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能导引我们与自己如来藏相遇最直接的法门,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教外别传之法。接下来,要能明心见性的条件之一,佛说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才能显露;佛性种子者,戒之实性;因见佛性而戒复全,即得成阿耨菩提。梵王当知,戒不内不外,即无漏性戒也,凡有心、情者,悉皆无不住此性戒。”──《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说到了:“一切众生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佛菩提道的宗通,就是大乘见道,也就是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本体,是菩萨参禅的时候,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找到了第八识。菩萨可以现前观察祂的运作,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并且可以现前观察祂所出生的蕴处界虚妄。眼见佛性是菩萨用一念慧相应,找到第八识的作用,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复有说言:‘见性异、我异,是名解脱。’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能修道、见四真谛,是人乃得见性见我;若人能受三归依者,是人乃能真见四谛。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净三归依,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八斋戒品>第二十一善生言:世尊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沦,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ān)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三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 | 三摩地 2018-07-21 |
|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见真见实见性见法。为诸众生断烦恼故而演说法。常得知见诸佛世尊。永度烦恼诸结大海。为度众生故说度烦恼诸结海法。自得度已度未度者。自得脱已脱未脱者。自得安已安未安者。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自见法界了了真实。或为众生说实不实。于无量劫已坏四魔。为众生故现处道树方降魔众。内实知见久破诸魔。为众生故唱言今坏。以善方便转于法轮。以善方便现入涅槃。云何能得诸佛神通。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见性法门。智无胜王法门。无憍慢法门。无尽意法门。不可思议法门。无碍法门。甚深法门。质直法门。虚空相法门。善男子。是名十种法门。时大众中有一天女名妙族姓。持诸香华幡盖伎乐以供养佛。即说赞曰如来深密藏众生所不解唯愿为一切分别令浅易大云初分电光转健度第十二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云电光法门。唯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 | 三摩地 2018-07-21 |